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视距反舰导弹捕捉概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分析超视距反舰导弹捕捉能力的基础上,研究了海面风场、射击方式、目标规避机动、目标定位精度和目标信息时间延迟对超视距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
作者
聂永芳
冯林平
彭文辉
机构地区
海军潜艇学院
出处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46,共4页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关键词
超视距反舰导弹
捕捉概率
影响因素
分类号
E927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E911 [军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1
何文涛,王基组,张永刚.
超视距反舰导弹捕捉能力[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30(4):17-19.
被引量:13
2
旷志高,颜仲新,刘鼎臣.
超视距反舰导弹的射击方式探讨[J]
.飞航导弹,2003(7):14-17.
被引量:15
3
李振杰,徐晓刚,田君良.
超视距攻击时的目标定位误差分析[J]
.战术导弹技术,2005(4):22-24.
被引量:14
4
陈超,沙基昌,余滨,毛赤龙.
反舰导弹两种射击方式下捕捉概率及仿真[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32(6):44-47.
被引量:16
5
陈超,沙基昌,毛赤龙,任义广.
双舰无源定位捕捉概率模型及仿真研究[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29(4):622-625.
被引量:10
6
何文涛,王基组,张永刚.
一种新的提高反舰导弹捕捉概率方法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2004,26(5):46-48.
被引量:4
7
江言林,刘辉建.
探测平台目指精度对反舰导弹捕捉效能影响分析[J]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4):59-6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李云峰,姚奕,路德信.
某潜舰导弹在两种射击方式下捕捉概率研究[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3,28(z1):103-105.
被引量:6
2
胡来招.
无源定位技术综述[J]
.电子对抗,2004(4):1-7.
被引量:12
3
何文涛,王基组,张永刚.
超视距反舰导弹捕捉能力[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30(4):17-19.
被引量:13
4
丁松林,闫国玉.
反潜巡逻线搜索中声纳浮标发现概率的定量评估[J]
.舰船电子对抗,2005,28(5):31-32.
被引量:13
5
李桦.
无源定位的精度分析[J]
.电子对抗技术,1990(4):19-26.
被引量:4
6
张俊学 等.作战运筹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7
[1]槐万景.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检查搜索方法研究与效果分析[D].大连: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4.
8
[2]郭万海.无线电被动声呐浮标系统作战使用规则[M].大连: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3.
9
郭万海.无线电声呐浮标战斗使用[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03,(4):38-40.
10
[4]许建国.对台应急作战中声呐浮标的作战使用和效能评估[D].大连: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5.
共引文献
60
1
张开胜,曹之新,张建伟.
反舰导弹概略射击方式有效射击距离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2008,28(6):138-141.
被引量:3
2
刘辉建,江言林,唐学军,刘建强.
基于航路规划的导弹“概略前置点”射击方式研究[J]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8,22(2):45-48.
被引量:7
3
曾家有,宋友凯,严建钢.
基于目标位置误差圆分布的反舰导弹捕捉概率计算模型[J]
.战术导弹技术,2010(2):55-58.
被引量:8
4
朱汉雨,荣海洋.
侦察兵力通过数据链传递目标指示的方法探讨[J]
.飞航导弹,2007(1):42-44.
被引量:2
5
卢江涛,杨露菁,段立.
一种应用于超视距目标指示的误差分析方法[J]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2):88-91.
被引量:4
6
陈超,沙基昌,毛赤龙,任义广.
双舰无源定位捕捉概率模型及仿真研究[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29(4):622-625.
被引量:10
7
陈超,沙基昌,余滨,毛赤龙.
反舰导弹两种射击方式下捕捉概率及仿真[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32(6):44-47.
被引量:16
8
毛赤龙,沙基昌,任义广,陈超.
信息链误差对导弹捕捉时间敏感目标概率的影响[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33(6):30-33.
被引量:8
9
解学通,郁文贤,郭丽青,方裕,李文春.
基于遗传算法的微波散射计海面风矢量反演研究[J]
.海洋通报,2008,27(4):1-11.
被引量:9
10
周思羽,吴文海.
空对舰攻击战术导引概念研究[J]
.飞机设计,2008,28(6):70-7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5
1
赵辉,沈闽锋,许士海.
反舰导弹超视距攻击捕捉概率模型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2008,28(1):56-58.
被引量:14
2
张坚,金嘉旺,胡生亮.
反舰导弹搜捕过程建模与仿真[J]
.舰船电子工程,2008,28(4):50-53.
被引量:4
3
曾家有,张勇.
确定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最佳开机距离的模型研究[J]
.战术导弹技术,2008(3):62-65.
被引量:9
4
徐建志.
超视距反舰导弹射击方式优化选择[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4,29(5):101-103.
被引量:8
5
卢燕,舒传模.
蒙特卡洛法在导弹末制导雷达对目标的位置捕获概率估计中的应用[J]
.战术导弹技术,2005(1):55-58.
被引量:16
6
何文涛,王基组,张永刚.
超视距反舰导弹捕捉能力[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30(4):17-19.
被引量:13
7
王光辉,杨根源,严建钢,唐瑞栋.
可变搜索区末制导雷达捕捉模型[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30(4):32-34.
被引量:14
8
李新其,毕义明,李红霞.
海上机动目标的运动预测模型及精度分析[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30(4):35-37.
被引量:10
9
陈超,沙基昌,余滨,毛赤龙.
反舰导弹两种射击方式下捕捉概率及仿真[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32(6):44-47.
被引量:16
10
纪永清 董文洪 唐金国.海军兵种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4
1
张明亮,张炜,李建华.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移动目标仿真分析[J]
.指挥与控制学报,2018,4(4):325-329.
被引量:1
2
刘亿,孙洲.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最佳开机点的确定方法[J]
.战术导弹技术,2015(4):82-85.
被引量:12
3
鲁华杰,孙媛,徐学文.
反舰导弹打击低精度目标方法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2015,35(10):55-57.
被引量:9
4
马新星,丁广威.
“人在回路”红外成像反舰导弹捕获概率模型[J]
.战术导弹技术,2017(2):47-5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张明亮,张炜,李建华.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移动目标仿真分析[J]
.指挥与控制学报,2018,4(4):325-329.
被引量:1
2
王少平,董受全,李晓阳.
低目指精度条件下反舰导弹射击方法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2016,36(9):22-26.
被引量:4
3
陈榕,沈培志,张海峰.
反舰导弹突击岛礁区舰船末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和角度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16,36(6):5-8.
被引量:4
4
侯学隆,陈榕,陈邓安.
反舰导弹攻击岛礁区编队舰船末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和角度研究[J]
.指挥控制与仿真,2017,39(2):76-80.
被引量:7
5
肖泽龙,王华,周鹏,韩璐霞,王元恺,李潇,逯暄.
基于机会辐射源的弹载探测卫星优选方法[J]
.兵工学报,2017,38(8):1555-1562.
6
刘浩,罗木生,王宗杰.
岸舰导弹对海突击作战中预警机的阵位配置[J]
.指挥控制与仿真,2017,39(4):12-15.
被引量:7
7
侯学隆,姜青山.
海上机动目标CND-CS-UC散布规律研究[J]
.指挥控制与仿真,2017,39(4):40-45.
被引量:5
8
李伟,邵利民,李天伟.
反舰导弹在舰载红外探测系统下的突防策略分析[J]
.飞航导弹,2017(11):38-40.
被引量:1
9
王光辉,余仁波,张丽萍.
一种反舰导弹纯方位射击的评价算法[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8,33(3):313-317.
被引量:3
10
侯学隆,姜青山.
海上机动目标CND-CS-UC散布区确定方法研究[J]
.战术导弹技术,2018(5):49-56.
被引量:1
1
何文涛,王基组,张永刚.
超视距反舰导弹捕捉能力[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30(4):17-19.
被引量:13
2
阚亚斌,吕俊军.
目标定位精度较低情况下的导弹射击方法[J]
.火力与指挥控制,1997,22(2):31-38.
被引量:7
3
测试“奥托玛特”超视距反舰导弹[J]
.兵器知识,2010(12):85-85.
4
金同华,王喜安.
超视距反舰导弹AI末制导系统的研究[J]
.飞航导弹,1999(9):44-47.
5
旷志高,颜仲新,刘鼎臣.
超视距反舰导弹的射击方式探讨[J]
.飞航导弹,2003(7):14-17.
被引量:15
6
李建中,朱军,张飞猛,胡敬坤.
车载炮最大射程地面密集度影响因素研究[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11,23(1):24-26.
7
刘子阳,丁达理,田宏理.
电视导引头作用距离影响因素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24(S8):300-301.
被引量:1
8
周翔,龙源,岳小兵.
76mm口径EFP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研究[J]
.弹道学报,2003,15(2):59-63.
被引量:24
9
洪志平,洪星.
超视距反舰导弹打击水面舰艇编队计算模型[J]
.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2004,26(2):58-61.
被引量:2
10
王光辉,王瑞琪,朱兴邦,欧邦东.
超视距反舰导弹命中概率分析[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28(2):33-34.
被引量:15
飞航导弹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