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国60年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演进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的演进呈现出内在规律性,以此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单一性、救济式扶贫阶段","区域性、救济式扶贫阶段","全国性、经济开发式扶贫阶段","参与性、综合开发式扶贫阶段","多元性、可持续发展式扶贫阶段"。中国农村反贫困的主要经验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基本保障"、"四个奋斗目标"的"多位一体化"经验模式。
作者
陈标平
胡传明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86,共5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反贫困模式
演进
扶贫模式
基本经验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397
引证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326
参考文献
6
1
联合国报告称中国成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EB/OL].新华网,2005-10-09.
2
林卡,范晓光.
贫困和反贫困——对中国贫困类型变迁及反贫困政策的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06(1):187-194.
被引量:44
3
周彬彬.对贫困的研究和反贫困实践的总结[J].经济开发论坛,1993,(6).
4
国风.
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历程 历史的壮举[J]
.瞭望,2003(15):26-28.
被引量:3
5
赵慧珠.
走出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困境[J]
.文史哲,2007(4):161-168.
被引量:24
6
李周.中国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19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李强.
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J]
.社会学研究,1997(4):34-43.
被引量:126
2
樊平.
中国城镇的低收入群体——对城镇在业贫困者的社会学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1996(4):64-77.
被引量:56
3
李实古,斯塔夫森.
八十年代末中国贫困规模和程度的估计[J]
.中国社会科学,1996(6):29-44.
被引量:51
4
唐钧.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的形成与现状[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3):22-25.
被引量:36
5
宋林飞.
如何认识中国新社会结构[J]
.江海学刊,2005(1):55-60.
被引量:28
6
陈映芳.
“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
.社会学研究,2005(3):119-132.
被引量:531
7
沈红.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社会学研究,2000,(2):91-103.
8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
.[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06-02/26/58 17 26.shtml,.
10
程昭国.《揭秘农民工生存状况》[EB/OL].http://news3.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1-04/content-2413178.htm,.
共引文献
65
1
严江.
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建设[J]
.天府新论,2006(2):75-77.
被引量:1
2
吴宏放.
和谐农村视域中的反贫困问题对策研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2):64-66.
3
朱海玲.
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06S):222-224.
4
萧今.
社会分层和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3):63-76.
被引量:10
5
谢志平,焦佳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治理[J]
.兰州学刊,2007(12):99-101.
被引量:5
6
陈端计.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反贫困统筹模式研究[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23(1):4-11.
被引量:1
7
李万明,刘晓静,贾朝旭.
哈巴河县贫困问题研究[J]
.乡镇经济,2008,24(1):19-22.
8
刘小容,王海涛.
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转移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7):56-59.
被引量:6
9
孟昭环,任素雅.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及反贫困对策分析[J]
.现代商业,2009(3):123-123.
被引量:1
10
魏后凯,邬晓霞.
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0(2):56-68.
被引量:37
同被引文献
397
1
李海青.
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代表性——一种政治学的分析视角[J]
.浙江学刊,2021(3):4-11.
被引量:4
2
谢忠强.
从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到中国济难会——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视阈下中国济难会创建之历史解读[J]
.广西社会科学,2020,0(1):132-137.
被引量:1
3
张孝存,肖岁利.
商洛农村社区贫困成因及扶贫模式研究——以陕西商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为例[J]
.乡镇经济,2007,23(4):33-36.
被引量:6
4
骆祚炎.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城镇新增贫困人口问题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07(4):46-51.
被引量:14
5
龚晓宽,陈云.
中国扶贫资金投入效益的计量分析[J]
.理论与当代,2007(3):26-31.
被引量:9
6
李莎.
从救济式到开发式:中国扶贫思想的转变[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S1):106-107.
被引量:8
7
何荣修.
凉山州的贫困与反贫困[J]
.天府新论,2000(S1):77-81.
被引量:6
8
亨利.明茨伯格,廉晓红.
发展的反思[J]
.IT经理世界,2007(9):68-69.
被引量:18
9
刘萍.
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考察[J]
.抗日战争研究,1998(2):40-52.
被引量:13
10
魏宏运.
1939年华北大水灾述评[J]
.史学月刊,1998(5):95-101.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33
1
吴振磊,马超.
县域反贫困的关键:健全反贫困载体建设机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1):97-100.
被引量:2
2
宋彦峰.
农户贫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革命老区的调查[J]
.开发研究,2010(4):39-42.
被引量:7
3
张亮晶,杨瑚,尚明瑞.
社区主导型发展视角下的参与式扶贫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10(25):212-213.
被引量:2
4
刘清荣,李志敏.
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历程及经验启示[J]
.老区建设,2011(7):14-18.
被引量:2
5
许树华,徐郑锋.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案例分析——以寻甸县六哨乡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874-1876.
6
刘畅.
中国反贫困实践文献综述[J]
.商情,2012(15):108-109.
7
郭艳军,刘彦随,李裕瑞.
农村内生式发展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北郎中村为例[J]
.经济地理,2012,32(9):114-119.
被引量:43
8
刘浩,赵晓霞.
凉山彝族地区反贫困研究[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20(4):107-114.
被引量:7
9
蔡生菊.
农村反贫困中的文化障碍及突破——以甘肃省为例[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4):50-53.
10
赵荣,杨旭东,陈绍志,赵晓迪.
林业扶贫模式研究[J]
.林业经济,2014,36(8):98-102.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
326
1
迈克尔·哈福德.
中国减贫经验视角下的尼日利亚贫困治理问题反思[J]
.中国非洲学刊,2023(1):98-110.
被引量:1
2
潘娣,王莹,胡磊.
推普脱贫中民族地区高校贡献机制研究——以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为例[J]
.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2020(1):52-57.
3
钱晨晨.
我国扶贫政策研究综述及后扶贫时代研究展望[J]
.新东方,2021(1):81-88.
4
罗明忠,邱海兰.
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与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J]
.南方经济,2021(2):1-18.
被引量:35
5
董伟萍.
南疆基层群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路径研究[J]
.科教导刊,2022(7):155-158.
被引量:2
6
张芳,游训龙,王丹,顾里阳,周柯东.
中国梦背景下的农村反贫困行动研究[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1):29-33.
7
贺城,谢地.
建党百年“三农”经济思想的演进与政策轨迹[J]
.海派经济学,2022,20(1):43-58.
被引量:1
8
Jia WANG,Zisheng YANG,Zhiqing YAN,Shiqin YANG.
Work Effectivenes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ird-Party Assessment Teams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20,12(1):37-43.
9
黄恒君,王子源.
农村居民消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门槛效应分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23(4):138-146.
被引量:5
10
储琰.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农民主体话语特征分析及精准施策——基于云南X县调研[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12(4):128-136.
被引量:3
1
林乘东.
反贫困模式比较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1):30-36.
被引量:3
2
赵强社.
扶贫模式演进与新时期扶贫对策探析[J]
.西部学刊,2013(2):19-24.
被引量:14
3
权衡.
贫困化:发展的悖论[J]
.探索与争鸣,2004(6):23-24.
4
许启贤.
反贫困理论之创新[J]
.理论界,2009(6):1-1.
5
杨雨.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经验模式及路径[J]
.经济导刊,2007(9):67-69.
被引量:4
6
许萍,何畅.
浅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J]
.财会通讯(上),2015(3):94-95.
被引量:15
7
刘茂松,周婷,刘励敏.
东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经验模式比较[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68-75.
8
闪辉,雷能忠.
20世纪末安徽省扶贫开发的历史回顾及重要成就[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225-226.
被引量:2
9
刘毅军.
国外节约经验模式[J]
.新东方,2005(7):16-21.
被引量:3
10
罗吕榕,王迪熙.
宁波发展模式演进浅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3):41-43.
求实
200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