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炔烃和二烯烃选择加氢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炔烃和二烯烃选择加氢现状与发展张谦温刘新香(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朱起明(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ZhangQianwenandLiuXinxiang(BeijingResearchInstituteofChemicalI...
作者
张谦温
刘新香
朱起明
机构地区
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
清华大学化学系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3-58,共6页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关键词
炔烃
加氢
二烯烃
石油裂解
分类号
TE624.4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21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86
参考文献
7
1
过中儒,史鸿鑫,徐慧珍.
Pd呈特定分布的Pd/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能[J]
.石油化工,1993,22(6):358-363.
被引量:11
2
胡尧良.
1995~2000年世界乙烯能力发展趋势[J]
.乙烯工业,1996,8(4):45-47.
被引量:2
3
杨春生.
乙烯装置的乙炔脱除技术[J]
.乙烯工业,1996,8(1):27-34.
被引量:7
4
张同生,化学学报,1993年,51卷,400页
5
杨越,石油化工,1993年,22卷,8期,551页
6
李世虎,硕士学位论文,1989年
7
谭蔚泓,应用化学,1988年,5卷,1期,47页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过中儒,史鸿鑫.
H_2PdCl_4和金属离子在Al_2O_3上吸附的研究[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1990,11(3):188-195.
被引量:6
2
王建国,化工学报,1992年,5期,151页
3
Chang T C,J Catal,1985年,96卷,51页
共引文献
16
1
肖晨光,殷北冰,王刚.
新型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的研制[J]
.炼油与化工,2005,16(1):19-22.
被引量:10
2
南军,石芳,隋芝宇,于海斌,刘晨光.
负载型Pd-Pt双金属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非均匀型分布研究 Ⅰ:不同制备参数对活性组分非均匀分布的影响[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37(4):271-275.
被引量:7
3
南军,隋芝宇,石芳,于海斌,刘晨光.
负载型Pd-Pt双金属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非均匀型分布研究Ⅱ:活性组分非均匀分布对双金属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37(5):365-369.
被引量:4
4
郭洪明,申志兵,柯明.
裂解汽油中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28(6):535-540.
被引量:8
5
于海斌,南军.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非均匀型分布的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2010,29(6):499-503.
被引量:4
6
张谦温,蔡彦宝,刘新香,朱起明.
碳二前加氢催化剂的研究[J]
.石油化工,1999,28(7):444-451.
被引量:12
7
杨义,杨成敏,周勇,郭蓉.
柠檬酸对NiW/γ-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2,28(2):207-218.
被引量:13
8
丁洁莲,曾崇余.
不同Pt分布的Pt-K/γ-Al_2O_3催化剂制备及在邻苯基苯酚制备中的催化性能[J]
.化工学报,2012,63(8):2437-2442.
9
李宏冰.
乙烯装置低火炬排放开车探讨[J]
.当代化工,2014,43(6):1004-1007.
被引量:8
10
陈红娟,徐海升,王长发.
丁二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制备因素研究进展[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3):41-45.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21
1
李丽,高金森,孟祥海.
碳四烃的综合利用[J]
.现代化工,2003,23(z1):93-96.
被引量:19
2
陆江银,赵震,徐春明.
碳四烷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4,24(8):15-18.
被引量:22
3
张艳霞.
FCC汽油降烯烃技术进展[J]
.齐鲁石油化工,2004,32(3):189-191.
被引量:13
4
徐海升,李谦定,张喜文.
液化石油气中C_4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Pd/ZnO的研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35(10):13-16.
被引量:3
5
朱警,李正琪.
C_4抽余液加氢精制脱除二烯烃和炔烃催化剂的研制[J]
.石油化工,1993,22(2):71-76.
被引量:7
6
杨越.
碳四催化选择加氢精制技术进展[J]
.石油化工,1993,22(8):550-556.
被引量:8
7
徐舟波,郭洪臣,王祥生,王刃.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进展及新技术探讨[J]
.当代化工,2004,33(3):141-145.
被引量:16
8
涂飞,青红英,罗雄麟,左信.
乙炔加氢反应器的先进控制(Ⅰ)——动态机理模型的建立[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3,30(1):20-24.
被引量:12
9
杜桐林,尚崇礼,李淑培,季国顺,张淑蓉,李玉英.
催化裂化汽油醚化改质的试验研究[J]
.石油炼制,1989,20(11):19-24.
被引量:6
10
刘一心,何智勇.
轻烃芳构化技术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3):165-167.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22
1
涂飞,青红英,罗雄麟,左信.
乙炔加氢反应器的先进控制(Ⅰ)——动态机理模型的建立[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3,30(1):20-24.
被引量:12
2
韦以,刘新香.
Al_2O_3-TiO_2复合载体用于乙炔选择加氢反应[J]
.石油化工,2006,35(5):411-415.
被引量:7
3
赵永华,曹春艳,范丽华.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后加工技术[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6,7(5):51-54.
被引量:2
4
赵永华,曹春艳,范丽华.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后加工技术进展[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7):19-22.
被引量:2
5
林吉红.
催化裂化全馏分汽油选择加氢镍基催化剂助剂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79-79.
6
张谦温,蔡彦宝,刘新香,朱起明.
碳二前加氢催化剂的研究[J]
.石油化工,1999,28(7):444-451.
被引量:12
7
吴启龙,陈育辉.
乙烯装置碳二前加氢工艺技术分析[J]
.广东化工,1999,26(4):40-42.
被引量:8
8
刘建军.
FCC汽油选择加氢脱除二烯烃技术进展[J]
.广州化工,2011,39(11):33-35.
被引量:5
9
刘建军,黄星亮.
Ag助剂对C_4烃选择加氢Ni基催化剂的影响[J]
.石油化工,2011,40(8):825-830.
被引量:5
10
刘丽明,张春宇,赵英翠,石大川,肖建业,杨耀辉,张成业,马明君.
利用夹点技术分析优化甲基叔戊基醚装置换热网络[J]
.化工科技,2011,19(6):41-43.
二级引证文献
86
1
马好文,杨春亮,马萍,陈明林,冯辉霞,展学成,谢元.
丁二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21,41(S01):95-99.
被引量:1
2
闫江梅,张鹏,王昭文,李岳锋,王慧.
负载型双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20,40(S01):79-83.
被引量:3
3
任志鹏,张谦温,杨智.
新型裂解汽油一段选择加氢催化剂研究[J]
.工业催化,2009,17(9):33-36.
被引量:3
4
吕媛媛,张岩,刘蕾.
先进控制在烯烃厂碳二加氢反应器的应用[J]
.化工进展,2011,30(S1):457-461.
被引量:1
5
程琳.
前脱丙烷前加氢工艺的研究[J]
.化工管理,2013(18):231-232.
被引量:1
6
林海波,仰海英,蒋小芹.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助剂的开发研究[J]
.江苏化工,2005,33(4):42-45.
被引量:1
7
由宏君,徐春明,高金森.
空速对催化汽油芳构化的影响[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6,19(1):40-43.
被引量:2
8
赵永华,曹春艳,范丽华.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后加工技术[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6,7(5):51-54.
被引量:2
9
赵永华,曹春艳,范丽华.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后加工技术进展[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7):19-22.
被引量:2
10
肖莉,施力.
Zn/Mg-Al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助剂的考察[J]
.上海化工,2006,31(8):14-16.
被引量:2
1
吴春山.
C_5的开发利用[J]
.石油知识,1996(5):37-37.
2
一种石油裂解干气生产芳烃的方法[J]
.石油化工,2009,38(4):422-422.
3
一种石油裂解干气生产汽油的方法[J]
.石油化工,2009,38(4):437-437.
4
石油树脂[J]
.科技开发动态,1995(1):36-36.
5
吕景峰,刘斌.
石油裂解副产品C_9生产苯乙烯一茚树脂技术[J]
.黑龙江石油化工,1999,10(2):47-48.
6
苏桂琴,高润雄,张文忠,特木勒,殷元骐.
炼厂裂化干气及醛化反应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J]
.色谱,1992,10(2):121-123.
7
李在光,刘俊田,陈启林,吕锡敏,杨占龙,黄云峰,田兵.
吐哈盆地下侏罗统天然气勘探潜力与方向[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3):342-347.
被引量:3
8
伍家卫,杨兴楷,甘黎明,赵立祥,吕维华,马庭洲.
石油树脂发展概况[J]
.广东化工,2016,43(14):144-145.
被引量:3
9
安作相.
陕北气区的形成与中央古隆起[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8,12(3):150-153.
被引量:10
10
吕维华,颉林,伍家卫,索陇宁,周艳青,马庭洲.
石油树脂制备技术进展[J]
.中国建材科技,2016,25(3):64-66.
被引量:20
石油化工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