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寸口诊法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脉诊是四诊之一,几千年来从临床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并经历代医家不断研究而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有三部九候诊法、三部诊法和独取寸口诊法等等。在祖国医学的诊断方法及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独取寸口诊法的原理、由来以及寸关尺三部分候脏腑等问题论述如下。
作者
杨牧祥
机构地区
河北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组
出处
《河北中医》
1983年第3期2-4,共3页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寸口诊法
临床实践
历代医家
三部九候
诊断方法
祖国医学
寸关尺
分类号
R241.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R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1
向群,黄小平,郑雨.
《中医诊断学》教材不足之处分析[J]
.中医研究,2004,17(5):2-4.
被引量:2
2
[3]黄世林,孙明异.中医脉象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29.
3
赵新广,刘丹卓,王晓黎.
对中医诊断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0):10-11.
被引量:1
4
赵新广,刘丹卓.
六版教材《中医诊断学》疑点、误点评析(续2)[J]
.山西中医,2003,19(5):56-5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杨牧祥,王占波,于文涛,王香婷,王少贤.
《中医诊断学》教材脉诊内容评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09-91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朱丽淳,舒静,张亭立.
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课程教材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2):135-138.
被引量:1
2
岳家伊,刘云,贺贞.
中药穴位贴敷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
.齐鲁护理杂志,2024,30(12):91-94.
3
李清,徐义勇.
中医诊断学脉诊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9):245-245.
被引量:2
1
王庆国.
从《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看独取寸口诊法的渊源与发展[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5):20-23.
被引量:8
2
纵横,况执本.
对《素问》寸口三部脉配应脏腑的看法[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8(1):19-20.
3
杨毓隽.
试析《难经》对“寸口诊法”的研讨与贡献[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5,14(1):4-6.
被引量:1
4
王静,滕晶.
《内经》《难经》《三指禅》之寸口诊法浅议[J]
.山东中医杂志,2014,33(3):168-169.
被引量:1
5
陈雪功.
对临床手足脉合参的认识[J]
.甘肃中医,2000,13(1):8-10.
被引量:3
6
李英.
中药在卒中单元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5,33(5):39-40.
被引量:1
7
温长路.
吃饭先号脉[J]
.科学养生,2005,0(11):41-41.
8
郑志杰,李志刚.
《伤寒论》脉诊探讨[J]
.吉林中医药,2008,28(4):235-236.
被引量:2
9
李行珍.
寸口诊法在提高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3):55-55.
10
高长玉,王秀珍,李大然,毛颖.
古人诊脉非一道 今世惟宗寸关尺[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1):2194-2195.
被引量:1
河北中医
198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