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生物源除草剂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对生物源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作了综述介绍。
作者
张旭臣
机构地区
大连市甘井子区绿化管理站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3期150-151,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转基因除草作物
生物源除草剂
分类号
S482.4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1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57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3
1
杨竹平,邓晓梅,王亦菲.
植物抗除草剂基因工程[J]
.上海农业学报,1996,12(4):88-94.
被引量:10
2
刘光明,李庆阁,王群力,梁基选,陈伟铃,栾国彦,苏文金.
多重荧光PCR同时检测转基因成分35S和Nos方法的建立[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4):493-497.
被引量:33
3
向文胜,肖振平,赵长山.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9(2):201-208.
被引量:25
4
曹坳程,郭美霞,蒋红云,张向才.
抗除草剂作物对未来化学农药发展的影响[J]
.生物技术通报,1998,14(4):22-25.
被引量:16
5
刘新平,马德英.
生物除草剂的研究与开发[J]
.世界农业,1994(9):36-37.
被引量:2
6
罗小勇.
微生物源除草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
.甘肃科学学报,1996,8(2):68-72.
被引量:4
7
易宗云,向延平.
生物农药研究及应用进展概述[J]
.湖南农业科学,2003(5):47-49.
被引量:8
8
李铷,董锦艳,向梅梅.
微生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J]
.杂草科学,2004,22(4):1-7.
被引量:19
9
郭润芳,刘晓光,高克祥,高宝嘉,史宝胜,甄志先.
拮抗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2002,18(4):180-184.
被引量:144
10
向梅梅,李华平,姜子德.
微生物除草剂研究现状与展望[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4):64-69.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241
1
朱秦,强胜.
真菌除草剂的剂型及应用研究现状[J]
.农药,2004,43(8):337-341.
被引量:11
2
邱宇彤,赵善欢,刘秀琼.
紫背金盘提取物对小菜蛾的作用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4):26-31.
被引量:11
3
苏少泉.
除草剂的发展及其前景[J]
.农药译丛,1989,11(1):2-13.
被引量:10
4
张钟宁,刘珣,娄照祥,李宏文,朱树勋,邹丰.
蓼二醛对蚜虫的拒食活性[J]
.昆虫学报,1993,36(2):172-176.
被引量:45
5
吴文君,刘惠霞,朱靖博.
杀虫天然产物苦皮藤Ⅱ、Ⅲ、Ⅳ的结构鉴定[J]
.农药,1993,32(3):7-9.
被引量:13
6
沈寅初.
农用抗生素的新进展[J]
.农药译丛,1993,15(6):5-10.
被引量:9
7
苏少泉.
除草剂作用机制的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的应用[J]
.生物工程进展,1993,14(2):30-34.
被引量:22
8
由振国.
天然杀草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上)[J]
.世界农业,1993(8):38-40.
被引量:16
9
张兴,王兴林,冯俊涛,赵善欢.
植物性杀虫剂川楝素的开发研究[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4):1-5.
被引量:86
10
王启坤.
天然产物害虫控制剂的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1993,2(2):45-49.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357
1
林馥芬,侯红利,刘晋,王学林,邓汉超,周向阳.
转基因植物DNA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种业,2017,0(A01):146-149.
2
姚彦坡,吕国忠,孙晓东,刘伟.
木霉对草坪褐斑病的拮抗效果及耐药性[J]
.中国生物防治,2006,22(S1):106-111.
被引量:4
3
孙文琰,秦秋菊,康占海,刘顺,李乐,何运转.
茜草等23种植物对棉铃虫生物活性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1(5):66-70.
被引量:5
4
李志兰,杨敏生,王进茂,梁海永.
杨树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145-148.
被引量:9
5
王继春,任金平,韩润亭,郭晓莉.
水稻病害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活性测定[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z1):41-43.
被引量:3
6
程亮,郭青云.
野燕麦3号致病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6):19-24.
7
彭好文,黎起秦,林纬.
生物防治研究及其应用概况[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4,23(2):170-174.
被引量:22
8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余素红.
苦参素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效果[J]
.武夷科学,2002,18(1):191-195.
被引量:20
9
陈夜江.
花卉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与应用[J]
.三明学院学报,2002,20(4):54-59.
被引量:2
10
朱秦,强胜.
胶孢炭疽菌株QZ-97a分生孢子货架期及对温度的耐受力[J]
.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122-12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6
1
桂富荣,马骏.
外来入侵杂草的防治[J]
.大自然,2004(2):38-39.
被引量:4
2
王宏.
水刀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4,4(4):236-237.
被引量:5
3
吴海荣,强胜,林金成.
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调查及生态位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2061-2068.
被引量:40
4
刘忠伟,邓英剑.
水喷射加工技术及其在机械领域中的应用[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2):37-40.
被引量:12
5
郭永霞,孔祥清.
转基因技术在杂草防除中的应用及展望[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16(4):23-26.
被引量:4
6
段宝.
高压水切割技术[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4(2):36-41.
被引量:3
7
李琦.
国外非化学除草方法[J]
.植物保护,1994,20(3):34-35.
被引量:11
8
廖勇,卢义玉,向文英,李碧清.
数控水刀在石材切割中的应用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0):1800-1803.
被引量:7
9
刘子英,刘保明,孟艳玲,李季.
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盐分影响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995-995.
被引量:14
10
任家隆.
水喷射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5,9(1):90-9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李燕,罗友进,余端,马连杰,张慧,廖敦秀.
撂荒地生物除草效果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1):92-97.
被引量:3
2
张林,裴毅,李明.
水力切割应用研究及发展[J]
.湖南农机(学术版),2011,38(1):95-97.
被引量:5
3
张林,李明,裴毅,刘仲华.
3种杂草切割阻力试验[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1):99-102.
被引量:3
4
刘爱群,刘伟婷,张敬涛,宋洁,许艳丽.
生物除草剂新发展及其在大豆田除草上的应用[J]
.大豆科学,2013,32(5):703-707.
被引量:4
5
马钢,侯宪东,张阳阳.
农田生态系统杂草生态控制策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37-4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张林,李明,裴毅,刘仲华.
3种杂草切割阻力试验[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1):99-102.
被引量:3
2
朱海霞,马永强.
内生菌HL-1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其除草活性评价[J]
.草地学报,2019,27(5):1301-1308.
被引量:6
3
任卫安,种日良,马军.
超高压水切割技术在碳纤维及凯芙拉纤维复合材料加工中的应用[J]
.教练机,2019,0(3):48-51.
被引量:1
4
陈学深,方贵进,马旭,蒋郁,齐龙,黄柱健.
基于线性自抗扰的稻田除草对行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6):19-27.
被引量:7
5
陈诗卉,王艮梅,王宏伟,姜锦林,单正军,续卫利.
利谷隆对穗状狐尾藻的毒性影响[J]
.农药,2020,59(5):352-356.
被引量:1
6
何焱.
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土壤肥料利用探讨[J]
.江西农业,2020(20):28-29.
7
陈学深,黄柱健,马旭,齐龙,方贵进.
水稻机械除草避苗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51(1):386-396.
被引量:8
8
付潇.
城郊村落撂荒耕地的空间特征——以南充市顺庆区坦山铺村为例[J]
.技术与市场,2021,28(9):42-45.
9
牛学礼,杨锦玉,黄俊文,章武.
牛筋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除草活性[J]
.分子植物育种,2022,20(3):935-942.
被引量:2
10
凌尔仲,陈远荣,密静强,于浩,王延俊.
桂平富硒土地改良效果初步对比研究[J]
.四川地质学报,2022,42(2):275-281.
1
唐韵.
除草剂的分门别类[J]
.农药市场信息,2005,0(15):33-34.
2
蔡太义,黄会娟,黄耀威,贾志宽,杨宝平,张睿,韩清芳,聂俊峰.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Ⅱ.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作物生理效应及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6):108-114.
被引量:18
3
陈燕芳,丁伟,丁吉林,郭文明,尚德斌.
天然产物除草剂研究进展[J]
.杂草科学,2007,25(2):1-5.
被引量:13
4
刘婕,李良德,姜春来,钟国华.
生物源除草剂壬酸对非耕地杂草的防治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246-249.
被引量:13
5
赵志英,雷彩霞,臧爱梅.
植物源除草剂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10,42(6):91-93.
被引量:16
6
姜远翮.
生物质能源植物文冠果应用开发存在问题与展望[J]
.中国科技博览,2014(26):352-352.
7
姚路加.
生物除草剂,馅饼还是陷阱?[J]
.营销界,2015(15):57-58.
8
张国良,杨洪建,邓建平,曹月乔,王菲菲.
江苏省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J]
.北方水稻,2014,44(3):74-76.
被引量:12
9
吴建涛,王勤南,周峰,谢静,许环映,常海龙.
DNA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J]
.甘蔗糖业,2016,45(1):1-6.
被引量:3
10
李玮,沈硕,郭青云.
3株来源于青稞白酒糟醅的生防菌株鉴定及其生物活性[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32(4):544-552.
被引量:6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