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水之乐 死生之悲——王羲之《兰亭序》思想探析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兰亭序》是中国文学玄言体向山水题材转变的重要作品之一。此文情景交融,理趣交辉,从山水之乐转到死生之悲,透射出深层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东晋士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世道人生的态度。其对后世山水文学、书画创作的思想倾向与审美趣味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
陈碧
机构地区
湖南工业大学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30,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王羲之
兰亭序
山水之乐
死生之悲
忧患意识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陈颖,陈其兵.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曲水流觞”[J]
.中华文化论坛,2007(2):144-147.
被引量:11
2
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封云.
曲水园造园艺术初探[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9(4):21-26.
被引量:2
2
芦媛.
耳杯“流觞曲水”和“祓禊”风俗[J]
.贵州文史丛刊,2000(6):31-33.
被引量:1
3
杨宏烈.
广州古典园林理水造景的特色[J]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15(3):36-40.
被引量:5
4
傅晶.
魏晋南北朝御苑禊赏景观探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58-161.
被引量:1
5
刘庭风.
中日园林活动比较[J]
.中国园林,2004,20(2):52-5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
1
杨艺红,张唯,刘轩宇.
“曲水流觞”在现代景观中的流与变[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88-16889.
被引量:6
2
岳亮.
论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艺术特色[J]
.兰台世界(下旬),2012(12):137-138.
被引量:2
3
林晓光.
东亚贵族时代的曲水宴与曲水文学[J]
.学术月刊,2013,45(3):132-139.
被引量:2
4
宗琮.
“流觞曲水”文化意象的物化形态在后世园林中的演变及表现[J]
.华中建筑,2015,33(11):157-160.
被引量:3
5
李蔓,崔陇鹏.
中国古代兰亭曲水文化及其景观特色的形成与演化[J]
.建筑与文化,2017(5):92-93.
被引量:2
6
谭安.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分析[J]
.参花(下),2017,0(12):145-146.
7
曹翔雨,冯柯.
谈中国传统园林美学思想在居住环境中的体现[J]
.山西建筑,2020,46(6):146-148.
被引量:1
8
侯禹升,张子赫,郭明友.
“曲水流觞”园林景境营造的现代转译[J]
.广东园林,2021,43(4):63-67.
被引量:2
9
庞亚卓.
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渊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科学咨询,2023(13):86-88.
被引量:1
10
顾毅,孙千雅.
中国古代器物的翻译——以“觞”为例[J]
.中国科技翻译,2024,37(2):42-45.
同被引文献
21
1
薛夫彬.
王羲之行书刍议[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6(2):33-38.
被引量:2
2
潘显一.
论道教“真”美观[J]
.社会科学研究,1996(6):44-49.
被引量:4
3
陈颖,陈其兵.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曲水流觞”[J]
.中华文化论坛,2007(2):144-147.
被引量:11
4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
喻革良.王羲之与《兰亭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于曙光.天下第一行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7
李祥.浅析书法传播的符号和媒介[EB/OL]中华传媒网.
8
白锐.从史籍无闻到"天下第一行书"[M]中国书法研究院,2011.
9
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10
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7
1
刘雪.
王羲之《兰亭序》赏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12(13):20-20.
被引量:1
2
岳亮.
论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艺术特色[J]
.兰台世界(下旬),2012(12):137-138.
被引量:2
3
苏思涵,袁添翼.
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文学之美[J]
.文学教育,2015(9):54-55.
被引量:1
4
张一.
浅析五乖五合的艺术特色——以《兰亭序》为例[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6,0(2):138-139.
被引量:1
5
张毓婷.
《兰亭集序》美学思想探微[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7):141-144.
被引量:2
6
王沁园.
王羲之书法艺术赏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3):128-129.
被引量:2
7
张洋洋,杨冰.
书体:心灵的舞蹈[J]
.景德镇陶瓷,2018,28(3):35-3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庄清源.
浅析王羲之《兰亭序》基于阿恩海姆张力理论[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3):246-246.
2
王丹丹.
2016年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研究综述[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3):34-39.
3
弯山.
浅谈《兰亭集序》的艺术特色[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1):31-31.
4
张洋洋,杨冰.
书体:心灵的舞蹈[J]
.景德镇陶瓷,2018,28(3):35-37.
5
顾陶淘.
书法艺术美及其传播现状初探——以《兰亭集序》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22(4):50-51.
6
杨雅戈.
王羲之书法艺术鉴赏[J]
.收藏与投资,2022,13(4):134-136.
7
南泽.
浅谈孙过庭《书谱》中“五乖五合”思想对书法创作的影响[J]
.明日风尚,2017,0(3):285-285.
8
井文宇.
王羲之书法鉴赏[J]
.中国文艺家,2017,0(7):9-9.
被引量:1
1
左卫尹,陈碧.
《兰亭序》——山水文学的瑰宝[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1):149-151.
2
邢庆仁.
镜子[J]
.延河,2012(5):193-193.
3
杜立明.
秋天的眼神(组诗)[J]
.山东文学,2015,0(1):102-103.
4
王文杰.
《王羲之 兰亭序》[J]
.中华诗词,2017,0(4).
5
朱以撒.
绝版的暮春[J]
.美文(上半月),2006,0(9):42-45.
6
葛昌永.
人去楼空吊兰亭[J]
.散文百家,2003,0(15):35-37.
7
杨树培.
孔子的艺术特性(外二篇)[J]
.海燕,2006,0(12):23-25.
8
谢庆琳.
踏莎行·悼诗友[J]
.中华诗词,2011(5):20-20.
9
张文学.
词四首[J]
.诗潮,2005,0(6):88-89.
10
牛小掰,JIM.
兰亭序[J]
.男生女生(银版),2014(1):2-7.
湖北社会科学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