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儿哮喘的中医辨证治疗及预防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体体质可分为平常质、燥热质、虚寒质、痰湿质和瘀郁质5种类型,而小儿则以平常质和燥热质为多,虚寒质和痰湿质相对较少,现针对小儿体质就小儿哮喘的防治进行论述。
作者
李欣红
机构地区
无极县妇幼保健院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5期32-33,共2页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关键词
儿科
体质
小儿哮喘
辨证治疗
预防
分类号
R256.1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
1
[黎炳南著述],黎世明.黎炳南儿科经验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同被引文献
115
1
刘彦平,李应东.
从脾胃辨治小儿湿疹[J]
.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4-35.
被引量:9
2
曹腊梅,李启明.
董幼祺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J]
.中医儿科杂志,2008,4(6):11-12.
被引量:4
3
张凤丽,郁晓维.
运脾法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研究概述[J]
.中医儿科杂志,2008,4(6):50-53.
被引量:1
4
本刊编辑部.
中医常用奇方妙法治疗支气管哮喘[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9(4).
被引量:1
5
李战,吴敏.
辛夷和苍耳子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5):393-396.
被引量:34
6
赵霞,洪两,汪受传.
用体质理论指导小儿哮喘的防治[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148-149.
被引量:9
7
王俊琴,曲丽萍,王淑兰.
小儿哮喘病的防治及护理[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0,6(1):30-30.
被引量:1
8
钱会南.
从中医理论探析体质与适应能力[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394-396.
被引量:3
9
张鸣,傅喆暾,袁杰.
行气活血平喘方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50例报道[J]
.甘肃中医,2005,18(11):16-17.
被引量:8
10
王济生.
从体质辨治小儿哮喘[J]
.中医儿科杂志,2005,1(2):8-9.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
1
侯怀璧.
小儿哮喘中医研究进展和现状[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4(4):201-202.
2
刘文,赵霞.
从影响小儿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哮喘患儿的日常调护[J]
.中医药信息,2010,27(4):1-3.
被引量:4
3
姜良铎,徐荣谦,解红霞.
中医儿科2009年学术论文巡礼[J]
.环球中医药,2010,3(5):358-363.
4
陶波.
小儿哮喘病的预防与治疗[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1):96-9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顾国祥,张妍,杨丽霞,徐玲.
小儿体质学说在抽动症中的应用与思考[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1):16-18.
被引量:11
2
张虹,张雯.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患儿及对血清TGF-β1与PAF水平的影响[J]
.新疆医学,2018,48(10):1068-1071.
被引量:2
3
王凌卿.
儿童体质形成因素及养护特点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7):3668-3669.
被引量:2
4
蔡梦云,杨燕珍.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5,13(10):68-68.
被引量:2
5
郑兵.
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8):75-76.
6
吴美贤,薛征.
从中医体质学说论儿童哮喘的防治[J]
.中医儿科杂志,2017,13(6):86-90.
被引量:11
1
俞若熙,倪诚,王琦.
王琦教授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理论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878-881.
被引量:72
2
王风昕.
哪种体质最易染上癌症[J]
.人人健康,2015,0(17):59-59.
3
彩霞,额尔敦朝鲁.
浅谈蒙医人体体质与“治未病”思想[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0):15-16.
被引量:2
4
李长明,李玲孺,陈禹,姚海强,张曾亮,赵时鹏,孙冉冉,武彦伶,王琦.
应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医体质研究探讨[J]
.中医药学报,2016,44(2):1-3.
被引量:18
5
宁在兰.
体质先天有异 调养后天有别[J]
.金秋,2004,0(3):51-53.
6
徐雯洁.
中医预防糖尿病应分清体质[J]
.糖尿病天地,2010(10):64-65.
被引量:1
7
王琦.
中医体质三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0):653-655.
被引量:282
8
崔正植.
论朝医“药性归象证”[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12):32-34.
9
魏一苇,何清湖.
抛开气郁做美人[J]
.中医健康养生,2015,0(6):26-27.
10
赵进喜,张洪钧,张惠敏,贾海忠,施怡,吴双,王艺霖,肖永华,朱立.
体质可分,分类方法各有特色;体质可调,防病治病独具优势[J]
.环球中医药,2015,8(8):947-950.
被引量:14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