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推进蚕业新的发展——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被引量:20
出处
《中国蚕业》
2009年第2期4-6,共3页
China Sericulture
同被引文献235
-
1陶璐璐,侯启瑞,戎世芳,孙梦琦,陈星,王梦芝,Eng Andres Diaz Veiga,赵卫国,李龙.日粮中添加桑叶粉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蚕业科学,2020,46(1):105-111. 被引量:18
-
2倪莉,王璋,许时婴.功能性食品配料——丝素的性质和应用[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z1):744-747. 被引量:9
-
3唐巍,覃志豪,闫峰.云南省昭通市蚕桑产业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2):12-14. 被引量:3
-
4冀宪领,盖英萍,牟志美,刘训理,王洪利.干旱胁迫对桑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蚕业科学,2004,30(2):117-122. 被引量:65
-
5吉武成美,蒋猷龙.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研究[J].农业考古,1987(2):316-324. 被引量:38
-
6周匡明.养蚕起源问题的研究[J].农业考古,1982(1):133-138. 被引量:13
-
7李荣华,陈萍.中国蚕丝文化概论[J].蚕学通讯,1997,0(3):28-32. 被引量:25
-
8周明哲,祝家勇.家蚕蛹蛾的化学成分及应用[J].蚕学通讯,1997,0(1):29-32. 被引量:3
-
9高翔.从嫘祖传说谈我国蚕桑文化的起源地[J].华夏文化,1994,0(2):21-22. 被引量:2
-
10姜夕泉,孙苏阳.影响农业科研院所的环境因素评析及优化要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56-6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20
-
1王宏恩,畅文选,薛迪.蚕桑产业创新发展之路探讨[J].中国蚕业,2010,31(1):55-57. 被引量:6
-
2陈田飞,徐向宏,方广生,张建华.淳安县蚕桑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蚕业,2010,31(2):41-44. 被引量:3
-
3沈兴家.广西蚕丝业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J].中国蚕业,2010,31(3):1-6. 被引量:13
-
4鲁兴萌.养蚕业分布与影响因素[J].蚕桑通报,2010,41(3):1-5. 被引量:5
-
5张健,王文义,李龙,姜德义,杨斌,薛卫东,魏勇,窦永群,任永利.江苏现代蚕业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0,38(4):255-257. 被引量:1
-
6李建琴,顾国达.蚕业风险及其化解对策[J].中国蚕业,2010,31(4):1-6. 被引量:29
-
7方旭东,张建华,许冠钧.论蚕桑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1,11(5):4-9. 被引量:10
-
8李国荣,张华峰,李建科,吴晓霞.蚕蛋白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5):396-401. 被引量:5
-
9王玉珏,孟保奎,韩红发,王宏恩,毛铃哲,沈琦.蚕业风险对蚕农收益及其生产行为的影响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12(6):355-356. 被引量:1
-
10李国荣,李建科,林娅,于振.茶香蚕蛹多肽氨基酸口服液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2):333-33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94
-
1张波.古建筑资源文化价值重构和集约化开发的研究——以四川渠县为例[J].科技通报,2021,37(7):121-125.
-
2邓业成,骆海玉,廖永梅,李瑞钰.光照和漂白粉对白僵菌孢子萌发及致病力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583-587. 被引量:1
-
3孙连国.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林业财务管理[J].经济视野,2013(10).
-
4楼炯伟,黄世荣,陈乐阳.蚕桑促进环保 环保反哺蚕桑[J].中国蚕业,2010,31(3):49-53. 被引量:1
-
5陈田飞,徐向宏,张建华.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应用与成效[J].中国蚕业,2010,31(4):73-75.
-
6柴秀萍,童朝亮.盐城市蚕业区域规模变迁分析[J].江苏蚕业,2010,32(4):49-52. 被引量:1
-
7乐波灵.浅议如何提升广西蚕业综合竞争力[J].中国蚕业,2011,32(1):40-44. 被引量:5
-
8李建琴,封槐松,顾国达.我国蚕桑生产波动规律及对策[J].中国蚕业,2011,32(2):37-44. 被引量:19
-
9王玉霞,王东,王志康,王燕翔,张娟.绛县古绛镇栽桑养蚕优势及发展建议[J].中国蚕业,2011,32(3):64-66.
-
10李华荣,何勇.浅谈楚雄州蚕业的现状和实现规模经营的对策[J].中国蚕业,2011,32(3):67-68.
-
1韩红发,安太成,张洁花,鲁文庆.山西省新发现的古桑树考察[J].中国蚕业,2010,31(1):95-95. 被引量:1
-
2李燕,李艳梅.大姚县测报点桑树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10(B09):154-155.
-
3孙树勇.培强区域特色 发展现代蚕业[J].蚕桑茶叶通讯,2012(1):4-5.
-
4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在山西运城召开[J].四川蚕业,2011,39(3):61-61.
-
5数字[J].中国科技奖励,2009(4):6-6.
-
6向仲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推进蚕业新的发展——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J].蚕学通讯,2009,29(1):1-4. 被引量:7
-
7陈松,江亚,刘敏,白兴荣.中国蚕学会第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工作会议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功能研究室主任会议在昆明市召开[J].蚕业科学,2010,36(2):376-376.
-
8向仲怀.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J].蚕学通讯,2009,29(1):5-8.
-
9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成果:家蚕新品种(Ⅰ)[J].蚕业科学,2016,42(1):178-187.
-
10团队介绍[J].广西水产科技,2012(4):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