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免疫功能及IgG亚类测定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不论黄疸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胆红素被认为是具有潜在毒性的血红素终末代谢产物。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引起的胆红素脑病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备受关注。高胆红素血症不仅影响神经系统,而且对免疫系统也有毒性作用。我科对2007年7月。2008年5月收住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体液免疫及IgG亚类的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
舒蕾
马晓丹
杨娅华
杨杰
王怡
机构地区
玉溪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
出处
《云南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
Medicine and Pharmacy of Yunnan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免疫功能
IGG亚类
分类号
R722 [医药卫生—儿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7
参考文献
5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0.
2
蒋玉红,张忠国,孙伯秀,王成,卢明飞.
血清胆红素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2(6):404-405.
被引量:12
3
孙茜.
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15(7):36-37.
被引量:3
4
陈昌辉,叶长宁,毛晓兰,吉德平,刘华,董巍,赵相发,饶绍琴,游正芸,袁洪.
母婴血清胆红素对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1):16-18.
被引量:9
5
蒋利萍,杨锡强,张远维,沈锦.
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G亚类水平[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0,10(3):160-162.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郭峰,黄盛东,赫丽,李淑德.
红细胞在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5,15(3):183-187.
被引量:135
2
王竹平,丁佑铭.
梗阻性黄疸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精氨酸的调节作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6(1):22-23.
被引量:4
3
沈玉先,黄强,魏伟,胡元国,徐叔云.
卡芬尼对黄疸大鼠淋巴细胞及肝功能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6,31(4):270-272.
被引量:4
4
何华,黄强,胡元国,李永山.
急性梗阻性黄疸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6,31(5):427-428.
被引量:4
5
吴瑞萍 等.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07-516.
6
ShanH,GuptaRK,GolubSH.Identificationofanaturalkillerenhancingfactorfromhumanerythroidcell[J].CellImmuno,1993,147(1):1-3.
7
DhebertLA,CosioEG.Biologicsignificanceoferythrocytecomplementreceptor:aprimateperquisibe[J].JLabClinMed,1991,113(6):301-303.
8
MoranBJ.PerioperativenutritionalSupport[J].BrJSurg.1993,80(2):4-7.
9
SmithRT.Cancerandtheimmunssystem[J].PediatrClinNorthAm,1994,41(3):841-843.
10
AlbinaJE.Nutritionandthewoundhealing[J].JPEN,1994,18(4):367-376.
共引文献
59
1
涂文伟,杨锡强,王莉佳,张远维,沈锦.
黄芪调节IgG亚类缺陷病人IL-2、BCGF、IL-6活性的体外观察[J]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11(1):34-37.
被引量:23
2
冯学斌,黄薇,刘凤,房崇云,于树莉,马永红,许玉华.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G亚类缺陷与微量元素缺乏相互关系的探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4):211-214.
被引量:62
3
冯学斌,刘德尧,刘凤,袭柱婷,孙丰润.
柴桂合剂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促炎症细胞因子、IgG 亚类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5):893-895.
4
冯学斌,黄薇,刘凤,房崇芸,于树莉,马永红.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球蛋白G亚类缺陷[J]
.滨州医学院学报,1996,19(2):119-121.
被引量:5
5
刘凤,房崇云,冯学斌,黄薇.
血清IgG亚类测定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J]
.滨州医学院学报,1996,19(3):227-229.
被引量:2
6
朱国际,陆小平.
母乳性黄疸患儿体液免疫变化的临床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2):279-281.
被引量:5
7
林丽星,金玉,张晓燕.
兰州地区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2):74-77.
8
朱国际,陆小平.
母乳性黄疸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16(2):265-266.
被引量:1
9
宋琦,李艳芝,李月梅,郭文香,马素玲,王文英.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细胞免疫状态[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4):217-218.
被引量:21
10
林丽星,张晓燕,何晓琴,陶仲宾.
新生儿和产妇红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性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1):19-21.
同被引文献
115
1
刘义.
新生儿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的诊治进展[J]
.新生儿科杂志,2004,19(4):187-191.
被引量:19
2
李春娥,夏振炜,俞善昌.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新进展[J]
.新生儿科杂志,2005,20(6):277-280.
被引量:72
3
朱国际,陆小平.
母乳性黄疸患儿体液免疫变化的临床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2):279-281.
被引量:5
4
肖红,金桂英,徐春娥,蔡丽萍,石玉发,柳鸣.
抚触与人工刺激排便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3):280-281.
被引量:10
5
魏丁,高喜容.
新生儿黄疸研究进展[J]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8):1270-1272.
被引量:8
6
宋琦,李艳芝,李月梅,郭文香,马素玲,王文英.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细胞免疫状态[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4):217-218.
被引量:21
7
毛健.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病机制与临床评价[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9):641-644.
被引量:37
8
连朝辉,朱岩,龙峰,张宝芸,罗彩萍.
新生儿抚触对其免疫功能及感染性疾病发病影响的研究[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5):286-288.
被引量:12
9
林丽星,余唯琪,张晓燕,李玉梅,陶仲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6):414-415.
被引量:32
10
Huang M J, Kua KE, Teng HC,et al. Risk factors for sever hyperbilirubi- menia in neonates[ J]. Pediatr Res ,2004,56 (5) :682 - 689.
引证文献
6
1
黄瑛.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机体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83-86.
被引量:55
2
黄桂兰,陈晓.
不同光疗方式时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血清IL-2、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7):65-69.
被引量:8
3
黄桂兰,陈晓.
未结合胆红素对免疫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8):97-100.
被引量:1
4
邱建武,肖小兵,刘绍华,刁诗光,冯奔红,刘晓燕,马占忠.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监测体液免疫功能的意义[J]
.右江医学,2013,41(3):332-334.
被引量:5
5
邱建武,刁诗光,何敏,肖小兵.
新生儿抚触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3(4):306-308.
被引量:3
6
邱建武,何敏,刁诗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20):3670-367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袁忠平.
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J]
.今日健康,2016,15(7):173-173.
2
程红珍.
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2011,31(8):77-78.
被引量:2
3
杨建生,吴本清,李志光.
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11-12.
被引量:1
4
王延荣,安松梅.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就诊时间延迟分析及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1):143-143.
被引量:1
5
章立,章小新,金友雨.
直接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28-129.
被引量:5
6
黄玉萍,鲍志强,郑建敏.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
.右江医学,2011,39(6):723-724.
被引量:13
7
刘芳,余唯琪.
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110-111.
被引量:9
8
李红新,徐美玉,屠文娟,吴尤佳.
血清S100B蛋白和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中检测的意义[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4):1086-1088.
被引量:10
9
李红新,徐美玉,屠文娟,吴尤佳.
S100B蛋白在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的水平及意义[J]
.山东医药,2012,52(29):71-73.
被引量:5
10
崔丽霞.
亮菌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5):66-66.
被引量:1
1
徐东燕.
茵栀黄颗粒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11):874-876.
2
江涛.
不同剂量氨茶碱对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J]
.江苏医药,2004,30(12):946-946.
3
李丽珍,王琼莲.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2):160-161.
被引量:3
4
金翠青.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J]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7):397-397.
被引量:1
5
高燕.
水疗联合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进展[J]
.华夏医学,2013,26(2):402-403.
被引量:4
6
陈冰蓉.
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2):1402-1403.
被引量:6
7
刘衍秋.
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5~8岁时智能测试结果分析[J]
.实用医药杂志,2013,30(9):799-799.
8
韦芝群.
小剂量红霉素对新生儿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J]
.华夏医学,2007,20(4):771-772.
被引量:5
9
王晓飞,施春玲.
新生儿黄疸原因及干预措施[J]
.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4,22(10):860-860.
10
余晓刚,李怀远,颜崇淮,邹向宇,张熠,沈晓明.
2225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7):551-552.
被引量:5
云南医药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