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做中学”: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被引量: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提出“做中学”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探究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基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在高等学校的“做中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做中学”的引导者;“做中学”应该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科研资助应该针对课堂教学。
作者 马健
出处 《高等理科教育》 2009年第3期9-12,共4页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基金 国家软科学课题“科技教育与中国综合国力的关系”(项目编号:2004DGS1B00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秦旭芳,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6):35-38. 被引量:29
  •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四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 3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 4[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 5Bruner, J. S.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action [ M]. New York: Norton, 1966.
  • 6Bruner, J. S. Some. Theorems on Instruction Illustrated with References to Mathematics [ A]. In E. R. Hilgard, (Ed.), Theories of Learning to Instruction [ C].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 7蔡中宏.中国科学教育的误区及其批判[J].高等理科教育,2005(4):5-8. 被引量:4
  • 8崔军.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活动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8(1):103-105. 被引量:49
  • 9[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13.
  • 10Rogers, C. R. Freedom to Learn [M]. New York: Merrill, 1994.

二级参考文献17

共引文献124

同被引文献98

引证文献21

二级引证文献16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