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凝胺及抗人球蛋白法在AA-PNH患者疑难配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出处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9年第2期169-170,共2页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参考文献3
1 Weisbach V, Ziener A,Zimmermann R,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four microtube column agglutination system in the detection of red cell alloantibodies[J]. Transfusion, 1999, 39(10) : 1045-1050.
2 臧荣发,王雪明,王健.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的实验观察[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3):397-398. 被引量:8
3 范道旺,孙芸,苗天红,刘素芳,闫芳.101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结果分析[J] .北京医学,2005,27(10):620-622.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5
1 Lamy B,Tissot C, Heyd C, et al. Red cell antibody screeing,red cell antibody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tibility testing with the Column Agglutination Technology(CAT) [ J ]. Transfus Clin Biol, 1994, (2): 121 ~ 127.
2 Virginia VT. AABB Technical Manual. aabb 12th. 1996:213 - 346.
3 Denise MH. Modern Blood Banking and Transfusion Practices. 3th.1994: 237 - 277.
4 彭道波,兰炯采,王梁平,赵晖.用微柱凝胶试验进行交叉配血[J] .中国输血杂志,2001,14(4):232-232. 被引量:37
5 马曙轩,刘景汉,李锡金,骆群,陈民才,王海军.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筛选和鉴定不规则抗体[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11(2):194-196. 被引量:55
共引文献44
1 王秀芹,陆紫敏,梁萍,纪黎明,祖亚钧,方琦.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备血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4):7419-7420. 被引量:4
2 邱艳,杨海平,苗天红,孙莉,高国静.北京献血人群Rh血型抗原的分布[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8(3):230-231. 被引量:22
3 郭伟,杨彦杰,孙泳.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J] .北京医学,2007,29(12):750-750. 被引量:11
4 刘培贤,宋翠香,焦东丽.山西省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拟受血者ABORh(D)血型的调查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08,37(2):137-138. 被引量:2
5 杨社霞,李伟,古力扎尔,邢颜超,方春富.1956例献血员血浆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J] .新疆医学,2008,38(7):36-37. 被引量:2
6 萨仁格日乐.抗体筛查在输血中的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23-4424.
7 张军,管政,周浩,刘凯,彭荣臻.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检测孕妇IgG抗-A(B)效价[J] .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2):948-949. 被引量:10
8 邓梅英,蒋利星,陈宇,粟明丽,唐玉杰,宁芳.微柱凝胶法筛查不规则抗体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2):1891-1892. 被引量:5
9 陆紫敏,祖亚钧,梁萍,纪黎明,孙向华.输血与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关系[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09,22(6):635-637. 被引量:8
10 李晓荣,鲁思文,詹晓燕.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安全输血[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77-78.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16
1 秦江萍.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207-2208. 被引量:19
2 申维国.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2):25-26. 被引量:10
3 段宇华.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浅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94-194. 被引量:20
4 宣景秀,练正秋,康凯,邬文婧.凝聚胺法测定孕妇血清IgG抗-A(抗-B)效价的方法学评价[J] .中国输血杂志,2006,19(1):50-50. 被引量:18
5 谢进荣,张兴明,樊祟红,王淑芳.凝聚胺技术在产前血型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查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4):218-219. 被引量:16
6 余忠清,殷波涛,胡丽华.微柱凝集和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对比分析与研究[J] .检验医学,2010,25(3):179-181. 被引量:15
7 孙利,侯史文,陈灵芝,方宏安,陈海炳,莫丹.卡式微柱法联合聚凝胺法配血对预防输血反应的临床效果[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2):3520-3520. 被引量:8
8 王兰芳,蔡娟.孕妇产前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1450例临床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69-70. 被引量:9
9 庄陵,彭天华.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1404-1405. 被引量:3
10 鲁惠.4种检测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的应用效果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40-264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6
1 刘斌,许洁,居敏,宋小川.临床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应用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2):151-152. 被引量:2
2 赖顺华,蔡国斌,余小丹.浅谈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96-97. 被引量:19
3 李双兴.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4,20(2):102-102. 被引量:6
4 王波,王爱霞.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中外医疗,2014,33(29):188-189. 被引量:12
5 李冰.低离子聚凝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5,0(2):47-48. 被引量:4
6 张曼丽.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2,0(8):3445-344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43
1 赵志强,宋婉秋.低离子凝聚胺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3):202-202. 被引量:3
2 黎红梅.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9):2543-2543. 被引量:22
3 张广暖.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2013,32(33):190-190. 被引量:9
4 李拥军.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2014,33(6):181-181. 被引量:17
5 杨竞.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浅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73-74. 被引量:4
6 刘昱,黄赞鸿.微柱凝胶法与聚凝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2014,14(8):73-74. 被引量:6
7 袁杰.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9):1234-1235. 被引量:6
8 史华山,李文清,丁丽霞,李勇军.卡氏微柱联合聚凝胺法用于预防临床输血反应的临床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7):158-159. 被引量:2
9 孔秀红.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7):165-166. 被引量:11
10 罗冲,青小鹤,刘乐.浅谈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4):4977-4978. 被引量:2
1 林静华,方琳丽,陈暖,王雪华,周焕槟.检测粒细胞上CD55和CD59分子表达对PNH及AA-PNH早期诊断的价值[J] .中国校医,2013,27(1):60-61.
2 侯春台,米疆生.外科围手术期不输异体血液的临床研究[J] .科技与效益,1999(5):34-35.
3 王冬梅.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及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29):119-120. 被引量:1
4 张爱芹,李飞飞,吴梅然.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2):554-554.
5 王军梅.长期依赖呼吸机患者成功脱机1例的护理[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4,5(5):358-359.
6 谭晓艳,胡玮明.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2):153-154. 被引量:1
7 杨矛妹,李玉玲,朱薇,徐海英,张文红.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的心理护理[J] .黑龙江医学,1997,0(2):43-43.
8 李瑞华,何晓琳,王卫东.CD55、CD59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诊断中的作用[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1,23(4):285-286. 被引量:1
9 夏菁.血液透析患者常见不良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6):615-616. 被引量:4
10 杨国荣.关于血浆制剂中抗红细胞抗体的IgG亚型的探讨[J] .输血通讯,199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