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级差地租Ⅱ的计算方法问题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8-62,共5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
1王如渊.深圳特区城中村土地收益的理论探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3,0(11):17-20. 被引量:7
-
2丛松日.我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2000,20(1):74-77.
-
3张聪明.级差地租Ⅱ的新发现及其启示[J].开发研究,1997(2):58-59. 被引量:5
-
4李则新.谈谈矿山级差地租Ⅱ[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87,12(6):37-39.
-
5戴双兴.构建征用征购双轨并存的征地补偿制度[J].中国房地产业,2004,0(6):63-65. 被引量:10
-
6刘立云.构建和谐农村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经贸,2009(18):242-242.
-
7陈淑云.析“土地年租制”——从级差地租Ⅱ出发[J].住宅与房地产,2001(G00):36-37.
-
8丛松日.论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2):19-21. 被引量:5
-
9董长瑞,卢新宁.应当重视城市土地的级差地租Ⅱ问题[J].城市,1998(2):33-35.
-
10黄小虎.我国地产市场探析[J].中州学刊,1994(1):2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