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税收信用体系之构建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整个税收领域信用缺失较为严重,不论是征税人、纳税人还是用税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诚信。这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也打乱了税收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人们呼吁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共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税收信用体系。
作者
陈必福
机构地区
福建省地税局科研所
出处
《发展研究》
2009年第6期36-38,共3页
Development Research
关键词
税收信用
信用缺失
综合治理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F203.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7
1
张媛.
构建我国税收信用体系[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6):104-105.
被引量:2
2
曾方沅.
构建征、纳税信用相结合的税收信用体系[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4):10-12.
被引量:3
3
杨海燕.
关于加快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
.财会月刊(下),2006(2):26-27.
被引量:3
4
马学思.
论税收法治和税收信用的结合[J]
.求是,2004(6):39-40.
被引量:6
5
林金忠.
信用关系的基本形式及其经济学分析[J]
.经济评论,2002(6):25-28.
被引量:4
6
黄文平.
信用短缺与政府责任[J]
.经济评论,2002(5):26-29.
被引量:7
7
黄润良.
构建税收信用体系初探[J]
.税务研究,2002(7):17-1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靳东升,郝军辉.
建设税收信用体系 弘扬诚实守信风尚[J]
.今日中国论坛,2006(9):111-112.
被引量:1
2
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
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4
张维迎.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爱骗人[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1,(3).
5
黄旭明.《推进依法治税.促进诚信纳税》,载《中国税务报》,2002年3月26日.
6
周春华 龚建辉 钟志明.《实施企业税务信用等级制度效果好》[J].中国税务,2001,(2).
7
加里·S·贝克尔.《口味的表达》.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
8
蔡荣鑫.《非正式制度安排与经济组织绩效》.载《经济学消息报》,1999-02-19,第4版.
9
F. Fukuyama: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for Prosperity, Hamilton, London, 1995.
10
新华文摘,2001,(3):186-187.
共引文献
24
1
杨峰,王晓光.
完善我国纳税信用等级制度之我见[J]
.现代情报,2005,25(5):219-220.
2
刘儒昞,张文斌,殷勇.
企业拖欠银行债务行为的博弈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46-48.
3
刘梅.
制造业信息化大奖开出[J]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6):11-11.
4
曾方沅.
构建征、纳税信用相结合的税收信用体系[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4):10-12.
被引量:3
5
游华,李国田.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的税收信息化建设[J]
.金融与经济,2009(3):59-61.
6
蔡则祥,何金旗,章建伟.
企业信用缺失与企业信用制度的构建[J]
.金融纵横,2004(7):45-48.
被引量:2
7
刘鹏祥.
中国税收信用缺失:原因及建议[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61-63.
被引量:3
8
黄洁.
论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与税收的影响[J]
.中国电子商务,2010(11):306-306.
9
唐一春.
辽宁省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信息的应用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74-177.
被引量:3
10
孙哲.
从税收信用属性谈中国和谐税收信用体系构建[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13-1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6
1
郝琳琳.
税法基本原则不因电子商务条件而改变[J]
.税务研究,2005(1):91-92.
被引量:4
2
王刚,陈玲.
完善纳税信用评估:我国税收征管走向主动的现实选择[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3):42-45.
被引量:3
3
淘宝网店老板逃税被判刑2年或成网络交易转折点http://tech.163.com/07/0713/04/3J8LM4MA000915BF.ht—m1.2007—07—13.
4
商务部发布《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ht-tp://news.sohu.com/20I00830/n274582691.shtml.搜狐新闻2010—08—30.
5
淘宝数据门户.截至2010年1月淘宝网创造就业岗位达104.6万[EB/OL].http://州aliresearch.com/data/5286/.2010—04一06.
6
吴旭东.税收管理[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
段丁强.
税收法治背景下税收信用规范机制的建设[J]
.财政监督,2008(3):73-74.
被引量:3
8
梁俊娇.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纳税信用制度建设[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4):15-18.
被引量:7
9
李传志.
税收征管激励制度设计[J]
.经济问题,2009(10):112-114.
被引量:8
10
孙园.
加强我国税收信用制度建设[J]
.涉外税务,2009(12):74-7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张庆丰.
试论我国税收信用体系的构建[J]
.开封大学学报,2011,25(3):8-10.
被引量:1
2
韩化颖,赖勤学.
在电子商务中建立征纳信用——博弈理论分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11(11):93-98.
被引量:4
3
孙哲.
从税收信用属性谈中国和谐税收信用体系构建[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13-16.
被引量:3
4
潘艳敏,康茜茜,李小婉.
完善电子商务中的税收征纳信用制度[J]
.经营管理者,2013(11X):41-4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刘慧娟.
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问题探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6):49-50.
2
段旭,安建新.
襄阳市税收信用建设实践与思考[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57-61.
3
王凤飞.
网店规范化经营的税收征管博弈分析[J]
.地方财政研究,2014(12):41-45.
被引量:5
4
蔡昌.
论税收信用的形成机制及演进规律——基于契约与信用逻辑关系的分析[J]
.财会学习,2014,0(12):42-45.
被引量:1
5
赵岚.
我国税收收入结构分析及改革方向研究[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0(15):5-5.
6
李木子.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稽征问题研究[J]
.东岳论丛,2016,37(7):85-92.
被引量:1
7
缪玲,郑继辉.
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中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博弈分析[J]
.地方财政研究,2016(8):72-77.
被引量:6
8
闫海,杨宇昊.
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的三重意义及其制度设计[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23,39(1):67-74.
被引量:3
1
杨贵荣,郑青华.
关于完善增值税制的思考[J]
.河南税务,1998(8):10-14.
2
纳税者权利与用税者义务[J]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3(27):24-25.
3
高培勇.
高培勇: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J]
.经济研究资料,2002(9):47-48.
4
臧莹.
税收文化刍议[J]
.财经问题研究,2004(2):69-72.
被引量:8
5
高培勇.
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关于“依法治税”问题的思考[J]
.涉外税务,2000(4):5-8.
被引量:9
6
肖光荣,沈山鹰.
如何“用之于民”——用好税大家谈[J]
.税友,2002(9):21-25.
7
赵燕.
中国的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之间的关系分析[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5):108-108.
8
孙晓峰.
浅谈税收观念与依法治税[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3(6):20-22.
9
李桦林.
脸谱两张[J]
.贵州税务,2002(10):18-19.
10
罗柳依.
如何建立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5):296-296.
发展研究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