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品析钢琴组曲《青藏高原》中的“形”“声”“情”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为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及更新的视角和方法,而以现代音乐美学视角全新解读作品也必定可以不断丰富理论内容及其构建。本文以钢琴组曲《青藏高原》为分析对象,运用音乐美学理论中的相关理念,从乐曲的"形"、"声"和"情"的角度来解读乐曲,分析曲作者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并品味乐曲中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情感关怀。
作者
吴晓韬
机构地区
西安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9-183,共5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音乐美学
《
青藏高原》
形
声
情
分类号
J624.1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张前.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1):36-41.
被引量:63
2
周畅.
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情”论[J]
.文艺研究,1983(5):136-14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
茵伽尔顿.《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A].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C].,..
3
里普曼.《西方音乐美学史》[A].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C].,..
共引文献
69
1
韩梅.
浅论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J]
.大舞台,2008(1):74-75.
被引量:3
2
孔晓飞.
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艺术的关系[J]
.作家,2008,0(8):223-224.
被引量:3
3
李跃东.
浅谈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发展[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10):367-367.
被引量:2
4
宋伟.
“视界融合”对声乐演唱艺术的启示[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6(1):80-82.
被引量:1
5
陆小玲.
论音乐表演中的文本解释与创作自由[J]
.中国音乐学,2006(2):112-116.
被引量:12
6
于捷.
简论现代音乐的反叛与创新特征[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1):142-144.
被引量:2
7
刘建.
音乐美育与大学生和谐心理培养[J]
.科教文汇,2008(9):123-123.
被引量:1
8
顾晓晖.
论歌唱的二度创作——浅谈声乐作品情感表现与处理[J]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85-87.
被引量:9
9
陈艳.
试谈音乐美学在高职声乐教学的应用[J]
.成才之路,2009(33):56-57.
被引量:3
10
刘洪.
音乐“诠释”对象的复合性——音乐表演对象基本属性的话语分析[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3):76-83.
被引量:1
1
付卫星.
领导会唱歌[J]
.领导科学,2014(17):63-63.
2
钱伟民.
加入新元素的手风琴版《青藏高原》[J]
.音乐大观,2011,0(10):74-75.
3
乔爱玲.
《青藏高原》与李娜的演唱艺术[J]
.广东艺术,2003,0(4):30-31.
4
范义付.
穿云裂帛 荡气回肠——李娜《青藏高原》的演唱评析[J]
.黄河之声,2007(8):98-99.
5
“亚洲电影的文化想象”学术研讨会4月在京召开[J]
.电影评介,2017(7).
6
褚滨.
中国人物画造型语言略论[J]
.艺术百家,2010,26(1):219-222.
被引量:4
7
西去列车上听韩红演唱《青藏高原》[J]
.中华诗词,2010(11):29-29.
8
冷国伟.
基于美术学与美学之间的关系研究[J]
.中华少年,2016,0(26):181-181.
被引量:3
9
伊善斌,刘佳,孔夺.
浅析“音乐之城”哈尔滨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J]
.北方音乐,2013,33(4):48-48.
被引量:1
10
张乐晨.
现代艺术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7):68-69.
中国音乐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