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的发展与中日关系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中国的发展与中日经济关系、中日政治关系、中日在地区合作中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的发展对中日关系发展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对东亚国际关系调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中日关系不断前进。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调整时期。
作者
孙承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6,共11页
Japanese Studies
关键词
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
中日关系
东亚合作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1
曹鹏程.《两个30年的深刻意义——访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人民日报》,2008年12月30日.
2
http: //www. customs, gov. cn/publish/porta10/tab2453/module 72494/info 157554. htm.
3
津上俊哉.「これからの中国経済の行方と日本のめり方」,『日本の対中総合戰略——「戰略的パ一トナ一としての中国」登場への期待と日本の方策』,PHP総合研究所.2008年6月,44頁.
4
渡辺幸男.「中国の產業発展と日本経済——日中共生の方向性と国內產業にとっての課題」,『東亞』.2004年8月号.
5
日本亚洲门户战略会议.《亚洲门户构想》,http://www.kantei.go.jp/jp/singi/asia/china.pdf.
6
津上俊哉.「これからの中国経済の行方と日本のめり方」,『日本の対中総合戰略--「戰略的パ一トナ一としての中国」登場への期待と日本の方策』,PHP総合研究所.2008年6月,第44-48頁.
7
共同网,2009年1月8日,http://china.kyodo.co.jp/modules/fsStory/index.php?sel_lang.schinese&storyid=65669.
8
《日中关系的新篇章——超越历史,谋求共存发展》,http://www.iips.org/jcr/jcr-c.pal.
9
津上俊哉「これからの中国経済の行方と日本のめり方」、『日本の対中総合戰略--「戰略的パ一トナ一としての中国」登場への期待と日本の方策』,45頁.
10
郭一娜.《日本须习惯正视,而不是敌视中国——<日本对华综合战略>研究组长渡边昭夫访谈录》,《参考消息》,2008年7月24日.
共引文献
54
1
罗国强.
跨国银行风险监管中的法律问题——评“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违规交易案”[J]
.法学,2008(3):68-74.
被引量:4
2
曹云华.
东南亚地区形势:2008年[J]
.东南亚研究,2008(2):4-15.
被引量:4
3
方汉奇.
学好新闻史--写给今天的和未来的新闻工作者[J]
.国际新闻界,2008,30(4):5-10.
被引量:2
4
李秀石.
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稳定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及潜在危机[J]
.日本学刊,2008(4):28-38.
被引量:3
5
张乃丽,崔小秀.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有效性分析——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交叉融合[J]
.现代日本经济,2008,27(5):59-64.
被引量:11
6
袁峰.
自主国家的发展逻辑——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种分析[J]
.社会科学,2008(9):43-49.
被引量:2
7
刘江永.
实现战略互惠 增进民间友好--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J]
.日本学刊,2008(5):3-14.
被引量:1
8
郑保卫.
成功的体育盛会 出色的宣传报道——北京奥运会宣传报道理念与基调评析[J]
.新闻界,2008(5):3-5.
被引量:1
9
时宏远.
试论印度与非洲的能源合作[J]
.西亚非洲,2008(11):36-41.
被引量:7
10
吕晓莉,钟准.
中日关系的历史困境及出路思考[J]
.国际论坛,2009(1):41-4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6
1
尹秀艳.
日本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及其背景分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1):36-41.
被引量:2
2
杨洁勉.
新中国外交60年:实践特点和理念演变[J]
.国际展望,2009,1(1):1-12.
被引量:4
3
金柏松.
难逾越的障碍——日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战略及其分析[J]
.国际贸易,2004(7):29-32.
被引量:2
4
王厚双.
从无形到有形——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转轨及动因[J]
.国际贸易,2003(12):14-17.
被引量:3
5
孙承.
日本的东亚共同体设想评析[J]
.国际问题研究,2002(5):43-47.
被引量:14
6
王厚双.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安全的特点探讨[J]
.太平洋学报,2001,9(1):38-44.
被引量:3
7
李晓,丁一兵,秦婷婷.
中国在东亚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基于贸易动向的考察[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5):1-7.
被引量:39
8
刘向丽,王厚双.
日本对外贸易战略转变的时机选择及启示[J]
.国际经贸探索,2006,22(6):22-26.
被引量:6
9
杨栋梁.
中日经贸合作的新动态及其发展趋势[J]
.现代日本经济,2007,26(1):50-53.
被引量:6
10
陈建安.
中韩日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J]
.世界经济研究,2007(1):74-80.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4
1
张海冰.
构建亚洲区域合作“两翼模式”的探讨——基于中俄、中日经济合作的分析[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11(3):38-42.
2
安江,王厚双.
日本的东亚合作战略调整及其对中日经贸合作的影响[J]
.日本研究,2010(3):7-12.
被引量:3
3
马霞.
中日关系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分析[J]
.经济师,2011(9):87-87.
4
杨兆余,王文艳.
建立“世界中的中日关系”——从两国自身和全球的角度分析[J]
.网络财富,2009(17):187-188.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厚双,安江.
浅析金融危机后日本的对外贸易[J]
.日本学刊,2011(4):129-142.
被引量:2
2
谢剑锋.
东亚FTA/EPA推动下的日本农业政策演变:基于利益集团博弈的视角[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1):139-149.
被引量:6
3
李杏.
日本的FTA战略动向及对中国的影响[J]
.中国商论,2017,0(13):55-56.
1
施永兵,沈月中.
当今中日政治关系对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13-15.
被引量:1
2
江瑞平.
中日经济关系新动向[J]
.现代国际关系,2006(4):32-34.
被引量:3
3
25年中日政治关系由热趋冷[J]
.财经,2005,0(11):11-11.
4
陈言.
中日紧张局势再度升级[J]
.中国新闻周刊,2005(39):20-22.
5
林晓光.
2005年日本政治外交与中日关系[J]
.和平与发展,2006(1):28-32.
6
张桂荣.
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2):1-3.
7
耿明俊.
试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J]
.理论探索,1999(5):8-9.
8
赵洪伟.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影响[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39-42.
9
徐坚.
当前国际关系调整中若干趋向[J]
.国际问题研究,2002(6):7-11.
被引量:4
10
缪开金.
日本对华战略与中日经济关系[J]
.亚非纵横,2006(1):37-41.
被引量:1
日本学刊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