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东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期间南方天气系统云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1979~1988年作业季节(4~6月,9~10月)全省125个站逐时降雨量资料为基础,对南方气旋,江淮静止锋和倒槽的降雨特征、云状与降雨日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气旋,江淮气旋自然降雨条件好,除鲁西北外层状云和波状云雨日占总雨日的82%以上。文中还给出了静止锋和倒槽演变成黄淮气旋和江淮气旋的比例。指出各种天气系统适宜飞机播云的地域。
作者
王以琳
机构地区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东气象》
1994年第3期25-28,33,共5页
Journal of Shandong Meteorology
关键词
人工增雨作业
雨日
静止锋
层状云
积状云
降雨特征
云状
南支槽
西南低涡
江淮流域
分类号
P4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37
1
胡志晋.
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条件和方法的探讨[J]
.应用气象学报,2001,12(z1):10-13.
被引量:129
2
周勇,王斌,唐仁茂,杨维军,石燕.
对流云增雨作业效果回波对比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2001,12(z1):158-163.
被引量:9
3
赵仕雄,许焕斌,德力格尔.
黄河上游对流云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试验[J]
.高原气象,2004,23(4):495-500.
被引量:24
4
曾光平,郑行照,方仕珍,李顺来.
非随机化人工降雨试验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
.大气科学,1994,18(2):233-242.
被引量:36
5
杨文霞,牛生杰,魏俊国,孙玉稳.
河北省层状云降水系统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研究[J]
.高原气象,2005,24(1):84-90.
被引量:69
6
牛生杰,何珍珍.
降水性层状云中水凝物粒子的谱分布[J]
.高原气象,1995,14(1):114-120.
被引量:38
7
田刚,潘益农,陈少平,杜九三.
单多普勒雷达在山区火箭人工增雨中的应用[J]
.气象科学,2006,26(2):203-209.
被引量:8
8
杨景梅,邱金桓.
我国可降水量同地面水汽压关系的经验表达式[J]
.大气科学,1996,20(5):620-626.
被引量:133
9
韩雷,王洪庆,谭晓光,林隐静.
基于雷达数据的风暴体识别、追踪及预警的研究进展[J]
.气象,2007,33(1):3-10.
被引量:43
10
徐夏囡 焦佩金.夏季江淮气旋的结构[J].大气科学,1984,6(8):189-196.
引证文献
7
1
王以琳,王俊,龚佃利.
江淮气旋和冷锋相结合天气过程的宏、微观结构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2001,12(z1):30-38.
被引量:8
2
王以琳,王建国.
黄淮气旋中人工增雨播云区的探讨[J]
.高原气象,2006,25(1):128-137.
被引量:17
3
迟竹萍.
山东省降雨性层状云结构特征分析[J]
.山东气象,1996,16(1):15-18.
4
李光乾.
火塘·茶罐[J]
.广东茶业,2006(2):20-20.
5
郭宇光,王以琳,盛立芳,衣霞,王建.
聊城市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方法及计算结果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1):19-25.
被引量:4
6
王以琳.
山东省人工增雨云场分析及作业航线设计[J]
.山东气象,1995,15(4):27-33.
7
周亦凌,姚展予.
一次积层混合云增雨作业天气条件分析和雷达回波效果检验[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7,40(1):11-20.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王扬锋,雷恒池,樊鹏,吴玉霞,陆忠艳.
一次延安层状云微物理结构特征及降水机制研究[J]
.高原气象,2007,26(2):388-395.
被引量:38
2
王以琳,黄磊.
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J]
.气象科技,2007,35(4):535-540.
被引量:36
3
廖菲,洪延超,郑国光.
河南省一次冷锋降水过程的水汽分布特征及其增雨潜力[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12(4):553-565.
被引量:11
4
王以琳,李德生,李昌义,刘文生,王雪霖,王利林,朱科平.
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J]
.气象,2008,34(1):107-113.
被引量:6
5
段婧,毛节泰.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3):252-261.
被引量:56
6
王以琳,薛晓萍,李曼华.
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决策方法[J]
.高原气象,2008,27(3):686-694.
被引量:9
7
周非非,廖菲,苏爱芳,周毓荃.
河南省2002年秋季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观测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31(4):483-493.
被引量:8
8
闫丽凤,江文胜,周淑玲,姜绍材.
0703温带气旋特大风暴潮数值模拟对比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2008,19(5):595-601.
被引量:8
9
史月琴,楼小凤,邓雪娇,胡志晋,周秀骥.
华南冷锋云系的人工引晶催化数值试验[J]
.大气科学,2008,32(6):1256-1275.
被引量:20
10
王婉,姚展予.
2006年北京市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统计分析[J]
.高原气象,2009,28(1):195-202.
被引量:39
1
鲁挑建,姜启明.
甘肃酒店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J]
.黄金,2012(9):19-23.
2
钟小英.
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2):91-93.
被引量:14
3
顾润源,彭新东.
对一次黄淮气旋过程的诊断分析[J]
.山东气象,1990,0(4):16-22.
4
张立山,白志清.
云的对比观测与天气现象的记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42-42.
5
张冬梅.
大气中的波状云[J]
.河南气象,1998(2):18-18.
6
王以琳.
山东省人工增雨作业期间北方天气系统云雨特征分析[J]
.山东气象,1994,14(2):1-8.
被引量:4
7
胡龙成.
梅雨文化漫谈[J]
.气象知识,2002(3):17-18.
8
韩风军,贾斌.
聊城市一次雨雪天气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91-992.
9
迟竹萍.
飞机空中积冰的气象条件分析及数值预报试验[J]
.气象科技,2007,35(5):714-718.
被引量:34
10
王以琳,朱平盛.
潍坊地区降水性层状云特征及云水资源的估算[J]
.山东气象,1992(1):45-49.
被引量:3
山东气象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