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经纪”体制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绩效--20世纪前半期中国乡村社会权力格局对合作社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经纪体制"是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一个必然的过渡阶段。20世纪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和对现代化的全面寻求,是任何政权为确立统治合法性都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此,自2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在开始基层政权"正规化"、"官僚化"的同时,为挽救行将崩溃的农业经济,也自上而下地掀起了"乡村合作社运动",并由此形成了政府行政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由于两者之间的高度耦合性,致使合作社为乡村中内卷化的国家政权和赢利型经纪所操纵、控制,异化成为乡镇长、保甲长等强势阶层谋取小群体利益的寻租工具,最终损伤了政府的乡村合作社制度安排绩效。所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也不失借鉴意义。
作者 赵泉民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8,共8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6

  • 1[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一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页,14—18页.
  • 2董国强.警惕现代化的“陷阱”——《文化、权力与国家》读后[J].开放时代,1998(5):114-116. 被引量:3
  • 3孙立平.科举制:一种精英再生产的机制[J].战略与管理,1996(5):38-45. 被引量:20
  • 4[美]杜赞奇.《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家与公民社会》,载汪熙等编.《中国现代化问题——一个多方位的历史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8页.
  •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资料选编》下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24-529页.
  • 6[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56,243,238页.
  • 7胡次威.《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新县制”》.《文史资料选辑(29)》,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5页.
  • 8朱德新.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南保甲制度的建立[J].史学月刊,1995(1):70-74. 被引量:6
  • 9《县各级组织纲要》,《中央日报》1939年9月23日.
  • 10[美]孔飞力著 谢亮生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共引文献58

同被引文献426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20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