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3期53-55,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
参考文献3
1 梁宝铎,曾真,赵祥胜.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间非特异性交叉反应的研究[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4):232-235. 被引量:45
2 赵世祯,赵慧玲,赵翠林,熊诗松,尚秀芬,黄艳兰,买凯.HBV_2血清模式回顾调查[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2,8(4):188-189. 被引量:18
3 Yuan Min Wang,Wee Chit Ng,Su Kong Lo. Detection of pre-S/S gene mutant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carriers with concurren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a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J] 1999,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5):600~606
二级参考文献2
1 陈明娟,中华传染病杂志,1986年,4卷,230页
2 蒋伟伦,中华传染病杂志,1985年,1卷,66页
共引文献61
1 柴云飞.乙肝标志物试剂盒中结果判定标准的误差分析[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6(6):81-84.
2 王发锁,程振球,封岩,左正斌,赵时溪,汤琰.乙肝两对半指标一孔检测法[J] .海军医学杂志,1999,17(1):47-49.
3 辛克盛,刘慧.710例师范生HBsAg阳性血清学分析[J] .中国校医,2004,18(6):487-487.
4 赵世祯,赵翠林,赵慧玲,熊诗松.乙型肝炎病毒2型的研究[J] .河南医学研究,1994,3(2):125-127.
5 曾晓波,苏先狮.乙型肝炎病毒Ⅱ型患者血清中HBsAg的纯化及其某些生物物理特性的初步研究[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4,10(3):143-145.
6 陈国致,李玉华,陆渝琳,余明芳,耿建萌.乙肝病毒Ⅱ型血清模式的调查分析[J] .四川医学,1994,15(4):201-203.
7 吴勤如,钱春艳,何惠玲,李小红,吴平.HBV血清标志物特殊模式的实验研究[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4):622-624.
8 江帆,胡定远.酶免疫竞争一步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影响因素探讨[J] .华西医学,2005,20(2):365-365. 被引量:3
9 陈远林,秦立新,张仁生.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出模式及其临床报告[J]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834-836. 被引量:12
10 刘丽华.HBV_2引起婴儿肝炎后肝硬化2例报告[J] .综合临床医学,1995,11(2):99-99.
同被引文献7
1 王海波,于红博.抗-HBs和HBsAg同时阳性样本中和反应分析[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3):183-184. 被引量:1
2 谢士达,刘成永,王伟民,张嫣,侯远沛,朱春玲,司红伟.抗-HBs和HBsAg共存的不同模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15(3):244-248. 被引量:18
3 王珍光,邓芝云,郭建巍,马骢,荣扬,刘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初步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3):1456-1457. 被引量:5
4 周正菊,雷鸿斌,龙聪.血清HBsAg、抗-HBs双阳性结果的初步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4):497-498. 被引量:2
5 林青青,刘远程,刘欣.两对半定量检测中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实验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3):332-333. 被引量:5
6 任美欣,孟庆华.HBV感染者HBsAg和抗-HBs双阳性发生机制[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0(4):375-378. 被引量:10
7 蒋莉,陈春华,濮翔科.分析HBs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模式与HBVDNA载量的临床意义[J] .当代医学,2016,22(17):44-4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0
1 梁慧筠,梁敏锋,裘宇容.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双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后[J] .热带医学杂志,2022,22(6):751-755. 被引量:11
2 段梦夕,谷娅楠,于淼琛,刘牟林,朱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与抗-HBe双阳性的原因与临床意义[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9):4332-4335. 被引量:15
3 刘佳梁,唐子淋,李乐,张凯,邵金曼,纪冬,李进,徐东平,刘妍,陈国凤.HBsAg/Anti-HBs共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表面蛋白免疫逃逸的变异分析[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43(5):392-397. 被引量:10
4 王海霞,齐月.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4年发生病毒学突破1例报告[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12):2648-2649. 被引量:1
5 黄碧霞,刘妍,思兰兰,刘新光,徐东平.乙型肝炎病毒S区免疫逃逸相关突变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44(2):171-175. 被引量:4
6 龚欣蕾,赵继,卢平,吴冰.乙肝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双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5):1918-1920. 被引量:5
7 黄学兰,王妍柏,王银锋,李想.miR-583靶向调控DDX5促进HBV复制和表达[J] .西部医学,2022,34(2):168-172.
8 卞成蓉,李佳阳,梁伟虹,宋丽娟,宋英伟,张浩,李菁菁,赵静,董茹梦,徐军,李伯安.HBsAg与Anti-HBs双阳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特征及S区基因测序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2,36(3):276-282. 被引量:4
9 赵利利,何叶莉,赵静,张岚,苑文雯,董茹梦,杨宁,卞成蓉.673例HBsAg与HBsAb双阳性乙肝患者的临床和病毒学特点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4,31(12):2188-2193.
10 李祥武.HBSAg阳性者乙肝标志物及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分析[J] .智慧健康,2019,5(7):7-8. 被引量:1
1 何薇,宋康,陈芳.肺功能在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3,7(4):30-33. 被引量:18
2 何薇,宋康,陈芳.肺功能在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3):1003-1005. 被引量:12
3 王春菊.增强婴儿体内抗—HBs的探讨[J] .黑龙江医学,2005,29(1):79-79.
4 杨廷立.如何评价乙肝五项中同时出现的一对抗原抗体[J] .实用医技杂志,1996,3(1):19-19.
5 孙育民,刘旭,王新华,施海峰,顾佳宁,周立,胡伟,李若谷,方唯一.同一肺静脉内缓慢性和快速性肺静脉电位共存现象[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1):43-46.
6 邵利晔,宋勇,朱伯健.HBsAg滴度与血液中HBV-DNA检出率关系初探[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8,9(6):331-331.
7 杜淑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乙肝患者特殊血清学模式的HBV-DNA及其意义[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4):487-488.
8 杨美容.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症的护理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7):73-75. 被引量:4
9 陈浩,王晓明.细胞凋亡与缺血性心脏病[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03,16(3):155-157. 被引量:1
10 杨梅梅.浅谈代谢综合征的预防[J] .社区医学杂志,2011,9(4):5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