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三字经》在海内外的传播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字经》自问世以来,流传数百年,播布海内外。《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流传与播布是中国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三字经》的传播不仅反映了《三字经》的永恒魅力,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三字经》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作者
许然
卢莉
机构地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出处
《天中学刊》
2009年第3期128-130,共3页
Journal of Tianzhong
关键词
传播
《三字经》
海内外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3
1
郑传杰.《三字经》作者历史公案的一种解读[EB/OL].http://www.fsonline.com.cn/bbs/bbs/disp.asp?id=201336,2003-03-10/2007-12-20.
2
李健明.
《三字经》作者细考[J]
.学术研究,2007(8):104-109.
被引量:9
3
郑建军.《三字经》究竟是谁写的?[N].宁波晚报,2007-04-21(7).
4
彭福荣.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私塾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J]
.教育评论,2007(1):97-100.
被引量:4
5
赵云田.清朝对蒙古的儒学教育政策[EB/OL].http://jds.cass.cn/Article/20070922131739.asp,2007-09-22/2008-12-10.
6
肖朗,王鸣.
《三字经》满、蒙文本及仿制本述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1):156-166.
被引量:4
7
李健明.从乡村走向世界-《三字经》的国际影响[N].珠江商报,2007-05-26(C3).
8
鹤岛俊一郎,董明.
《三字经》在日本的流传和日本的《本朝三字经》[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3-125.
被引量:5
9
朱仁夫.
中国儒学在俄罗斯——献给中俄文化年[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3):1-9.
被引量:2
10
蔡鸿生.俄罗斯馆记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日]安积觉.大日本赞薮(赖襄辑)[M].大正书院,大正五年(1916)..
2
[日]青木可笑.三字经余师略解序[A]..本朝三字经略解[M].日本:名古屋静观堂、玉润堂合梓,明治六年(1873)..
3
[日]片野英一.《本朝三字经》管见[A]..樱美林国际学论集第6号[C].,2001..
4
黄遵宪.日本杂事(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M].南清河王氏铸板,光绪甲午(1894)..
5
陆林.三字经辑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6
[日]安积信.本朝三字经序[A]..本朝三字经[M].下野国外屋浅吉,嘉永六年(1863)..
7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教育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
贵州省正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正安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
贵州省毕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毕节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共引文献
18
1
金晓刚.
历史转型与学术变动——20世纪以来王应麟研究述评[J]
.宋史研究论丛,2019,0(1):484-498.
被引量:1
2
刁卫华.
《三字经》与历史教育[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7-139.
被引量:2
3
邹颖文.
晚清《三字经》英译本及耶教仿本《解元三字经》概述[J]
.图书馆论坛,2009,29(2):176-178.
被引量:8
4
陈雪梅.
从《三字经》看古籍作者辨伪的主要方法[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2):118-120.
被引量:1
5
李良品,崔莉.
近十年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的回顾[J]
.民族教育研究,2009,20(4):109-116.
被引量:1
6
吴瑛,提文静.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7(5):28-33.
被引量:23
7
刘国忠.
意境与古诗英译——评李商隐《夜雨寄北》的三种译文[J]
.黄山学院学报,2011,13(2):86-89.
8
张大友.
乌江流域民族教育发展历程的特点与启示[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1):184-188.
被引量:1
9
宫丽艳,刘经纬.
近年来《三字经》研究述评[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2):24-28.
被引量:9
10
邹太龙,易连云.
传统蒙学课本的当代教育价值——基于对《三字经》赞语的探析[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147-15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6
1
清平.
《三字经》英译问世[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2(4):154-154.
被引量:1
2
王超明.
古代蒙养教材编辑出版中的“人本化”倾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404-406.
被引量:1
3
鹤岛俊一郎,董明.
《三字经》在日本的流传和日本的《本朝三字经》[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3-125.
被引量:5
4
李良品.
《三字经》的成书过程与作者归属考略[J]
.社会科学家,2004,19(5):156-160.
被引量:11
5
张西平.
西方汉学的奠基人罗明坚[J]
.历史研究,2001(3):101-115.
被引量:47
6
于春秋.
浅谈传统识字教材“三百千”[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F06):54-55.
被引量:1
7
王晓平.
亚洲汉文学史中的《千字文》[J]
.中国比较文学,2006(2):137-150.
被引量:3
8
王建英.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美感分析与思考[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148-151.
被引量:5
9
MORRISON R H S.Translations from the popular literatureof the Chinese(M). . 1812
10
WILHELM R R.The three character classic:san tsu ching(J). East of Asia . 1902
引证文献
8
1
郑志明.
西方来华传教士与《三字经》西传[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3):40-43.
被引量:3
2
李存纪.
从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三、百、千窥见中国文化[J]
.北方文学(中),2014(4):152-153.
3
罗敏.
《三字经》英译及其在英语国家的传播[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2):29-31.
被引量:1
4
曲莉.
《三字经》英译的进程及现实意义[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212-213.
5
杨剑龙,黄发有(主持),佘爱春(主持).
论刘建庵的木刻连环画《阿Q的造像》[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57-63.
被引量:2
6
任晓霏,张杰,陈丹蕾,刘俞君.
中国古代蒙学典籍海外传播和影响研究[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64-71.
被引量:10
7
阮俊强.
接受、改編、創新:《三字經》在古代越南考論[J]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2015(1):381-410.
被引量:5
8
高璐夷,储常胜.
《三字经》对外译介研究[J]
.作家,2014,0(06X):181-18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赵晓阳.
1949年以来传教士与汉学研究评述[J]
.兰州学刊,2015(1):9-18.
被引量:1
2
罗敏.
《三字经》英译及其在英语国家的传播[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2):29-31.
被引量:1
3
曲莉.
《三字经》英译的进程及现实意义[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212-213.
4
张厚行,任晓霏.
《黄帝内经》的文化资本及其海外传播研究——以主要英语国家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8):214-215.
被引量:2
5
廖瑾瑜,任晓霏.
《诗经》在欧亚传播与影响对比研究——以日本与法国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0):18-19.
被引量:2
6
杨剑龙,黄发有(主持),佘爱春(主持).
论刘建庵的木刻连环画《阿Q的造像》[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57-63.
被引量:2
7
任晓霏,张杰,陈丹蕾,刘俞君.
中国古代蒙学典籍海外传播和影响研究[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64-71.
被引量:10
8
杨剑龙.
论顾炳鑫的《阿Q正传》插图画辑[J]
.江苏社会科学,2019(3):204-212.
被引量:1
9
孟夏韵.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文化在拉美的传播路径及其改善[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6):27-35.
被引量:8
10
任晓霏,邓燕玲.
《三字经》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J]
.国际汉学,2020(2):150-154.
1
沈壮海.
文化自信:怎么看,怎么办[J]
.求是,2014(18):41-42.
被引量:72
2
张淑洁.
魅力北京[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2009(7):16-17.
3
韩静.
跨越国度的永恒魅力——庞德创作之灵性与中国古典文化[J]
.琼州学院学报,2008,15(1):88-90.
被引量:1
4
阿其图.
“相公”述论——中国汉文化系列讨论之二[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0(6):30-32.
被引量:1
5
高层声音[J]
.农村工作通讯,2014,0(19):4-4.
6
周仕光.
固本守正 发展创新[J]
.曲艺,2015(2):48-50.
7
母家亮.
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举行[J]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5(18).
8
康震.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四川戏剧,2016(11).
被引量:4
9
卜宪群.
《白墙》:徽文化的一张艺术名片[J]
.博览群书,2012(6):64-66.
10
习近平.
卷首语[J]
.鄂尔多斯文化,2014,0(1):1-1.
被引量:1
天中学刊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