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缺血性脑损伤与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脑缺血后细胞会产生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death,PCD),并参与脑损伤;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属于PCD。脑缺血后细胞内钙增加、一氧化氮的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P53基因的表达等,在程序性死亡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
卫国
张均田
机构地区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出处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5-48,共4页
Progress in Physiological Sciences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损伤
程序性死亡
分类号
R743.310.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91
参考文献
1
1
Yi L,J Cereb Blood Flow Metab,1995年,15卷,389页
同被引文献
75
1
申洪.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方法研究(Ⅲ)[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5,4(1):89-92.
被引量:400
2
陈晓岗.
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一种新学说:神经末梢异常再分布[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3,20(3):157-160.
被引量:5
3
张荷,廖清奎,罗春华,张美瑜.
缺铁性贫血大鼠胸腺、脾脏的病理改变[J]
.临床血液学杂志,1993,6(3):97-99.
被引量:9
4
方新生.
水蛭的临床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28(9):27-28.
被引量:3
5
夏爱娣.
弓形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4,10(1):50-51.
被引量:20
6
秦百宣,许素贞,钱彦丛,尹义,秦葵.
水蛭对血清胆固醇、血液粘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药材,1994,17(10):33-35.
被引量:24
7
吴嘉惠.
微量元素锌、铜、铁与免疫[J]
.临床儿科杂志,1995,13(5):321-323.
被引量:22
8
金泳清.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及治疗评价[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3(3):145-148.
被引量:21
9
刘源,王文英,王映春,向振兰,焦试冠.
影响儿童学习成绩的多因素分析[J]
.山西医学院学报,1995,26(4):326-328.
被引量:4
10
陈桂光,陈豪,李金炎,何薇娜,陈英洋.
日本血吸虫病的血清氨基酸和肝脏微量元素的动态观察[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9,5(2):16-1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4
1
牛爱军,吴玉生,孙晓明,罗南萍.
水蛭微粉对早期脑梗死治疗的作用[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20(5):339-341.
被引量:9
2
侯倩,杨杰.
水蛭治疗脑梗塞相关研究近况[J]
.实用医药杂志,2004,21(12):1134-1135.
被引量:1
3
胡月.
IP(整数规划)模型在企业资金投向中的应用[J]
.江苏商论,2005(1):110-111.
4
林良栋,许维森.
细胞凋亡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9(4):234-236.
被引量:2
5
彭福华,苏镇培,李玲,曾进胜,裴中.
亚低温对脑缺血区P^(53)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16(4):199-201.
被引量:6
6
张均田.
脑缺血、葡萄糖/能量代谢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16(3):241-246.
被引量:40
7
耿志辉,石毅,方艳秋,李淑红,刘利.
弓形虫感染鼠肝脾脑微量元素的测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18(6):347-349.
被引量:7
8
耿志辉,SHI Yi,石毅,方艳秋,李淑红,刘利.
大鼠脑微量元素变化与弓形虫感染关系的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7(2):41-42.
被引量:3
9
刘赛男,李义召,张金涛,赵书平,陶荣杰.
达纳康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5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5):284-286.
被引量:7
10
陈玉社,胡冬梅,夏作理,杨明峰,公丕欣,韩丹春.
淋巴滞留性脑水肿大鼠大脑皮层的超微结构变化[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2,23(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1
1
项楠,李贵刚,王志涛,罗爱珍.
银杏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8):929-932.
被引量:5
2
Zuoli Xia1, Baoliang Sun2, Mingfeng Yang1, Dongmei Hu2, Tong Zhao2, Jingzhong Niu2 1Institute of Brain Microcirculation,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Taian 2710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Taian 2710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Effect of cerebral lymphatic block on cerebral morphology and 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 in rats[J]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6,1(7):657-660.
3
陈大红,王频.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4):332-333.
4
张红,王兴臣,高晓昕.
水蛭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S1):98-100.
被引量:11
5
陈劲草,毛捷,王胜,雷霆.
神经节苷脂对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5):583-585.
被引量:7
6
李建生,邓西方,任小巧.
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71-473.
被引量:23
7
陆天才,卢慎.
弓形虫感染与妇产科疾病[J]
.农垦医学,2003,25(6):453-455.
8
毛捷,陈劲草,饶慧蓉.
GM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乳酸及葡萄糖含量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4,39(6):449-452.
被引量:5
9
詹春,杨静,詹莉,张琳,张晶.
异甘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能量代谢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2):213-216.
被引量:19
10
高维娟,钱涛,丛斌,许顺江.
益肾降浊汤对小鼠脑缺血再灌后细胞能荷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3):310-311.
被引量:2
1
茅磊,史继新.
细胞凋亡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的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3):312-313.
被引量:5
2
颜天华.
脑缺血后神经元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6(2):67-70.
被引量:8
3
吴成如.
细胞凋亡与脊髓损伤[J]
.颈腰痛杂志,2006,27(4):331-332.
被引量:2
4
周中和,李玮,王景周.
凝血酶与脑出血神经细胞程序性死亡[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2):160-162.
5
巩勇(综述),倪宏(审校).
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0,37(6):610-612.
6
王晓良.
钾离子通道在神经元凋亡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药理通讯,2005,22(3):4-5.
7
丁伟,尚蕾,熊鲲.
线粒体在神经元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新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2):2345-2348.
被引量:1
8
方刚,凌立君,侯亚义,韩晓冬.
利血平对多巴胺所致PC12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2):109-111.
9
汪敬业,罗本燕,汪凯.
非凋亡性的程序性死亡在神经疾病中的作用[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9):522-522.
被引量:1
10
刘佳,孙天胜.
Necroptosis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53-55.
生理科学进展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