期刊文献+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 被引量:1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空间的社会学研究成为社会学领域近几年一个热门话题,空间转向,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社会空间涵括了丰盈的话语场域、经验性事实或想象力限度,通过对西方社会学知识史的回顾和总结以及有关空间的经验社会学研究的思考,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或分类概念且为整个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空间的逻辑和运作机制能帮助我们重新推演发展出理解社会的一个不同的新的知识系统,将空间概念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旨在解释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赋予空间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使之具有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意义,将是一件重要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
作者 潘泽泉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3,共7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外社会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5&ZD03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A].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 2Michael. Dear,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Blackwell. 2000.4.
  • 3J.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特纳主编.《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页,第510页.
  • 4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6):54-66. 被引量:136
  • 5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页.
  • 6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页,第63页,第8页.
  • 7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 8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27页.
  • 9曼纽·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04页.
  • 10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都市与文化丛刊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242页.

共引文献157

引证文献111

二级引证文献96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