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董仲舒的五行生克说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董仲舒的五行思想是他庞大思想体系的理论支撑,也是我国五行思想发展史上的重重一笔,突出表现在他吸收前人五行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五行相生之序"和"五行相生之说",并独创了"五行土为贵"之说。
作者
李丰琼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9期21-22,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董仲舒
五行相生
五行土为贵
分类号
B234.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1
董仲舒.春秋繁露[M].苏舆,校补.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白溪.稷下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8:257.
3
钟肇鹏.遴纬论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81.
4
左益寰.
阴阳五行家的先驱者伯阳父——伯阳父、史伯是一人而不是两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1):97-100.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杨宇鲲.
论祝融故事的历史渊源与神话流变[J]
.形象史学,2023(3):113-139.
2
黄大同.
六律六吕的单阳双阴交替十二律形态研究[J]
.音乐研究,2011(3):65-76.
被引量:5
3
左志坚,周国强.
阴阳五行说、中国传统五声性音乐和中医音乐治疗[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15(4):1-4.
被引量:8
4
岳晗,李永富.
论先秦阴阳思想的和合意蕴[J]
.学术探索,2019,0(11):9-15.
被引量:1
5
王坤鹏.
社会政治变动与西周晚期的历史表述[J]
.史学月刊,2020(4):22-31.
被引量:3
6
张永路.
“和实生物”与中华文化的早期生成论[J]
.天津社会科学,2022(3):154-160.
被引量:1
7
张永路.
“和实生物”与中华文化的早期生成论[J]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10):16-22.
8
冯锐.
周·三叩大门问地震——漫步地震五千年(4)[J]
.地震科学进展,2024,54(2):175-186.
9
张俊杰.
“五德终始说”与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J]
.科学.经济.社会,2015,33(1):13-15.
被引量:1
10
王继训.
先秦秦汉阴阳五行思想之探析[J]
.管子学刊,2003(1):47-5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02
1
李俊丽.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2020(12):81-81.
被引量:3
2
李景花,刘建涛,张自强,孙永康,郑树然.
附子理中丸和真武汤加减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0(5):135-137.
被引量:27
3
邹新.
董仲舒的“德主刑辅”思想初探[J]
.求实,2006(z1):122-123.
被引量:4
4
顾玉林.
董仲舒“性三品”的人性论及神学化的思想倾向[J]
.唐山学院学报,2006,19(4):20-23.
被引量:2
5
孟维.
浅谈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积极作用[J]
.东南传播,2007(5):77-78.
被引量:2
6
袁明乡,梁世具.
董仲舒与“春秋决狱”[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6):178-179.
被引量:1
7
栗玉仕.
论董仲舒政治与伦理一体化模式的理论设计[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4(4):59-62.
被引量:6
8
孙洪涛.
董仲舒政治思想管窥[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4):59-64.
被引量:1
9
曾振宇.
董仲舒“天人合一”学说再认识[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0(4):73-77.
被引量:6
10
张历凭.
董仲舒法律思想初探[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4):50-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郝建平.
近十年来董仲舒思想研究综述[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3):46-50.
被引量:4
2
王云霞.
五行学说与需求层次理论融合的可行性探析[J]
.科学咨询,2020(45):112-113.
3
李俊蓉.
浅析古代传统染色技艺“栀子染”的发展演变[J]
.纺织报告,2020,39(7):16-19.
被引量:2
4
李艳春,李嘉鑫,杨宇峰,石岩.
基于“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论治糖尿病肾病[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1):240-245.
被引量:19
5
常睿,吴建民,颜春鲁,马飞宏,王建国,罗春艳,吉天英.
基于母病及子从肺肾相生理论探讨肺癌骨转移的机理[J]
.基层中医药,2024,3(3):66-70.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孙理,杨梅,夏建明.
天然植物染料对纸纱的染色性能研究[J]
.针织工业,2022(5):43-47.
被引量:3
2
孟维.
浅谈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积极作用[J]
.东南传播,2007(5):77-78.
被引量:2
3
袁明乡,梁世具.
董仲舒与“春秋决狱”[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6):178-179.
被引量:1
4
田苹,孟凡明.
董仲舒核心思想在高中教材中的诠释[J]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5):7-9.
5
刘炜华.
走向西方学术界的董仲舒——西文董仲舒研究述评[J]
.衡水学院学报,2019,21(2):54-63.
被引量:2
6
刘楠,王婷婷,陈沾,王惠.
健脾益肾升阳组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2021,16(12):1895-1899.
被引量:6
7
王刚,李菁菁.
补肾益肝活血汤治疗肝肾阴虚兼血瘀证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6):174-178.
被引量:4
8
洪卓民,罗向霞,曾敏,苏梅贵,周茹玉.
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8):21-25.
被引量:1
9
罗庆,谢文健,邹如政.
基于五行学说探讨疏肝健脾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J]
.医师在线,2022,12(9):39-42.
10
张梦婷,李昱颖,张兰.
中医药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4):236-245.
被引量:13
1
骆林森.
立言与立行[J]
.党政论坛,2003(5):48-48.
2
林国雄.
周易与经济[J]
.周易研究,1998(4):88-96.
被引量:2
3
朱新林.
试论《淮南子》中齐地的五行思想[J]
.管子学刊,2006(3):89-92.
4
边凤花.
论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及其基本特征[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0(5):189-190.
5
林国雄.
春秋繁露中的五行思想[J]
.新乡学院学报,1995,0(3):27-36.
6
王洪军.
浅析董子的“天”论[J]
.文理导航,2016(4).
被引量:1
7
王沁凌.
郭店楚简《五行》思想浅议[J]
.武陵学刊,2015,40(2):8-16.
8
刘济源.
易解太岁[J]
.武当,2008(5):50-51.
9
宋艳萍.
阴阳五行与秦汉政治史观[J]
.史学史研究,2001(3):18-27.
被引量:4
10
田瑞文.
班固“周室观”的形成及其表现[J]
.贵州文史丛刊,2009(3):19-22.
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