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因教返贫与教育反贫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消除贫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农村贫困主要是发展贫困,教育反贫是反贫困的关键。然而,现实中的教育不足性和教育高成本性却又导致返贫困现象的存在。教育反贫困的关键在于完善教育制度,促进农村教育和农民教育的发展。
作者
彭腾
机构地区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出处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29,共4页
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返贫困
反贫困
教育
教育制度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9
1
楚永生.
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扶贫机制及政策调整[J]
.宏观经济研究,2008(10):55-58.
被引量:20
2
李冬妍.
论教育普遍服务制度建设与农民反贫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5):119-123.
被引量:5
3
袁卫华.
农村贫困学生教育投资风险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6):94-98.
被引量:3
4
万鹏.
关注农村教育 解决长期贫困[J]
.农村农业农民,2006(6):50-50.
被引量:2
5
王晓光.
高考状元县“因教返贫”现象调查[J]
.人民论坛,2007(12):24-26.
被引量:6
6
祝玉峰,赵茂林.
论“十一五”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J]
.特区经济,2006(10):286-287.
被引量:8
7
张锦华.
教育溢出、教育贫困与教育补偿--外部性视角下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的教育补偿机制研究[J]
.教育研究,2008,29(7):21-25.
被引量:60
8
邱伟华.
公共教育支出与收入差异关系的研究述评[J]
.生产力研究,2007(7):143-145.
被引量:2
9
姜明文.
发展慈善教育与农村绝对贫困的消除[J]
.经济导刊,2008(1):104-10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樊胜根,张林秀,张晓波.
中国农村公共投资在农村经济增长和反贫困中的作用[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13.
被引量:101
2
贾明德,李刚,吴克强,齐捧虎.
陕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问题及对策探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8(2):68-73.
被引量:2
3
胡鞍钢.
关于实现农村电信普遍服务的六点建议[J]
.通信企业管理,2004(7):66-67.
被引量:2
4
郑洁.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8.
被引量:247
5
刘俊文.
超越贫困陷阱——国际反贫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0):23-28.
被引量:29
6
都阳,蔡昉.
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J]
.中国农村观察,2005(5):2-9.
被引量:123
7
刘锦雯.
人力资本流动的“马太效应”及政府的应对策略[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69-74.
被引量:11
8
牛利华.
教育贫困与反教育贫困[J]
.学术研究,2006(5):121-124.
被引量:17
9
赵茂林.
“十一五”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战略的新思路[J]
.北方经济,2006(6):41-42.
被引量:4
10
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
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5):105-115.
被引量:139
共引文献
97
1
樊晓杰,林荣日.
家庭教育支出对多维贫困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10个贫困县的调查数据[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1(1):125-144.
2
王改性.
“因教致贫”的社会后果及其规避[J]
.湖北社会科学,2010(4):167-170.
被引量:3
3
许长青.
教育投资的外溢效应及其内在化[J]
.教育学术月刊,2015(3):40-47.
被引量:15
4
唐秀英.
试论贫困山区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6,6(4):38-41.
5
孟祥财,叶阿忠.
知识外部性、研究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2009,35(9):132-143.
被引量:5
6
刘恩伶.
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综述[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26):245-246.
7
段鹏,张晓峒,张静.
论我国农村贫困的决定因素——基于村民行为选择视角的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2009,35(10):105-115.
被引量:12
8
彭腾.
在制度完善中消除农村返贫困[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10):66-70.
被引量:1
9
李明,王鹏.
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研究综述[J]
.现代大学教育,2009,25(6):104-107.
被引量:21
10
何康宁.
建立贵州反贫困战略的几点意见[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1-7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3
1
樊胜根,张林秀,张晓波.
中国农村公共投资在农村经济增长和反贫困中的作用[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13.
被引量:101
2
王国敏.
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
.经济学家,2005(3):55-61.
被引量:70
3
巩前文,张俊飚.
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基于安徽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92-95.
被引量:27
4
教育部.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www.moe.gov.cn.
5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EB/OL].(2007-10-30).http ://news. qq. eom/a/20071030/O01548, htm.
6
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M].上海:三联书店,2002.
7
萨缪尔森等.经济学:下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8
课题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0-2010年)》实施效果的评估报告[EB/OL].http:#www.doc88.com/p-676169640504.html.
9
叶伟民,何谦.甘肃会宁:"一个西部贫困县的疯狂教育样本"[N].南方周末,2010-01-28.
10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引发总理担忧[EB/OL].(2011-05-19).http://www.zgxzw.corn/News/View.asp?ID=129089.
引证文献
2
1
彭腾.
论我国农村居民“因灾返贫”[J]
.南方农村,2013,29(10):69-73.
被引量:3
2
彭腾.
基于反贫困的农民教育投资矛盾分析[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83-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鹏,刘长玲,梁艺腾,杨李.
农村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问题研究[J]
.时代教育,2015,0(23):63-64.
2
李娟.
脱贫攻坚的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关于生态扶贫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J]
.鄱阳湖学刊,2020(4):38-45.
被引量:1
3
尚海洋,寇莹,赵越,宋妮妮.
生态脆弱区应对返贫风险生计研究的国内进展[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37(7):836-843.
被引量:9
4
董银红,张惠敏.
民族地区因灾返贫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能力提升[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5):134-140.
被引量:16
1
王晓娟.
兵团精准扶贫的若干思考[J]
.兵团党校学报,2016(1):5-8.
被引量:1
2
李玉田.
中国农村反返贫困问题研究[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18(4):8-12.
被引量:5
3
袁娜.
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县扶贫与返贫问题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J]
.实事求是,2011(3):103-106.
被引量:6
4
勾献华.
依靠科技发展贫困地区经济[J]
.河南科技,2000,19(8):30-30.
5
张莹,贺然.
解除金融资产障碍 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经济金融化赋予的一点启发[J]
.生产力研究,1999(3):52-54.
被引量:2
6
杨卓.
西部大开发财政怎么办?[J]
.新疆财会,2001(6):20-21.
7
陶志刚,孙宇伟.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搞好农民教育[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6):28-30.
8
吉思琪.
中国经济发展的诱惑与困惑[J]
.华人时刊(中下旬),2011(20):21-21.
9
颜廷武,雷海章.
返贫困:反贫困的痛楚与尴尬[J]
.新疆农垦经济,2005(2):65-68.
被引量:7
10
史炳军.
“教育反贫困”与西部地区文化建设[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8-20.
被引量:2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