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垂直上升管内油气两相流动截面含气率的测量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水平—上升管组合法测量了垂直上升管内油气两相流动在泡状流和弹状流情况下截面含气率的值。同时,应用漂移通量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从而证实了此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是一种简单、准确和可行的测量方法。
作者
蔡继勇
陈听宽
罗毓珊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8年第1期20-23,共4页
Oil-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关键词
油气两相流动
含气率
多相流
测量
分类号
TE86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O359.1 [理学—流体力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
1
刘磊,周芳德.
U型光导纤维探针对油-气两相流的测试[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4,25(3):52-55.
被引量:3
2
刘磊,周芳德.
用探针法在线测量管道气液两相流平均截面含气率[J]
.计量技术,1996(4):17-18.
被引量:3
3
郑荣钏,杨瑞昌,沈幼庭.
单纤光纤探针测量空泡份额的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1997,18(1):99-102.
被引量:8
4
林宗虎,气液固多项流测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8(5).
5
Bankoff S G.Trans[J].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1960,(82):265-272.
6
R.Van Der Welle.Void Fraction,Bubble Velocity and Bubble size in Two-Phase Flow[J].Int.J.Multiphase Flow,1958,11 (3),1079-1085.
7
蔡继勇,陈听宽,叶强.
垂直上升管内气水两相流动截面含气率的测量[J]
.热力发电,1999,28(4):31-35.
被引量:1
8
唐人虎,陈听宽,罗毓珊,尹飞.
高温高压下用光纤探针测量截面含汽率的实验研究[J]
.化工学报,2001,52(6):560-56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杨胜,罗毓珊,陈听宽,陈凤云.
垂直上升管中采用光纤探针测量截面含气率的实验研究[J]
.动力工程,2006,26(6):875-87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李文庆,吴海浩,于达,李静,宫敬,李颖,季超.
高压水合物浆液多相流动实验相分率测量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62-65.
被引量:1
2
于莉娜,孔维航,孔令富,刘晓磊,李英伟.
垂直上升管内多光纤传感器持气率估计算法研究[J]
.测井技术,2013,37(5):476-480.
被引量:2
3
于莉娜,杜胜雪,李英伟,刘晓磊,张海明.
基于蓝宝石光纤探针的油气水三相流含气率测量方法[J]
.测井技术,2014,38(2):139-143.
被引量:5
4
张涛,王娇娇,徐英,袁超.
利用热式传感器测量环状流湿气含率[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6,49(11):1127-1131.
被引量:5
5
张亚楠,梁慧力,蒋波,陈小阁,刘宝庆.
两相横向流诱发管束弹性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进展[J]
.轻工机械,2017,35(3):91-97.
被引量:3
6
潘丽强,刘洋,李卫华,刘野菲.
基于两步形态学图像法的窄缝通道空泡份额测量方法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8,52(12):2256-2262.
7
李向阳,王浩亮,冯鑫,陈杰,毛在砂,李国征,杨超.
多相反应器的非均相特性测量技术进展[J]
.化工进展,2019,38(1):45-71.
被引量:9
8
李锐,熊杰.
基于光学探针的煤层气气泡形态井下实时探测装置[J]
.煤炭科学技术,2019,47(12):250-254.
9
王腾,毕勤成,桂淼,王泽豪,刘朝晖.
光纤探针法测量泡状流精度的试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43(6):1565-1571.
被引量:1
10
时博.
探针法在石油井内持气率测量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3(20):70-72.
1
蔡继勇,陈听宽,汤为.
垂直下降管内油气两相流动截面含气率的测量[J]
.石油钻探技术,1997,25(4):37-39.
被引量:1
2
周伦先,褚小兵.
丰深1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3):81-84.
被引量:4
3
罗威.
Fetkovich综合IPR和三相IPR相关式及其应用[J]
.油气井测试,2015,24(4):14-17.
4
罗威,孙彬.
Fetkovich综合IPR、三相IPR相关式及其应用[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35(5):230-233.
被引量:1
5
曾祥林,何冠军,孙福街,杜志敏.
新型溶解气驱油藏水平井IPR曲线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05,12(4):47-49.
被引量:9
6
刘立明,廖新维,黄梦云,陈钦雷.
油气两相流压力恢复试井规律研究[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5):40-43.
7
陈薇.
一种计算天然气压缩因子的简便方法[J]
.辽宁化工,2013,42(7):795-796.
被引量:1
8
郭烈锦,黄建春,郭纯斌.
油气两相流流过弯管的局部阻力特性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32(5):38-41.
被引量:6
9
蔡继勇,陈听宽,罗毓珊.
垂直上升管内油水乳状液流动特性的研究[J]
.石油学报,1998,19(4):94-98.
被引量:8
10
周云龙,孙斌,洪文鹏,刘巍,杨静,张玲.
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环状流截面含气率的数学模型[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26(4):625-627.
被引量:2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