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心理学审视 被引量: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在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上存在着一体化和独立化两种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应当独立化。其中,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差异性是其独立化的前提,惩罚负效果的扩大化是其独立化的基础,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尚未定型是其独立化的关键。我国应倡导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非刑罚化、轻刑化和非监禁化,以促进未成年犯罪人的心理发展。
作者 袁彬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2009年第4期75-79,共5页 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基金 赵秉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06JZD0010)阶段性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9

  • 1刘家琛.对当前我国刑罚适用的几点思考[J].人民司法,2002(7):29-31. 被引量:18
  •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 3Rogers, C. Client Centered Therapy: Its Practice, Implications, and Theor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51.
  • 4A. Ellis. Humanistic psychotherapy. The Institute for Ration living, Inc. 1973.
  • 5申菏永.心理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6).
  • 6郑维康主编.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
  •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在学出版社,1998(9).
  • 8郑日昌主编.中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2).
  • 9王世民等编写,赵秉志.刑法修改研究综述[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61

同被引文献81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