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与综合利用
被引量: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许多工业生产废气中都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浪费了宝贵的碳资源,其带来的"温室效应"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文章阐述了二氧化碳回收方法的原理及工艺特点,分析了各工艺的优缺点及适应性,为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提供了技术依据,并指出了二氧化碳的应用范围和前景。
作者
房昕
机构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站
出处
《青海环境》
2009年第1期34-39,共6页
Journal of Qinghai Environment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分离回收
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53
同被引文献
156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12
1
周韦慧,陈乐怡.
国外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措施的进展[J]
.中外能源,2008,13(3):7-13.
被引量:19
2
张卫风,王秋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膜吸收法分离烟气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8,27(5):635-639.
被引量:20
3
申树芳,王换荣.
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分离控制技术简介[J]
.化学教学,2008(2):72-73.
被引量:5
4
李庆钊,赵长遂.
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控制技术研究[J]
.锅炉技术,2007,38(6):65-69.
被引量:16
5
高洁,郭斌.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回收与资源化[J]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1):56-59.
被引量:20
6
陈进,兰治淮.
工业废气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J]
.化工科技市场,2006,29(11):28-31.
被引量:10
7
黄黎明,陈赓良.
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与捕集储存[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35(5):354-358.
被引量:47
8
周锡堂,樊栓狮.
二氧化碳收集利用与处置技术分析[J]
.中外能源,2006,11(5):10-14.
被引量:14
9
彭淑婧,任爱玲.
烟气中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及应用前景[J]
.河北化工,2006,29(8):30-32.
被引量:9
10
孔令丽,钟顺和,柳荫,肖秀芬.
Cu/NiO-V_2O_5/SiO_2催化剂光催化CO_2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J]
.化学学报,2006,64(5):409-414.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60
1
张秀莉,张卫东,张泽廷.
中空纤维多孔膜基气体吸收传质性能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3):4-8.
被引量:9
2
周家贤.
二氧化碳开发利用综述[J]
.化工设计,2004,14(4):7-9.
被引量:11
3
梅长松,钟顺和.
Cu/MoO_3-TiO_2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J]
.催化学报,2004,25(11):862-868.
被引量:13
4
黄冬兰,王金渠,贺高红,杨宝功.
膜吸收器吸收CO_2的影响因素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6):18-21.
被引量:12
5
费维扬,艾宁,陈健.
温室气体CO_2的捕集和分离——分离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化工进展,2005,24(1):1-4.
被引量:174
6
颜家保,张浩,于庆满.
二氧化碳回收技术及应用前景[J]
.应用化工,2005,34(2):76-78.
被引量:34
7
王涛,陈立滇.
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世界石油大会联合研讨会的信息——CO2捕集与储存技术[J]
.世界石油工业,2004,11(6):38-42.
被引量:7
8
李仲来.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化工应用[J]
.小氮肥设计技术,2005,26(1):11-17.
被引量:10
9
王少立.
直面《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2):14-16.
被引量:8
10
王志.
二氧化碳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J]
.杭州化工,2005,35(1):30-32.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53
1
张一星,常金凤.
双碳背景下数据中心企业发展与应用实践[J]
.中国电信业,2021(S01):26-30.
被引量:5
2
赵文韬,荆铁亚,郜时旺,王金意,张健.
天然气水合物新型联动开发系统可行性研究[J]
.中外能源,2020,25(1):17-24.
被引量:2
3
孙延辉.
二氧化碳制化工产品技术研究进展[J]
.神华科技,2010,8(1):61-67.
被引量:2
4
侯洪蕾,陈绍云,张永春,陈恒.
有机胺改性MCM-41吸附富集CO_2[J]
.广东化工,2012,39(12):45-47.
被引量:2
5
张新军,李清方,陆诗建,刘海丽,张建.
碳酸钾-三乙烯四胺复合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CO_2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2012,30(S2):236-242.
被引量:1
6
张增庆,刘恩周,赵博,康力敏,马璇,石琳,樊君.
CO_2和CH_3OH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2,31(S1):158-162.
被引量:4
7
奚飞,梁志武,陈光莹,高红霞,孙晶晶,童柏栋.
醇胺吸收法烟气脱碳工艺流程的改进与优化模拟[J]
.化工进展,2012,31(S1):236-239.
被引量:4
8
高升,刘学军,王广全,李育敏,张海燕,杨守斌,计建炳.
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吸收CO_2的研究[J]
.化工进展,2011,30(S1):822-824.
被引量:6
9
王浩,刘定华,沈文彬,刘晓勤.
二氧化碳与环氧烷加成反应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活化机理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11,31(S1):51-56.
被引量:2
10
朱玲,王金渠,樊栓狮.
水合物膜法捕集烟道气中CO_2新技术[J]
.化工进展,2009,28(S1):279-283.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56
1
邹忠平,郭宪臻,王刚,项钟庸,王瑞玲.
高炉CO_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探讨[J]
.钢铁技术,2012(3):1-5.
被引量:5
2
查飞,陈浩斌,李治霖,张容,张建斌.
均匀凝胶法制备CuO-ZnO-Al_2O_3-Cr_2O_3/HZSM-5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9,25(6):528-532.
被引量:7
3
孙翀,李洁,孙丽艳,许瑞娜,郑祥,雷洋,杨烨.
气体膜分离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11,31(S1):19-23.
被引量:8
4
陈红萍,梁英华,王奔.
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及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9,28(S1):271-278.
被引量:8
5
蓝春树,柯钟.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二氧化碳的回收与利用[J]
.化工进展,2009,28(S1):297-300.
被引量:6
6
胡逢恺.
二氧化碳的应用进展[J]
.黄山学院学报,2001,3(2):108-109.
被引量:3
7
杨得湖,许敏.
天然气膜法处理技术[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30(2):28-31.
被引量:8
8
滕加伟,赵国良,谢在库,陈庆龄.
ZSM-5分子筛晶粒尺寸对C_4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的影响[J]
.催化学报,2004,25(8):602-606.
被引量:69
9
刘舰.
压缩冷凝-膜法回收小本体聚丙烯尾气中的丙烯单体[J]
.石油化工,2004,33(6):557-559.
被引量:3
10
张颖,王志,王世昌.
高分子膜结构对气体传递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20(4):24-2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2
1
李云鹏,张伟生.
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J]
.化学工程师,2010,24(5):53-55.
被引量:2
2
张为民.
膜法回收丁二烯和氮气混合气相的研究与应用[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1):76-80.
被引量:2
3
薛庆国,韩毅华,王静松,孔令坛.
结合CCS的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鼓风高炉CO_2减排分析[J]
.钢铁,2011,46(8):1-6.
被引量:8
4
屈叶青,郭朝晖,周琼,谢葵芬.
低碳经济下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J]
.宁波化工,2011(3):9-13.
被引量:1
5
冯健,郭瓦力,刘思乐,田旭,王莎莎.
碳酸钾修饰水滑石吸附二氧化碳工艺条件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12,28(1):70-77.
被引量:4
6
刘思乐,郭瓦力,田旭,冯健,王龙.
响应面法优化Li_2O-CaO吸附剂吸附CO_2的工艺条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2,37(1):9-12.
被引量:2
7
刘思乐,郭瓦力,冯健,田旭,王莎莎.
金属氧化物掺杂对钙基吸附剂吸附CO_2性能的影响[J]
.化学工程,2012,40(3):17-21.
被引量:2
8
胡满银,胡文培.
火电厂烟气脱碳技术综合评价的分析研究[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2):21-24.
被引量:2
9
张莉,黄健,宋婷,李国德,李光哲.
氨法吸收燃煤烟气中CO_2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248-251.
被引量:1
10
张素娟,吴静,冯小兵,张雅静,李德豹,郑娜,王康军.
固态研磨-燃烧法制CuO-ZnO-ZrO_2/HZSM-5二甲醚合成催化剂[J]
.分子催化,2013,27(5):445-451.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胡胜哲,张华丽.
离子液体改性埃洛石吸附CO_(2)性能分析[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21,37(6):543-553.
被引量:2
2
李博,甄文龙,吕功煊,马建泰.
K助剂对催化剂Cu-Fe-Zn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产物分布的调整(英文)[J]
.分子催化,2015,29(2):152-163.
被引量:3
3
冯国琳.
CO_2综合利用的研究[J]
.氮肥技术,2011,32(3):45-48.
被引量:6
4
潘一,梁景玉,吴芳芳,徐荣其,梁玉业,张明明,徐利旋,杨双春.
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
.当代化工,2012,41(10):1072-1075.
被引量:21
5
仇伟,董晶.
陕西省FAI、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关系的协整分析[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6):70-73.
6
李振钢,郭占成,唐惠庆.
两相流中煤粉的燃烧机理及动力学特征[J]
.燃料化学学报,2013,41(1):33-39.
被引量:2
7
张骄佼,田森林,周键.
镁铝水滑石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13,27(7):144-148.
被引量:9
8
张良.
用于捕集二氧化碳的太阳能集热系统[J]
.科技风,2013(14):36-36.
9
周文静,潘辰,连宾.
环境污染加剧石质文物风化:机理、过程及防护措施[J]
.地球与环境,2013,41(4):451-459.
被引量:16
10
王文举,邢兵,王杰.
用于燃烧前二氧化碳捕集的固体吸附剂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2013,30(5):76-82.
被引量:7
1
碳捕集与封存[J]
.云南煤炭,2010(1):74-74.
2
赵金安.
浅谈有机阻燃剂及其在防火安全中的应用[J]
.兵工安全技术,1998(6):16-18.
3
裴宇,赵晓红,邓红章,李春荣,韩枫,张徽.
高浓度二氧化碳入侵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当代化工,2016,45(4):682-686.
被引量:2
4
陈春明,杨代宏,周四春,沈保富,彭爱华,杨祥发.
栲胶法脱除尾气中硫化氢的试验研究[J]
.气体净化,2005,5(3):24-26.
5
陈春明,杨代宏,周四春,沈保富,彭爱华,杨祥发.
栲胶法脱除尾气中硫化氢的试验研究[J]
.中氮肥,2005(2):54-57.
被引量:3
6
重庆一化工厂高浓度二氧化碳泄漏 5死13伤[J]
.气体分离,2008,0(1):40-40.
7
赵轶鹏,邵在胜,宋琪玲,赖上坤,周娟,王云霞,秦超,杨连新,王余龙.
一种新型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系统结构与控制精度[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11):2082-2093.
被引量:11
青海环境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