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品种银杏叶的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10个银杏品种不同时期叶片中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银杏叶黄酮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品种银杏叶黄酮含量随时间呈现出"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趋势。初步筛选了佛手2(3.25%)、青木1(3.00%)两个优良银杏品种,确定叶用银杏的最佳采收期为3月下旬。
作者
戴余军
方华
江德安
机构地区
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共3页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2A02006)
关键词
银杏叶
品种
黄酮含量
变化规律
分类号
S792.9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X832.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0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1
江德安.
叶用银杏的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2003,28(4):45-47.
被引量:15
2
程水源,顾曼如,束怀瑞.
银杏叶黄酮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2000,36(6):110-115.
被引量:77
3
梁立兴,郭大孝.
我国银杏产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战略调控[J]
.林业科技开发,1999,13(3):6-8.
被引量:25
4
江德安,肖前青.
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方法的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1):61-63.
被引量:16
5
程水源,顾曼如,束怀瑞.
银杏叶黄酮种类、含量变化及形成规律与调控[J]
.资源科学,2000,22(5):46-48.
被引量:8
6
王宗德,邱业先,揭二龙,杨光耀.
江西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Ⅰ)[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20(4):511-51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鞠志国,刘成连,原永兵,戴洪义,阎升平,徐军.
莱阳茌梨酚类物质合成的调节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4):44-48.
被引量:99
2
刘桂霞,孙玉玮,金兆祥.
银杏叶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4,9(1):10-14.
被引量:48
3
揭二龙.
江西发展银杏生产前景思考[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6(4):376-381.
被引量:5
4
张秀全,蒲风玲,潘桂珍.
银杏叶在不同月份的水分和总黄酮含量测定[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2):723-724.
被引量:16
5
王义强.
银杏枝叶生长规律与两次采叶试验研究[J]
.经济林研究,1995,13(4):20-22.
被引量:8
6
高锦明,王蓝,张鞍灵,李芸生.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10(4):94-100.
被引量:45
7
张卫明,王红,赵伯涛.
银杏叶黄酮干浸膏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5,14(1):27-29.
被引量:5
8
梁立兴.
银杏叶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1996,9(3):44-51.
被引量:42
9
曹福亮,徐立安,丁翠柏,徐春棋,褚生华,李群,陈剑虹,徐福庆,袁子祥,陈余庆.
银杏叶用林优良品种和优良单株选择[J]
.江苏林业科技,1996,23(1):12-14.
被引量:10
10
朱蓓薇,侯红漫,刘英新.
不同提取条件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研究[J]
.软饮料工业,1996(4):23-2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40
1
王春荣,郭娇娇,党磊,陈霞,毕君.
叶用银杏园修剪效果分析[J]
.河北林业科技,2021(3):5-7.
2
王燕,刘卫红,杜何为,许峰,程水源.
底物、末端产物对离体银杏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04,21(5):443-446.
被引量:8
3
王凌晖,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朱宇林.
银杏优质丰产园建园技术的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102-106.
被引量:1
4
余中.
银杏液对跆拳道运动员运动能力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1):67-69.
被引量:2
5
包水明,李荣同,余志坚,陈传红,张燕春,邹小丽,徐菁.
银杏叶提取液对菌核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发酵保健饮料的研制[J]
.食用菌,2005,27(2):48-49.
被引量:5
6
陈令玉,朴正红.
生料粉磨配合系统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5(4):32-33.
7
江德安,肖前青.
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方法的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1):61-63.
被引量:16
8
傅晓艺,刘桂茹,杨学举.
银杏的药用价值及组织培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314-317.
被引量:14
9
程水源,杜何为,许锋,陈昆松.
银杏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5):573-577.
被引量:19
10
秦卫东,高明侠,苗敬芝,吕兆启.
银杏愈伤组织单细胞克隆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12):68-7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3
1
冷平生,苏淑钗,李月华,王沙生,蒋湘宁.
施肥与干旱胁迫对银杏生长及黄酮苷和萜类内酯含量的影响[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1):32-37.
被引量:25
2
姜岳忠,王开芳,刘元铅,吴德军,陈宝泉,刘维国,王华田.
叶用银杏园密度与定干高度效应分析[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3):290-294.
被引量:7
3
钱大玮,段金廒,鞠建明,朱玲英,张绍君,郭巧生.
邳州银杏叶黄酮类成分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7):387-388.
被引量:3
4
张成军,郭佳秋,陈国祥,解恒才.
高温和干旱对银杏光合作用、叶片中黄酮苷和萜类内酯含量的影响[J]
.农村生态环境,2005,21(3):11-15.
被引量:27
5
张秀全,蒲风玲,潘桂珍.
银杏叶在不同月份的水分和总黄酮含量测定[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2):723-724.
被引量:16
6
江德安,徐东生.
银杏不同品种光合作用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1):96-99.
被引量:7
7
江德安,庹明枝.
不同营养部位、树龄银杏叶黄酮含量的比较[J]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3):9-12.
被引量:10
8
陈华圣,任莉,许爱华,鲁萍.
不同龄期性别银杏叶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J]
.中药材,2006,29(11):1139-1141.
被引量:11
9
郝岗平,杜希华,史仁玖.
NO对银杏悬浮细胞生长及黄酮类物质合成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2):272-277.
被引量:15
10
王燕,李琳玲,许锋,刘卫红,程水源.
金属离子对盆栽银杏叶PAL酶活及黄酮含量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2):68-7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
1
杨驰,刘思曼.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中2种活性成分含量[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8):43-45.
2
刘芳瑞,胡晶红,李佳,王鹏,张永清.
银杏植株活性物质的分布及其周期性变化[J]
.江西中医药,2011,42(2):42-45.
3
刘芳瑞,胡晶红,李佳,王鹏,张永清.
银杏植株活性物质合成与积累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199-202.
被引量:3
4
郑洁红,邱栋梁.
龙眼叶片PAL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79-83.
被引量:7
5
徐东生,段丽君.
不同品种银杏净光合速率与黄酮含量的关系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5):188-189.
被引量:1
6
辜夕容,江亚男,倪亚兰,贾豪.
叶用银杏的良种选育与定向培育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7,48(15):3218-3227.
被引量:19
7
郁万文,韩晋,曹福亮,汪贵斌.
银杏雌株高黄酮种质定向筛选[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0,39(2):19-26.
被引量:3
8
李广云,曹永富,刘瑞倩,郁万文.
水杉叶浸提液对银杏苗生理生化的化感效应[J]
.林业科技,2022,47(1):17-2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王艳,左美丽,雷经洋,任杰.
银杏新品种‘金贝’[J]
.园艺学报,2022,49(S01):175-176.
2
刘佳,徐秉良,薛应钰,张树武,陈荣贤.
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种皮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6):1216-1226.
被引量:31
3
孙茜,田伟,冯自立,朱志斌,李颖,赵正栋.
汉中5个引种品种银杏叶有效成分含量比较分析[J]
.广东化工,2019,46(2):18-20.
被引量:2
4
何水平,王莉,褚琴洁,陆玫丹,余意,贾惠娟.
不同套袋处理对鄞红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2):72-73.
被引量:4
5
黄琼林,何瑞,詹若挺.
青天葵PAL基因序列特征和表达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16,45(2):104-108.
被引量:3
6
徐江,沈亮,汪耀,相婷,孟祥霄,汤欢,李西文.
基于GMPGIS银杏全球生态适宜产区分析[J]
.世界中医药,2017,12(5):969-973.
被引量:8
7
朱海生,温文旭,刘建汀,叶新如,陈敏氡,王彬,张前荣,李永平,温庆放.
丝瓜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克隆及表达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19(2):305-313.
被引量:19
8
杨雪,王引权,雒军,杨彩霞.
当归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3):1-4.
被引量:2
9
郭永翠,朱玲,高山,张建良,张锐.
核桃内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8,31(10):2016-2023.
被引量:3
10
刘志香,李西文,黄旗凯,胡江宁,李琦,乔洪翔,开国银.
无公害银杏种植技术探讨[J]
.中国现代中药,2018,20(11):1404-1410.
被引量:6
1
李志强.
光照强度对青木千生长的影响[J]
.山西林业科技,2012,41(2):22-24.
2
俞小东,姚良琼.
藤稔葡萄大棚栽培技术[J]
.福建果树,2004(2):55-56.
被引量:1
3
何素玲.
“乒乓球葡萄”在偃师引种成功[J]
.河南林业,1995(4):15-15.
4
李绍稳.
介绍几个大粒葡萄良种及特点[J]
.农林科学实验,1994(2):20-20.
5
成钢.
青木垭往事[J]
.长江文艺,2014(1):143-158.
6
唐利民,鲜明耀.
松茸不同生态环境的调查[J]
.西南农业学报,1995,8(1):86-89.
被引量:2
7
陈镇泉,陈君琛,蔡东征,陈师媛.
关于藤稔等葡萄新品种的解说[J]
.福建农业科技,1992(6):22-23.
8
韩胜余,沈伟良.
"藤稔"葡萄优质栽培技术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5(1):60-61.
9
李传玉.
巨峰系第三代特大粒葡萄良种——藤稔[J]
.农家科技,1994(1):34-34.
10
陈光彩,郝士成,李怡,张宏达,骈铁虎.
麻池背油松天然林林分生长结构的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2004,33(4):10-13.
被引量:12
林业实用技术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