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中学生吸烟状况调查
出处
《中国校医》
1998年第3期187-188,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Doctor
参考文献5
-
1仇成轩,刘丽雪,刘琥,隋云南,宋爱芹.济宁市初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1996,10(3):279-281. 被引量:1
-
2李曼,郝凤贤.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81-81. 被引量:6
-
3毕鹏,孙业桓.合肥市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始动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5,16(1):40-41. 被引量:5
-
4陈建国.预防儿童青少年吸烟的五“A”方法[J].中国健康教育,1994,10(9):28-30. 被引量:5
-
5孙纪超,叶广俊.青少年开始吸烟的社会、心理、生物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1993,9(9):391-392.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7
-
1胡丙长.青少年吸烟的多维因素及预防[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1991,8(2):56-60. 被引量:9
-
2周雷,黄敬亨.大学生吸烟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1994,10(4):17-21. 被引量:11
-
3肖正湘,颜丹红.长沙市大学生吸烟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1995,11(3):42-43. 被引量:2
-
4蔡琳娜,宋力,王绍汉.五城市大学生吸烟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5,16(2):132-133. 被引量:14
-
5翁心植等编写,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年全国吸烟抽样调查资料汇编[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
6傅立.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
7翁心植等编写,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年全国吸烟抽样调查资料汇编[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19
-
1程戴荣,周成宜.2121名医科学生吸烟饮酒情况调查[J].新医学,1997,28(S1):89-90. 被引量:1
-
2王平,王勤.中国大学生常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27(1):75-78. 被引量:4
-
3胡晓云,程茂金.控制吸烟基本策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1995,11(2):32-34. 被引量:4
-
4高伟.运用“罗森塔尔效应”预防青少年吸烟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1995,16(5):336-337.
-
5陈祥君,蒋华民.平邑县驻城中学生吸烟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95-796. 被引量:3
-
6戴传文,贾晓飞,严燚,高小苑.深圳市高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575-577. 被引量:8
-
7阿斯亚.阿西木,米娜瓦尔.安尼瓦尔,葩丽泽,王辉,张俊,刘利红.新疆3城市青少年吸烟和饮酒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25-326. 被引量:8
-
8徐国杰,孙曰快,闻萍,仲霞,吴慧敏.1103名高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心理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1997,24(4):454-455. 被引量:3
-
9马亚娜,叶玲清.苏州市医学女生和非医学女生健康危险行为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23(4):238-241.
-
10刘松梅,鲁争,秦汉,陈琛.黄石市青少年学生吸烟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6):371-372. 被引量:2
-
1殷建国.济钢小学生营养现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6,20(6):627-628.
-
2靳祥堂.医院感染管理新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3):225-227. 被引量:5
-
3殷建国.济钢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86-3087. 被引量:3
-
4靳祥堂,高爱丽.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厂矿医学,2008,21(5):636-636. 被引量:7
-
5殷建国,魏扬洲,赵延香,姜志伟.济钢小学高年级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校医,2000,14(3):170-172.
-
6李全霞,刘本静,尹建国.1起厂企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1):94-95. 被引量:11
-
7吴祥燕,李建萍,杨杰.急诊科护生带教体会总结[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2(2):142-142.
-
8殷建国,魏杨州.济南钢铁集团公司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10年比较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6,22(16):1290-1291.
-
9谭乐成.山东金属学会第四届医疗卫生学术委员会换届暨企业医院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莱钢召开[J].山东冶金,2014,36(3):7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