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翻译批评的叙事学视角 被引量:14

A Narrative Perspective for Translation Criticism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翻译批评作为一种批评者主体意识对于文本客体的认知和判断,难以避免由于主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导致的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叙事学理论引入翻译批评,在进行文本分析的过程中构建出相对稳定的隐合作者和隐含读者,以确立相对客观的文本规范与价值标准。 As a critic's subjective cognition and judgment on the text,translation criticism cannot avoid the intentional fallacy and affective fallacy suited from the difference and variety of subjects. The authors hold that the valuator should refer to the narrative theory,construct the implied author and the implied reader in the text, so as to establish reliable criteria in criticism.
作者 周晓梅 吕俊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6,F0004,共5页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基金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内容之一(项目编号:sflc08024)
关键词 翻译批评 叙事学 意图谬见 隐合作者 translation criticism narratology intentional fallacy implied autho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Booth, W. C. A Rhetoric of Fiction[ M ].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1.
  • 2黄宏熙译.感受谬见[A].赵毅衡.“新批评”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3马海良译.威茅斯经验:同故事叙述、不可靠性、伦理与《人约黄昏时》[A].新叙事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4马海良译.重构“不可靠叙述”概念:认知方法与修辞方法的综合[A].詹姆斯-费伦(Phelan,J.),彼得·J.拉比诺维茨(Rabinowitz,P.J.),申丹等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5诺曼·K·邓金(Denzin,N.K.).周勇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 6申丹.何为“隐含作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2):136-145. 被引量:128
  • 7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 8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共引文献160

同被引文献225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4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