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01—2007-08-3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ATD致粒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9~68岁,由甲巯咪唑所致;1例为男性患者,37岁,分别应用甲巯咪唑及丙基硫氧嘧啶,2次发生粒缺。7例在服药后2个月内发生粒缺,1例在7个月后发生。均以突发高热、咽痛起病。6例痊愈,粒细胞在停用ATD后2周内恢复,1例合并中毒性脑病,遗留智力低、垂足,1例死亡。结论粒缺为ATD应用中少见但却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可预测,在甲亢开始ATD治疗的2个月内,应高度警惕粒缺的发生。
出处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6-548,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