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手机出版的受众需求分析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手机出版是数字出版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资讯类增值业务产品,利用WAP、彩信、短信、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将传统媒体或网站的资讯内容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以手机为媒介进行的编辑出版活动。手机出皈的出现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吸引着传统媒介的受众。它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作者
江翠平
机构地区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53,共3页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关键词
数字出版
手机
需求分析
受众
编辑出版活动
传统媒介
传统出版业
业务产品
分类号
G230.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2
1
本站原创.手机出版:数字出版下一桶金?[N].中国图书商报(2008-7-11).
2
本报记者.日本手机小说走俏[N].中国图书商报,2007-07-13.
3
马春茂,杨海鹏手机媒体色情暗动有待监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1-11.
4
郝振省.
中国手机出版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科技与出版,2008(7):9-11.
被引量:16
5
李竹荣,花仕光.
手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产业融合[J]
.新闻战线,2008(9):66-68.
被引量:1
6
刘滢,吴长伟.
寻找新媒体的受众和需求[J]
.中国记者,2006(11):50-52.
被引量:13
7
匡文波.
手机出版:21世纪出版业的新机遇[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119-124.
被引量:20
8
郑伟.传统出版业如何应对手机阅读时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8-07-29.
9
任志茜.中国手机阅读市场仍处于培育期[N].中国图书商报,2008-07-11.
10
何文丽.
从受众角度探寻网络杂志的发展之路[J]
.法制与社会,2006(24):218-21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匡文波.网民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50
1
王晓霞,王启浩,孙道雯,郝越.
“三网融合”背景的手机出版开发初探[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7):44-46.
2
叶芝蕙,张志林.
手机出版:新蕾初绽[J]
.中国编辑,2006(4):26-30.
被引量:2
3
江翠平.
手机媒体孕育书业新宠[J]
.出版发行研究,2006(9):66-69.
被引量:2
4
卢迎安.
近年受众研究述评[J]
.新闻记者,2007(4):59-61.
被引量:8
5
王燕青.
手机出版产业链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规范[J]
.中国出版,2007(11):43-45.
被引量:7
6
于晓丽,高云鹏.
手机出版活动中的著作权保护[J]
.泰山学院学报,2009,31(1):98-101.
被引量:1
7
王凤仙.
新媒体的传播革命[J]
.电影评介,2009(10):77-77.
被引量:4
8
杜骏飞.
2008年新兴媒体传播研究进展回顾[J]
.新闻记者,2009(6):35-39.
被引量:4
9
莫林虎,王一.
手机出版产业现状及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09(5):12-15.
被引量:16
10
江翠平,沈浩.
日本手机漫画发展启示录[J]
.出版发行研究,2009(5):19-2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2
1
宋雅萍.
论主体间性[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1):198-207.
被引量:55
2
孙寿山.
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出版发行研究,2004(9):18-24.
被引量:14
3
郝振省.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国书籍出版社.
4
陈昕.全球化,中国出版业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网(www.china.com.cn),2009.10:17.
5
手机出版:数字出版下一桶金.图书商报www.cbbr.com.cn.
6
许小平.我国手机出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7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亚马逊和苹果的商业[EB/OL].http://b2b.toccle.com/detail-5269241.html.
8
白晓睛.手机阅读市场前景探析与发展建议[J].产业经济,2009(11):46-47.
9
杨斌,卢新奇.一种基于MMS和WAP的统一平台的手机阅读方法[P].中国专利:200810195104,2009-4-8.
10
李昕烨."读屏时代"大学生手机阅读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06).
引证文献
9
1
彭笠.
从主体间性视域思考期刊编辑与受众交往[J]
.传媒论坛,2023,6(18):91-94.
2
姜松.
浅谈新闻出版业发展的策略[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10):327-327.
3
谷智宇.
3G时代,出版由谁做主——浅析传统出版与手机出版的牵手[J]
.商情,2009(50):101-102.
被引量:4
4
陈方超,李润权.
从产业链角度对我国手机出版的思考[J]
.编辑之友,2010(9):59-60.
被引量:3
5
杜国清,邵华冬,王叶.
受众与媒体视角下的手机出版[J]
.现代出版,2011(3):35-38.
6
谭纯.
我国手机阅读平台内容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11(11):59-62.
被引量:7
7
姚彤.
大学生手机阅读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功能的拓展[J]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47-50.
8
张丽,李想.
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调查分析[J]
.改革与开放,2015(6):73-75.
被引量:2
9
黄子涵.
移动阅读对大学生阅读心理影响调查[J]
.创新科技,2016,16(2):70-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王晓霞,王启浩,孙道雯,郝越.
“三网融合”背景的手机出版开发初探[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7):44-46.
2
杨涛.
3G时代传统出版社如何向手机出版“借春风”[J]
.出版发行研究,2011(2):41-42.
被引量:1
3
夏向阳,张红辉.
困境与破局——基于手机出版的数字作品版权保护透析[J]
.中国出版,2011(17):63-65.
被引量:6
4
罗丽庆.
科技期刊手机传播的发展设想[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5):70-72.
被引量:3
5
王善林,郭娟.
手机与现代高校图书情报教育[J]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1,10(4):31-34.
6
王平.
中国手机阅读的区域化差异及发展建议[J]
.科技与出版,2012(9):77-79.
7
冯宜.
3G时代手机阅读与移动学习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3(7):35-37.
被引量:3
8
周冀.
探究3G时代的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J]
.今传媒,2013,21(10):99-100.
被引量:2
9
周永红,吴振寰.
中国三大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发展分析及思考[J]
.企业技术开发,2014,33(1):62-64.
被引量:7
10
张慧.
基于自媒体平台的大学英语微阅读探讨[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8):90-91.
1
谢锷.
新媒体时代新华社如何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J]
.新闻论坛,2016,30(2):57-59.
被引量:2
2
安徽省农业银行2009年4月份大事记[J]
.安徽农村金融,2009(5):79-79.
3
张灿,丁静.
移动媒介的现实应用——解读汶川地震时的“新华手机报”[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11):39-39.
4
江翠平.
中国手机出版产业研究[J]
.出版与印刷,2009(2):7-10.
被引量:1
5
新华社向中国联通供稿业务正式启动 强强联手“新华手机报”绽放联通平台[J]
.中国传媒科技,2006(12):5-5.
6
苹果推出平板电脑iPad[J]
.品质.品牌,2010(3):10-10.
7
王波.
新闻档案管理工作浅析[J]
.黑龙江档案,2015,0(4):98-98.
8
光大银行再获多项年度评选大奖[J]
.卓越理财,2009(3):85-85.
9
李宏.
新时期广播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J]
.西部广播电视,2013,34(12X):128-128.
10
欧阳小列.
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趋势[J]
.西部广播电视,2014,35(20):117-117.
被引量:1
中国出版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