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汶川地震滑坡的地貌特征及治理措施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山崩地裂,土体滑坡,摧毁庐舍与工程设施,掩埋村落,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滑坡灾害地貌一旦生成,震后仍然留有重重灾害隐患。强震导致山体滑坡成群连片,堰塞湖星罗棋布。文章在系统分析地震滑坡地貌的基本特征和所产生的环境灾害隐患的基础上,针对其危害程度,提出了治理规划和防治措施。
作者
熊璘
周家丹
机构地区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四系阵地保障教研室
出处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18期182-183,共2页
China Hi-tech Enterprises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地震滑坡
堰塞湖
地貌特征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卢育霞.
宁夏西吉县境地震滑坡的地貌特征及其减灾开发对策探讨[J]
.西北地震学报,2007,29(1):79-83.
被引量:12
2
聂高众,高建国,邓砚.
地震诱发的堰塞湖初步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04,24(3):293-301.
被引量:79
3
丁彦慧,王余庆,孙进忠.利用综合指标法预测地震滑坡的判别准则[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崔中兴,杨作栋.
黄土地区滑坡的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J]
.水土保持通报,1994,14(6):48-52.
被引量:19
2
周本刚,张裕明.
中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1994,16(1):95-103.
被引量:77
3
单鹏飞.
宁夏西吉地区滑坡灾害地貌的成因分析[J]
.地理学报,1996,51(6):535-542.
被引量:12
4
刘锁旺 丁忠孝 张俊山.1856年湖北咸丰县大路坝地震考察.地壳形变与地震,1981,(2):69-81.
5
黄圣睦.历史强震活动特征与地震大形势判定信息初探[J].地震研究,1985,8(3):485-495.
6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陕甘宁青四省(区)强地震目录(公元前1177年-公元1982年)[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6-80.
7
王以瑾 云林.来去云林/草岭/堰塞湖--即将消失的新草岭潭,2003年7月20日,旅游玩家[EB/OL].www.ettoday.com/2003/07/20/743-1485838.htm Wang Yijin, Yun Lin. Coming from or going to cloudforest/grasshill/dammed lak,.
8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中国近代地震目录[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21,26,29,85-87,89-90,104,108,109,151,227-228.
9
云南通志馆.云南通志续修长编(卷八、九), 民国稿本[A].见:陈秉仁等编.《盐津县志》卷一,民国抄本 Library of Annals of Yunnan. Annals of Yunnan (Vol.8, 9)[C].Manuscript of Chinese Republic,..
10
谢家荣.民国9年12月16日甘肃及其他各省之地震情形[A].见: 陈尚平等编.中国近代地震文献编要(1900-1949)[C].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278.
共引文献
88
1
赵鹏飞,薄家恒,杨志全.
堰塞湖风险评估概述及展望[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1,21(2):141-142.
2
梁军.
地震堰塞湖对山区河流的影响与综合治理[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6):13-17.
被引量:7
3
郑毅,张彦仁,柳强,李树骞,褚小东.
宁夏西吉县地震遗迹特征及价值评价[J]
.宁夏工程技术,2013,12(3):216-218.
4
陈剑,崔之久.
金沙江上游雪隆囊古滑坡堰塞湖溃坝堆积体的发现及其环境与灾害意义[J]
.沉积学报,2015,33(2):275-284.
被引量:30
5
熊金国,王世新,周艺,王丽涛,阎福礼.
基于雷达和光学遥感数据地震堰塞湖监测方法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2012,43(1):44-47.
被引量:2
6
葛兆帅,刘庆友,胥勤勉,李会中,薛果夫,梅应堂,徐永辉.
金沙江下段河槽地貌特征与地貌过程[J]
.第四纪研究,2006,26(3):421-428.
被引量:21
7
高建国.
中国地震紧急救援理论研究[J]
.华南地震,2006,26(1):118-125.
被引量:11
8
胡道功,叶培盛,吴珍汉,吴中海,赵希涛,刘琦胜.
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段全新世古地震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06,26(6):1012-1020.
被引量:24
9
卢育霞.
宁夏西吉县境地震滑坡的地貌特征及其减灾开发对策探讨[J]
.西北地震学报,2007,29(1):79-83.
被引量:12
10
胡道功,吴中海,吴珍汉,赵希涛,叶培盛.
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晚第四纪古地震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07,27(1):27-34.
被引量:14
1
许冲,戴福初,肖建章.
“5.12”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特征参数统计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2011,20(4):147-153.
被引量:34
2
孙波.
陕北黄土滑坡地貌演变分析[J]
.铁道工程学报,1999,16(1):67-71.
被引量:10
3
许冲,戴福初,姚鑫,陈剑,涂新斌,肖建章,孙瑜.
汶川地震滑坡在两个典型区域内的分布研究[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7(5):621-631.
被引量:14
4
郭树柏,付丽华.
黑龙江省的灾害地貌[J]
.防灾博览,2006(1):22-24.
被引量:1
5
许冲,徐锡伟,郑文俊,魏占玉,谭锡斌,韩竹军,李传友,梁明剑,李志强,王虎,王明明,任俊杰,张世民,何仲太.
2013年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触发滑坡[J]
.地震地质,2013,35(3):641-660.
被引量:44
6
李秀珍,孔纪名,崔云,田述军.
汶川地震滑坡与地震参数及地质地貌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J]
.工程地质学报,2010,18(1):8-14.
被引量:24
7
黄波.
“5·12”汶川大地震滑坡的地貌特征及治理措施研究[J]
.四川建材,2011,37(5):76-77.
8
罗鉴银.
大巴山区暴雨特征及其对坡地灾害地貌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5(2):266-273.
被引量:5
9
张威,穆克华,李川川,闫玲,牛云博.
长白山白河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与河流沉积[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71-75.
10
吴才阳,张威,穆克华.
长白山白河8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J]
.科技信息,2009(16):85-87.
被引量:2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