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及特性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益生菌是指具有生物活性,摄入适当量时可以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保健,食品发酵等诸多领域。本文对国内外最新有关乳酸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双歧杆菌等不同种属益生菌对人体健康保健的生理作用及特性的有关报道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益生菌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
李琛
李充璧
机构地区
内蒙古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教研室
肇庆学院生物医药工程中心
出处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706-708,共3页
Inner Mongolia Medical Journal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029354)
关键词
益生菌
生理作用
特性
分类号
R151.2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R378.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13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1
参考文献
9
1
张琳.
益生菌与婴幼儿健康[J]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9):819-822.
被引量:13
2
孙珊,张德纯.
乳酸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的现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3):304-306.
被引量:4
3
方景泉,迟涛,李慕扬.
功能性菌种及其健康益处[J]
.中国乳品工业,2008,36(6):48-50.
被引量:10
4
徐进,刘秀梅,杨宝兰,李志刚,姚景会,余冬敏.
中国常用益生菌菌种的耐药性研究[J]
.卫生研究,2008,37(3):354-356.
被引量:22
5
张灼阳,刘畅,郭晓奎.
益生菌的安全性[J]
.微生物学报,2008,48(2):257-261.
被引量:31
6
俞晓辉,姚文,朱伟云.
食物过敏及益生菌的预防和治疗作用[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14(5):305-308.
被引量:13
7
齐占朋,杨宏艳,王玉春.
双歧杆菌的保健作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185-187.
被引量:14
8
张明江,孟祥晨,王丽群.
双歧杆菌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2):145-146.
被引量:5
9
董珂,刘晶星,郭晓奎.
益生菌增强机体免疫和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1):79-80.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206
1
谷超,王志锐,魏骏飞,宋立学,陈锦英.
双歧杆菌细胞壁组分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2):179-181.
被引量:12
2
张凤云,王忠海,徐书显.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临床荟萃,2004,19(15):892-894.
被引量:9
3
付玉荣,王跃,陈淑惠,刘明方.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衰老小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和器官指数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1):1034-1035.
被引量:10
4
刘吉成,刘伯阳,王惠艳.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及开发前景[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4):250-251.
被引量:15
5
董珂,刘晶星,郭晓奎.
益生菌增强机体免疫和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1):79-80.
被引量:29
6
徐进,刘秀梅.
国内保健食品常用益生菌株的耐药性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2):108-112.
被引量:13
7
金京顺.
双歧杆菌的特殊生理保健功能[J]
.上海医学,2005,28(3):245-248.
被引量:27
8
蔡访勤,荆宇红,高允法,罗予,李金陵.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在诱发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7(4):3-5.
被引量:12
9
王念蓉,黎海芪,刘明方,陈淑惠.
食物过敏婴儿和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差别[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57-58.
被引量:15
10
李迎雪,王立生.
双歧杆菌作为基因治疗转移载体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1):76-7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26
1
顾红兵,康爱建.
三种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S01):75-76.
被引量:3
2
李春玲,陈春梅.
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的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1):135-136.
3
许应强,董艳.
双歧杆菌的临床作用和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7):61-62.
被引量:3
4
张百川,孟祥晨.
益生菌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4):88-89.
被引量:6
5
卢胜娟,陈祥贵.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安全性[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5):122-124.
被引量:15
6
陈思翀,李祯祯,陈芳.
人体肠道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和安全性研究现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19(4):397-398.
被引量:25
7
李延华,王伟军,张兰威,任静,陈丽安.
益生菌的益生功效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2):35-37.
被引量:12
8
王新,郑佳,周小红,张小霞.
嗜酸乳杆菌抑制乙肝病毒E抗原的实验观察[J]
.天津医药,2008,36(1):44-45.
9
张灼阳,刘畅,郭晓奎.
益生菌的安全性[J]
.微生物学报,2008,48(2):257-261.
被引量:31
10
杨海莺,刘爱萍,蒋菁莉,张明,任发政.
双歧杆菌BBMN01体内免疫刺激功能研究[J]
.食品科学,2008,29(2):369-37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38
1
佟潇.
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J]
.中国乳品工业,2004,32(3):25-27.
被引量:15
2
尹军霞,沈国娟,邹波,陈海清,李洋,丁珍珍.
东北虎肠道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J]
.食品科学,2009,30(5):205-208.
被引量:6
3
王雪飞,班慧,王炼,邸静,杨斌,杨英.
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2015,35(3):497-506.
被引量:9
4
陈雪峰,吴丽萍,柯蕾,余清财,张璐.
苹果渣膳食纤维改性工艺的初步探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6):50-53.
被引量:32
5
徐成勇,吴昊,赵成欢,何楚莹,陶仲炎,秦玉青,周凌华,应杰,诸葛健,郭本恒.
酸奶发酵过程中添加嗜热链球菌对酸奶质量的影响[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4,27(3):99-101.
被引量:13
6
赵玲艳,邓放明,杨抚林.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发酵果蔬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5):77-80.
被引量:36
7
张卫华,高煜.
国内外益生菌产品发展状况[J]
.口岸卫生控制,2004,9(5):44-46.
被引量:11
8
杜丹,方立超,陈丙波,魏泓.
乳酸杆菌和低聚异麦芽糖对抗生素相关腹泻大鼠肠粘膜SlgA的影响[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1):37-40.
被引量:16
9
高保军,王占东,吕文君,徐敬华.
不同益生菌株在奶粉中存活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85-85.
被引量:9
10
李树鹏,赵献军.
黄芪多糖及益生菌合生元对雏鸡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2005,26(3):21-25.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
8
1
程秀芳,刘虹,张志焱,谷巍.
两株益生菌的抑菌性及其合生元对试验小鼠肠道菌群作用研究[J]
.齐鲁药事,2010,29(4):234-236.
被引量:3
2
张勤,罗燕,杨尔哈,吴强,陶金,钟燕.
双歧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及其应用[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10-13.
被引量:5
3
李立,张新萍,王秋水,张焱,王海玉,陈东方.
复合双歧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4):635-637.
被引量:5
4
郜洪涛,吕嘉枥,闫肃,徐娟.
嗜热链球菌对酸奶发酵的影响及应用前景[J]
.中国酿造,2010,29(11):5-8.
被引量:25
5
曾祥燕,赵良忠.
纳豆芽孢益生杆菌的筛选鉴定及耐受性、抑菌能力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160-165.
被引量:16
6
陆妹,刘登礼,陆亚东,李源斌.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5):2397-2400.
被引量:16
7
郑清云.
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对益生菌活性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2021(5):19-21.
被引量:1
8
安思雨,刘晓蕊,方琼亚,李民,王桂芹,孔祎頔.
乳酸菌合生元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饲料工业,2025,46(5):19-24.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孙丽丽,王超群.
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
.农产品加工(下),2011(7):99-101.
被引量:2
2
蔡凯凯,黄占旺,叶德军,孙长涛.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作用机理[J]
.中国饲料,2011(18):34-37.
被引量:28
3
熊清平,张强华,徐燕萍,石莹莹,张丹雁.
大孔树脂对板蓝根中表告依春的纯化工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42-18544.
被引量:3
4
郭丽琼,田雪琴,苏霞,吴厚玖,曹秋旭,董文博.
三聚氰胺对嗜热链球菌生长影响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226-227.
5
王雅舒千,秦可欣,徐静雯,范亚雄,张亚楠,张根生.
乳酸菌发酵牛肉的工艺条件优化[J]
.肉类研究,2012,26(11):12-15.
被引量:3
6
梁华正,杨水平,刘维佳,李媛.
动态顶空取样-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原位实时监测发酵乳挥发性代谢产物[J]
.食品科学,2012,33(24):307-310.
被引量:3
7
白英,王英丽,王越男,阿日布登.
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嗜热链球菌的耐热性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2013,41(6):20-22.
8
王玉芹,周晶,沙未来.
响应曲面法优化酸奶中嗜热链球菌H1的生长条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6):26-31.
9
乌仁图雅,于洁,王宏梅,秦艳婷,德亮亮,刘文俊,张和平,孟和毕力格.
嗜热链球菌产乙醛关键功能基因在发酵乳后熟期动态表达分析[J]
.食品科技,2014,39(7):11-16.
被引量:3
10
买热木尼沙.吾甫尔,华实,贾娜,曾泽民,王志琴.
嗜热链球菌对乳中残留抗生素检测影响因素的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14,51(9):1743-1748.
1
孙敏,郑铁生.
发酵乳营养与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1):91-92.
被引量:9
2
孙晓东.
每天吃一种发酵食品可增寿防癌[J]
.健康伴侣,2011(10):9-9.
3
肖锋,谭军.
毛囊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
.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9):77-80.
被引量:1
4
李元敏.
关于人体钙摄入量的最新资料[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29(5):266-268.
被引量:9
5
万千里,张丽华.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J]
.河北医学,2009,15(11):1374-1376.
被引量:4
6
张全贵.
钙拮抗剂对肾功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J]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89,9(2):62-64.
被引量:2
7
多吃发酵类食物可延年益寿[J]
.当代兵团,2009(20):42-42.
8
每天吃一种发酵食品[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2):62-62.
9
食物多样化才能摄入更多的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1):40-40.
10
张宝英.
我的养生五秘诀[J]
.保健与生活,2012(11):39-39.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