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速铁路路基基底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高速铁路路基基底自重应力的三种计算方法,即弹性土堤法、比例荷载法、均布荷载法。通过对不同坡度及不同高宽比断面的基底应力分析对比,探讨了影响基底应力大小及分布形式的因素,并以五个高速铁路路基典型工点实测值为基准对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上述三种计算方法的使用范围,并对均布荷载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
作者
蒋关鲁
王海龙
李安洪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69,共5页
Railway Engineering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基底应力
弹性土堤法
均布荷载法
比例荷载法
分类号
U212.3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43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132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22
参考文献
4
1
Perloff W H, Baladi G Y. Stress distribution within and under long elastic embankments[J]. Highway Research Record, 1967(181): 12- 40.
2
温特科恩HF.《基础工程手册》[M].钱鸿缙,叶书麟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3
宋修广,陆洪健,于洪泽.
粉喷桩加固高速公路路基的现场试验研究[J]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25(3):38-40.
被引量:13
4
魏永幸,蒋关鲁.
无碴轨道路基关键技术探讨——以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为例[J]
.铁道工程学报,2006,23(5):39-44.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马海龙,费勤发.
粉喷桩地基实验研究及设计方法[J]
.岩土力学,1995,16(3):49-54.
被引量:18
2
铁道部.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无碴轨道设计技术条件[R].2004.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路基工程设计图[S].2005.
4
迟旭全.
粉喷桩加固地基工程失败实例及分析[J]
.岩土工程技术,1998,12(1):30-3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9
1
邓永锋,刘松玉,洪振舜.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值分析[J]
.岩土力学,2004,25(z2):310-314.
被引量:10
2
孙献国,张思峰,陈文.
粉喷桩与土工格栅联合加固技术的现场试验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4(5):72-75.
被引量:3
3
邓永锋,刘松玉,洪振舜.
高速公路工程中粉喷桩复合地基最大侧向变形研究[J]
.岩土力学,2005,26(4):604-607.
被引量:7
4
邓永锋,刘松玉,洪振舜.
高速公路工程中水泥搅拌桩桩身合理设计强度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4):537-541.
被引量:7
5
徐世强,折学森,李培林,石刚.
桩-网复合基础在公路盐渍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20(5):587-589.
被引量:5
6
刘俊新,谢强,文江泉,邱恩喜.
粉喷桩-土工格栅复合地基应力现场测试研究[J]
.岩土力学,2007,28(2):376-380.
被引量:9
7
薛照钧.
铁路客运专线软弱地基低矮路堤采用无梁板桩柱结构技术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5):12-15.
被引量:5
8
宣立华,魏永幸.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思考[J]
.路基工程,2007(6):119-120.
被引量:5
9
魏永幸.
遂渝线无砟轨道桩-网结构路基及其试验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12):32-35.
被引量:6
10
魏永幸.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桩-板结构路基[J]
.铁道工程学报,2008,25(4):19-22.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132
1
杨广庆,吕鹏,张保俭,周乔勇.
整体面板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现场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10):2077-2083.
被引量:36
2
梅国雄,宰金珉,殷宗泽,赵维炳.
沉降-时间曲线呈“S”型的证明及其应用——从土体本构关系[J]
.岩土力学,2005,26(S1):21-24.
被引量:39
3
吴志伟,宋汉周,王宏宇,刘长吉,姜勇.
膨胀土中基桩胀拔力原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12,33(S2):173-177.
被引量:6
4
刘英.
土工格栅拉伸试验影响因素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4(10):113-114.
被引量:4
5
包承纲,童军,丁金华.
土工合成材料流变参数合理选择的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15,37(3):410-418.
被引量:4
6
冯震,许兆义,王连俊,阎文发.
路基沉降的灰色理论预测及其应用[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28(4):23-26.
被引量:30
7
杨雪强,何世秀,庄心善.
土木工程中的成拱效应[J]
.湖北工学院学报,1994,9(1):1-7.
被引量:35
8
丁洲祥,龚晓南,李又云,刘保健.
割线模量法在沉降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讨[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3):313-316.
被引量:15
9
吕凡任,陈仁朋,陈云敏,应建国.
软土地基上微型桩抗压和抗拔特性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3):99-105.
被引量:91
10
王志亮,高峰,殷宗泽,李永池.
考虑侧向变形的路堤沉降一维法计算修正系数研究[J]
.岩土力学,2005,26(5):763-768.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1
1
姚裕春,李安洪,蒋关鲁.
海南东环线路基现场应力测试研究[J]
.高速铁路技术,2010,1(3):27-30.
被引量:1
2
肖红兵,蒋关鲁,王景芝,李安洪.
深厚全风化花岗岩铁路地基沉降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10,27(8):40-44.
被引量:4
3
牛玺荣,韩萍,张晓燕.
车轮荷载下路基和基底竖向应力计算[J]
.公路,2010,55(10):100-104.
被引量:2
4
严栋.
改进的分层总和法在铁路地基沉降中的应用[J]
.铁道工程学报,2010,27(10):26-29.
被引量:3
5
严栋.
客运专线地基沉降的计算及预测[J]
.铁道勘测与设计,2010(5):88-92.
6
牛玺荣,韩萍,张晓燕.
车轮荷载下路基和基底竖向应力计算[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26-30.
被引量:13
7
张建文,刘刚,李安洪,蒋关鲁.
高速铁路非饱和土地基处理技术[J]
.铁道标准设计,2011,31(2):27-31.
被引量:5
8
吴丽君,蒋关鲁,李安洪.
基于Plaxis的高速铁路非饱和土地基沉降计算分析[J]
.铁道建筑,2011,51(6):86-89.
被引量:4
9
刘俊飞,赵国堂,马建林.
考虑土拱效应的高速铁路路堤基底压力的简化算法[J]
.铁道标准设计,2011,31(8):4-8.
被引量:1
10
隋孝民,陆征然.
列车荷载在高速铁路路基中传递规律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12,29(2):25-31.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
陈伟志,张莎莎,李安洪.
温度循环下压实粗粒盐渍土水盐迁移与变形响应[J]
.岩土力学,2022,43(S02):74-84.
被引量:8
2
陈伟志,蒋关鲁.
土质路基荷载下地基沉降的修正计算方法[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40(4):56-62.
被引量:10
3
姚裕春.
海东线全风化花岗岩路基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高速铁路技术,2011,2(5):34-39.
被引量:4
4
黄建川,隋孝民.
高速铁路中深厚全风化花岗岩地基处理探讨[J]
.铁道工程学报,2011,28(12):31-34.
被引量:2
5
隋孝民,陆征然.
列车荷载在高速铁路路基中传递规律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12,29(2):25-31.
被引量:14
6
潘樾富,杭红星.
路桥过渡段沉降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高速铁路技术,2012,3(2):34-38.
7
孙发平.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黏土地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4):86-90.
被引量:4
8
蒋关鲁,王力伟,杭红星.
路桥交界处地基附加应力修正计算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2):208-218.
被引量:16
9
王力伟,蒋关鲁.
台后路基收敛沉降限值标准的探讨[J]
.中外公路,2013,33(2):38-40.
被引量:1
10
蒋关鲁,庞梅,肖东,李胜伟,韩斌.
新建跨线桥对高铁路基的附加影响及处治技术[J]
.中国铁道科学,2013,34(5):6-14.
被引量:14
1
常运煌,柯尊敬.
膨胀土堤边坡的失稳和整治工程实例[J]
.红水河,1993,12(2):76-78.
被引量:2
2
王盛.
城际铁路无砟轨道路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工艺[J]
.大科技,2013(5):137-138.
3
李晓乐,杜佳芮,袁晓娜,余施轶,程学铭.
深基坑桩锚支护三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101-101.
4
李艳嘉.
桩承台间连系梁的设计分析[J]
.山西建筑,2012,38(18):62-63.
被引量:2
5
王夏勋唐佳王绍斌.
挖机戽实工艺在粉砂土堤身吹填密实中的应用[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1):00183-00184.
6
王崇军,欧湘萍,刘家方,毛小敏.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计算与分析[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7(5):63-66.
7
魏德勇,余凡.
内昆线分方向限坡输送能力计算方法探讨[J]
.铁道标准设计,1998,18(1):27-28.
8
陈悦.
强夯技术处理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探讨[J]
.北方交通,2006(4):1-3.
被引量:3
9
陶凯尔.
浅谈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抗震计算方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164-165.
10
叶泽川,张丽华,曹伟,张昌进.
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探讨[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6):114-118.
铁道建筑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