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叶中咖啡碱的功效与提取方法概述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咖啡碱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有强心、利尿、解毒等生理作用和保健作用。文中介绍了茶叶中咖啡碱的药理作用和用升华法、采用萃取、升华、重结晶等方法结合、微波辅助萃取法等提取法提取咖啡碱,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点和缺点。
作者
钟美
陈黄锰
刘浩丹
何浩鹏
罗一帆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第11期16-17,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关键词
茶叶
咖啡碱
功效
提取
分类号
R281.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5
参考文献
5
1
吴明光,王金茂.
茶叶中儿茶素、咖啡因和叶绿素的提取和分析鉴定[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4(1):140-142.
被引量:12
2
陈珊珊.
咖啡碱的浸提法工艺探讨[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2):71-74.
被引量:3
3
刘卫 ,朱坤海 ,朱庚振 ,杨志孝 .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方法探讨[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5,26(1):47-48.
被引量:5
4
陈学文,罗一帆,罗丽卿,周爱群.
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纯化与测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4,13(5):297-299.
被引量:9
5
叶怀义,宗雪源.
微波辅助萃取红茶中咖啡碱的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2):40-43.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汪东风,谢晓凤,王泽农,杨敏,张阳春.
粗老茶中的多糖含量及其保健作用[J]
.茶叶科学,1994,14(1):73-74.
被引量:71
2
秦玉楠.
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新工艺[J]
.农牧产品开发,1995(2):13-15.
被引量:5
3
吴明光,王金茂.
茶叶中儿茶素、咖啡因和叶绿素的提取和分析鉴定[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4(1):140-142.
被引量:12
4
李斌,苗蔚荣.
高效化学发光材料9,10-二苯乙炔基蒽的合成[J]
.精细化工,1996,13(2):9-12.
被引量:6
5
陈瑞锋,食品科学,1988年,11期,46页
6
芮耀诚.现代药物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47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版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387.
8
李昂 罗一帆 陈剑经.The research on file extracting method of tea polyphenols from tea中[J].华中西医杂志,2004,4:101-103.
9
刘俊武,谢培铭.
从茶叶中提取天然咖啡因技术综述[J]
.云南化工,1998(4):10-13.
被引量:27
10
张可钦,吴萍,陈钦云,包永德,何其傥.
由中国茶叶中提取抗氧化剂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1,17(1):1-10.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30
1
刘畅,马丽娜,彭忠,朱敏,于淑池.
微波辅助提取安吉白茶有效成分工艺的优化[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47-5150.
被引量:3
2
叶怀义,宗雪源.
微波辅助萃取红茶中咖啡碱的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2):40-43.
被引量:10
3
刘艳芳,安广杰.
微波辅助提取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工艺[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41-10942.
被引量:5
4
黄攀豪.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和分析[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2):48-49.
被引量:15
5
潘仲巍,朱锦富,李惠芬,黄士芬,李文良,陈淼.
超滤膜分离技术提取茶多酚的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6(4):52-58.
被引量:12
6
王丽,徐珽,樊新星,唐尧.
升华原理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进展[J]
.华西医学,2008,23(1):201-202.
被引量:2
7
叶海亚,陈亚东,彭振博.
红茶中天然咖啡因的提取研究[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9,16(4):10-12.
被引量:13
8
姜美丽,刘彩飞,巩荣,于绍山.
咖啡碱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2009(10):34-36.
被引量:11
9
宋振硕,周为,周黎.
微波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2009,31(12):8-10.
被引量:5
10
宋小鸽.
茶多酚提取工艺及降脂作用的概述[J]
.黑龙江中医药,1998,27(6):51-53.
同被引文献
93
1
吴录萍.
茶的保健功能[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10(6):52-53.
被引量:5
2
张微云,叶玮.
茶多酚与维生素C联合应用抑制口腔产臭细菌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的体外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8):5462-5464.
被引量:16
3
王晓英,钱焕文.
自由基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作用研究进展[J]
.激光生物学报,2003,12(6):455-459.
被引量:3
4
陈睿.
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31-1033.
被引量:79
5
邹盛勤.
茶叶的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2004(3):35-37.
被引量:68
6
保戬.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及保健作用[J]
.中学生理科月刊(初三版)(中考金刊),2004,18(11):55-55.
被引量:6
7
胡忠泽,金光明,王立克,杨久峰.
茶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05,25(1):61-64.
被引量:38
8
邵翔,杨浩,俞国华.
茶提取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4):1917-1919.
被引量:15
9
胡付照.
茶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初探[J]
.农业考古,2005(2):205-212.
被引量:1
10
吴金硕,周杰松,周凉仙.
国外禁用部分偶氮类染料的影响与对策[J]
.丝绸技术,1995,3(3):24-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张凤,迟逸仙,张景如,李春燕,迟翠翠,迟玉森.
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薄层色谱扫描测定方法的建立[J]
.食品科技,2011,36(2):265-269.
被引量:15
2
赵雪晴,俞凯敏,郑铁生.
咖啡影响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研究进展[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1):89-91.
3
吴劼.
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制备及其能量饮料开发[J]
.茶叶科学技术,2014(3):34-37.
被引量:5
4
李海琳,成浩,王丽鸳,韦康.
茶叶的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1):10833-10835.
被引量:43
5
吴芹瑶,杨江帆,徐国兴.
茶与视觉康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海峡科学,2016,0(2):35-39.
被引量:1
6
陈丽君,李巍,张林奇,吴雪娇,徐咏全,李长文.
微生物法降解咖啡碱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16):220-224.
被引量:1
7
侯晓阳.
2021年厦门市现制现售茶饮品抽检报告[J]
.食品安全导刊,2023(7):83-85.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杨友志,刘想,谭传波.
油茶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9):144-146.
被引量:4
2
许娜,陈玲,马玉涵,刘超,董荣荣,姜浩.
不同种类茶叶冲泡前后中红外光谱变化探析[J]
.核农学报,2020,34(3):564-572.
被引量:4
3
苏超,赵东升,匡添,李新霞新疆医科大学药化有机教研室,高茜,兰欢,苏丹,巴哈尔古丽.卡哈尔,支玲.
HPLC法测定有机化学实验用4种茶中的咖啡因[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5):501-503.
被引量:6
4
任刚,蔡嵘,陈强,许幼如.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3):126-127.
被引量:12
5
官兴丽,刘跃云.
茶叶咖啡碱的功效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2,34(3):5-8.
被引量:19
6
刘臣,唐长波,姚丽萍,张雷,李邦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碧螺春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4):877-879.
被引量:6
7
刘清华.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可乐中咖啡因的含量[J]
.广东化工,2013,40(19):158-159.
被引量:6
8
李蔚,李凤华,赵秀香.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品中的咖啡因[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9):2787-2790.
被引量:10
9
陈连清,陈玉,周忠强,曾雄.
核磁共振法无损伤测定五峰绿茶中咖啡因含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23-26.
被引量:3
10
王延云,王燕,潘玲.
峨眉山地区7种绿茶中咖啡碱含量测定及比较[J]
.食品工业,2015,36(9):288-290.
被引量:2
1
刘放,黄卫平.
牡丹皮及其制剂中丹皮酚的定量方法概述[J]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1997,8(4):38-40.
2
梁宏,郭景文.
中药新药工艺研究方法概述[J]
.中医药研究,1994,10(3):54-55.
3
邸明磊,单晓菊,陶遵威.
中药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概述[J]
.天津药学,2010,22(6):53-55.
被引量:10
4
袁伯俊.
中药新药的药理与毒理研究方法概述[J]
.药学情报通讯,1991,9(1):63-67.
被引量:1
5
伍月霞.
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概述[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8):571-573.
6
郑晓艳,沙玫.
中药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概述[J]
.福建分析测试,2014,23(3):14-17.
被引量:3
7
夏晓红.
急性乳腺炎针灸治疗方法概述[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11(2):64-64.
8
曾玲,周鹃,姚秋琪.
利巴韦林制剂的应用和定量分析方法概述[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S1):152-153.
被引量:1
9
郑晓艳,林艺华.
中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含量测定方法概述[J]
.福建分析测试,2013,22(4):58-62.
被引量:12
10
李振中.
阳痿的中医治疗方法概述[J]
.中医药信息,1990,7(2):29-3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