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卷轴式铺陈与历史书写——《南京!南京!》叙事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城沦为人间地狱,30万同胞惨遭杀戮。如何在银幕上书写这段民族记忆,借用赛亚‘柏林的表述,就是如何面对“沧桑的产物”,让南京大屠杀不只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一组数字,而是将国耻真正嵌入我们民族的文化记忆。
作者
陆绍阳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39,共3页
Film Art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历史书写
叙事特征
铺陈
民族历史
历史教科书
民族记忆
文化记忆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http://hist.cersp.com/jcyj/jcll/200806/9991.html.
2
江小鱼.《还原大历史观下的民族记忆》,http://blog.sina.com.cn/s/blog.
3
2009年4月30日《重庆晚报》“还原被删的《南京!南京!》70分钟”.
4
崔卫平.《荒腔走板的(南京!南京!)》,http://blog.sina.com.cn/s/blog.
同被引文献
53
1
陶杰.
黑白南京外的人性色彩[J]
.南风窗,2009(10):94-94.
被引量:1
2
陆川,高桥.
《南京!南京!》:黑白世界的人性挣扎[J]
.大众电影,2009(9):14-20.
被引量:7
3
李奕明.
历史再现与人民记忆──评《南京大屠杀》[J]
.电影艺术,1996(3):15-17.
被引量:5
4
高兴祖.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兼驳石原慎太郎的谎言[J]
.抗日战争研究,1991(2):96-109.
被引量:4
5
康保成.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浅识[J]
.中州学刊,1983(1):93-95.
被引量:4
6
吴晓东.
“记忆的暗杀者”[J]
.读书,2000(7):16-20.
被引量:11
7
黄德泉.
论电影的叙事空间[J]
.电影艺术,2005(3):18-24.
被引量:156
8
李韵.
另一只眼看《南京! 南京!》[J]
.中国商界,2009(8):322-323.
被引量:1
9
张连红.
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J]
.江海学刊,2006(3):139-143.
被引量:5
10
陈晓.
陆川:寻找悲剧后的理性与冷静[J]
.中国新闻周刊,2007(46):33-3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张璇.
简评《南京! 南京!》与《硫磺岛家书》[J]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6):73-74.
2
曹晋英,吴帆.
死城下的抵抗——《南京!南京!》人性浅析[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79-82.
3
欧阳焱.
解读电影《南京!南京!》的叙事特征[J]
.电影文学,2014(19):104-105.
被引量:1
4
王霞.
创伤记忆与影像建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历史书写维度[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5):115-122.
5
王霞.
“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研究综述[J]
.电影文学,2021(18):52-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谭淑林,李芳媛.
中外战争电影叙事对比研究——以“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4):51-53.
被引量:1
2
李宜真.
民族国家认同建构中女性身份的困与变——基于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分析[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4,34(4):153-160.
1
陈庆艳.
沉沦世界中的觉醒——解读《南京!南京!》中的自我救赎[J]
.电影文学,2009(21):68-69.
2
龚祝义,鲍鲳.
《南京!南京!》:抵抗与救赎[J]
.电影文学,2009(17):27-28.
3
苑瑞兰.
战争中的人性光辉——浅析《南京! 南京!》中的女性形象[J]
.文教资料,2009(17):21-22.
4
李松松.
寻找战争后的真相——浅谈《南京! 南京!》的人性主题[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0):69-69.
5
王泰白.
《南京!南京!》并不是要制造仇恨[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09(6):81-81.
6
贾磊磊.
《南京! 南京!》:最后的反抗[J]
.电影,2009(6):18-20.
7
张连红.
构建抗战胜利的民族记忆[J]
.钟山风雨,2010(4):1-1.
8
颜纯钧.
游移于艺术与真实之间[J]
.电影艺术,2009(4):50-50.
9
侯琳良.
“日落芷江”再回首[J]
.晚霞,2015,0(18):63-64.
10
闫俊.
战争? 人性?——由《南京! 南京!》所想[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9):62-62.
被引量:1
电影艺术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