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模式与居住形态探讨——以苏州山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6

Historical District Development Model and Residential Morphology: Suzhou Exam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急需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加以引导。苏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街区不同的开发模式带来了不同的开发效果。居住形态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始形态,蕴含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发展状况对街区的兴衰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正确处理好居住、商业和旅游业三者的关系,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内在价值得以延续的关键。历史文化街区居住形态本身要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发展变化的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也需要得到极大的关注。 New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are needed for historical district development.Suzhou is among the first group of national historical cities,and its different historical district development models have achieved different results.Residential morphology is original of historical district with extensive cultural value,and is significant to the district.Relationship among residence,business,and tourism is the key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Influenced by social,economic,and cultural factors,more study is needed on historical district residential morphology in the future.
出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05-209,共5页 Planners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开发模式 居住形态 苏州 historical district,development model,residential morphology,Suzhou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7

  • 1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2004,28(10):68-73. 被引量:118
  • 2叶如棠.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建筑遗产保护的回顾与思考[N].中国建设报,2002-01-04.
  • 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宁波市月湖(西岸)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规划[Z].,2001..
  • 4冯骥才 阮仪三.一个作家和一个专家的对话[N].宁波晚报,2002-03-31.
  • 5李准 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J].规划师,1999,(4):27-32.
  • 6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城区角落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7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R].2004.
  • 8甘师俊.论可持续发展创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问题[A].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展略研究[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 9牛文元.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A].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展略研究[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 10莫天伟.岑伟新天地地段——淮海中路东段城市旧式里弄再开发与生活形态重建[J].城市规划汇刊,2001,(4).

共引文献129

同被引文献62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