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形势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黑龙江省有丰富的土地、气候资源,品种、栽培技术和科研等优势,是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省,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面临着国外大豆低价的打压,种植规模小,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小,比较效益低等严重挑战。建议建立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安全保护区,加大科技投入,实行规模化种植,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加强国际合作与协商,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作者
刘忠堂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大豆科技》
2009年第4期12-14,24,共4页
Soybean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大豆
生产形势
建议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134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8
参考文献
6
1
胡国华.
我国大豆栽培学科发展展望[J]
.大豆通报,2008(3):5-8.
被引量:25
2
司伟.
中国大豆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及展望[J]
.大豆科技,2008(5):1-4.
被引量:15
3
冯晓,江连洲.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调查报告[J]
.大豆科技,2008(6):1-3.
被引量:10
4
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2008(6):5-6.
被引量:1
5
刘忠堂,毕远林.
从科技进步谈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提高和增产潜力[J]
.大豆通报,2006(1):1-3.
被引量:6
6
刘忠堂.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2,21(2):116-122.
被引量:83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王连敏.
关于作物栽培学科面临的危机与发展的思考[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5):23-24.
被引量:7
2
周贤君,邹冬生.
农业专家系统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J]
.农业网络信息,2004(11):12-15.
被引量:16
3
苗保河,余松烈,李向东,庞建新,汪胜军,王凤娟,李凤兰,戚凤秋,邓仰勇,朱长进,朱道民.
中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方向[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45-448.
被引量:5
4
胡国华.
提高中国大豆生产综合能力及其途径[J]
.大豆通报,2005(5):4-6.
被引量:5
5
李金荣.
浅谈我国作物栽培技术的进展[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5,14(1):16-18.
被引量:6
6
胡国华,徐国良,史坚,张海刚,杨智超.
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5(12):26-27.
被引量:14
7
胡国华,陈庆山,张锡铭.
黑龙江省大豆品质区划的探讨[J]
.大豆科学,2006,25(2):118-122.
被引量:13
8
余松烈,苗保河.
新时期中国作物栽培科学的任务与发展方向[J]
.作物杂志,2006(3):1-4.
被引量:24
9
余遥.
对发展作物栽培学科的思考[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1):18-19.
被引量:3
10
陈萌山.东北地区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及品种[A].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2004..
共引文献
126
1
林蔚刚,董德健,吴俊江,钟鹏,郭玉红,李铭峰.
正方形栽培单株营养面积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7,26(2):167-170.
被引量:1
2
李明,郭宇翔,董冰.
大豆产业链利润分配及影响因素[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51(S1):111-116.
被引量:4
3
王雷,郭泰,郑伟,刘景战.
高油、耐密植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合丰42与配套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2):57-58.
被引量:2
4
张伟,王福林,汪春,李玉清.
2BD-7型多功能精密耕播机的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4):81-84.
被引量:7
5
刘忠堂,毕远林.
从科技进步谈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提高和增产潜力[J]
.大豆通报,2006(1):1-3.
被引量:6
6
张伟,张惠君,王海英,谢甫绨,陈振武.
株行距和种植密度对高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6,25(3):283-287.
被引量:76
7
胡国胜,刘爱民,李问盈.
行间覆膜与三垄栽培机械化大豆生产模式的对比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6,28(9):125-129.
被引量:2
8
邵长泉,孙汉水,邵芳.
夏播黑大豆综合农艺措施研究及高产模型的建立[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1):43-45.
被引量:5
9
毕远林,刘忠堂.
关于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探讨[J]
.大豆科学,2007,26(1):92-95.
被引量:2
10
丁乔,杨广林,李红艳.
大豆“窄平密”栽培模式全程机器系统配备量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7,29(5):52-5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4
1
潘学清.
食用油之危[J]
.中国经济周刊,2008(17):14-21.
被引量:4
2
崔永萍.
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优势的拓展[J]
.黑龙江粮食,2012(5):30-32.
被引量:2
3
周翔宇.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困境及策略[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451-451.
被引量:1
4
丁琦,仪美芹,徐守健,王树栋,罗万春.
12%吡·甲氰乳油防治大豆食心虫田间药效试验[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9):12-13.
被引量:5
5
杨微.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现状及综合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04,24(5):57-58.
被引量:4
6
杜维广,陈怡,来永才,窦新田,齐宁,陈仁忠,满为群,栾晓燕,刘忠堂.
黑龙江省推广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生产建议[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1):32-33.
被引量:4
7
姚文秋,于海杰.
黑龙江省大豆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
.农业与技术,2004,24(6):24-24.
被引量:2
8
金明山,庄卫东,金守岩.
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3,25(1):32-33.
被引量:10
9
郝王月,吴颜春,徐金兰.
大豆不同肥料用量试验研究[J]
.大豆通报,2005(3):8-8.
被引量:2
10
阎百兴,栾兆擎.
三江平原草甸白浆土土壤水分定标问题的探讨[J]
.土壤通报,2005,36(3):440-44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5
1
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刘颖,张明怡,韩光,佟玉欣,王伟,董树春.
黑龙江省大豆磷肥适宜用量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6):48-52.
被引量:3
2
赵勤.
产业安全视角下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研究[J]
.大豆科学,2010,29(3):525-529.
被引量:7
3
鹿树森,周宝库,马星竹,魏丹,赵清国,高中超,陈雪丽,杨军.
白浆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11,30(3):447-449.
被引量:1
4
薛庆喜.
作物茬口与施肥对连作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5):199-205.
被引量:6
5
薛庆喜.
作物茬口与施肥对连作大豆虫食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131-137.
被引量:1
6
孟祥海,梁嘉陵,时新瑞,赵云彤.
牡丹江丘陵区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效果研究[J]
.大豆科学,2012,31(2):324-326.
被引量:7
7
申惠波,刘峰,滕险峰,李波,富相奎.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能力与发展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12):133-133.
被引量:2
8
张国军,梁贵林,陈德恩,韩天富.
三江平原主要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J]
.农学学报,2012,2(8):1-7.
被引量:5
9
杨雪峰,齐宁,刘广阳,林红,来永才,李炜,肖佳雷,王晓楠.
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龙豆3号的选育[J]
.农业科技通讯,2013(11):193-195.
被引量:2
10
时新瑞,赵云彤,王克勤.
牡丹江丘陵区大豆食心虫种群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9):268-271.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岳东.
磷肥用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46-47.
被引量:2
2
薛庆喜.
作物茬口与施肥对连作大豆虫食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131-137.
被引量:1
3
罗峰,高建明,裴忠有,孙守钧.
施肥对重茬甜高粱茎秆品质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03-22404.
被引量:2
4
罗峰,王朋,高建明,裴忠有,孙守钧.
施肥对连作甜高粱生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2):65-68.
被引量:11
5
刘春光.
黑龙江省东南部土壤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措施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6):147-149.
6
张成亮,肖佳雷,龙江雨,宋伟丰,于洪久,张鑫,孙瑀琪.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
.种子科技,2013,31(5):54-55.
被引量:3
7
张雁明,任彦鑫,祝天天,侯思宇,张海平,韩渊怀.
大豆食心虫侵食大豆荚位对69个品种(系)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1):37-41.
被引量:1
8
张武,李宝华,李红鹏,李艳杰.
黑河地区2009~2012年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研究[J]
.作物杂志,2013(4):146-148.
被引量:4
9
孟祥海.
不同施肥模式对坡耕地土壤物理性状、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13,32(4):517-520.
被引量:3
10
高凤菊.
影响大豆蛋白质形成和积累的因素研究现状[J]
.大豆科技,2014(3):14-19.
被引量:4
1
鹿文成.
浅析黑河市大豆生产形势[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2):155-157.
被引量:2
2
潘琦,孙云毅,邵立红,李强,王韬.
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情况及对2005年的建议[J]
.大豆通报,2005(1):13-14.
被引量:4
3
吴旻.
对规避种子市场风险的几点分析与建议[J]
.种子世界,2011(2):14-15.
4
王长海.
拖拉机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
.农民致富之友,2014(3):53-53.
5
卢思慧,胡铁欢,曹金锋,张孟臣,徐泽茹,赵双进,高广居,吴凤训.
河北省近年大豆生产形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360-364.
被引量:6
6
王连铮.
国内外大豆生产形势和大豆产业化问题[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14(7):67-69.
被引量:3
7
常玉波.
浅谈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5(9):106-106.
被引量:5
8
郭泰,刘忠堂,胡喜平,王志新,吴秀红,郑伟.
国外大豆种质资源的引入、研究和利用[J]
.作物杂志,2005(1):62-64.
被引量:32
9
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蔬菜分团,何启伟.
关于2012年山东秋菜产销形势的调研分析与建议[J]
.山东蔬菜,2012(4):2-3.
10
刘峰.
阜南县大豆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55-56.
大豆科技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