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岭南历代名医及医方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岭南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医辈出,积累了大量验方。本文综述了民国以前岭南医家临床验方相关著作,为岭南历代医家验方的收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
徐愈颖
马艺华
施旭光
黄张杰
王沛坚
彭秀峰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85-1487,共3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K2060833)
关键词
岭南医学
医方
名医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14
1
王伟彪,郑洪.
岭南医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中国医药学报,1998,13(2):13-15.
被引量:10
2
邓铁涛.
岭南医学[J]
.新中医,1999,31(8):8-9.
被引量:24
3
广东省文化厅.岭南草药发展概况[J].2007.
4
计光辅.
鲍姑首创艾灸[J]
.家庭中医药,2007,14(6):13-13.
被引量:1
5
胡沛斌.
女郎中鲍姑[J]
.医药与保健,1999(1):60-60.
被引量:1
6
靳士英,林宁,靳朴.
岭南医药启示录(三)[J]
.现代医院,2007,7(3):75-76.
被引量:2
7
靳士英,靳朴.
岭南医药启示录(六)[J]
.现代医院,2007,7(6):86-86.
被引量:1
8
王新华 等.岭南温病学发展概况.新中医,1988,(3):51-53.
9
李禾,刘小斌,赖文,贺小英.
1949年以前岭南医家医案整理研究方法探讨[J]
.中医文献杂志,2002,20(4):23-25.
被引量:6
10
荣莉.
《岭南卫生方》版本情况与校注简介[J]
.中医文献杂志,2004,22(3):7-1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董兴齐,吴明寿,黄坚华,吉永丽,杨增源,冯松波.
云南省盈江县8例腺鼠疫患者诊断治疗与分析[J]
.地方病通报,1993,8(1):87-89.
被引量:1
2
荣莉.
《岭南卫生方》版本情况与校注简介[J]
.中医文献杂志,2004,22(3):7-10.
被引量:3
3
武文莲,吴驾淞,王渭滨.
青海省人间鼠疫临床分析[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4,13(4):226-229.
被引量:1
4
符友丰.
金元鼠疫史与李杲所论病证[J]
.中医杂志,1996,37(4):243-244.
被引量:12
5
于煜.磷霉素及其与阿米卡星或头孢菌素联用对实验鼠疫的有效性[J].国外医药·流行病传染病学分册,1994,15(4):316-316.
6
曹炳章.鼠疫抉微提要.中国医学大成,第三卷[M].长沙:岳麓书社,1992.946.
7
余伯陶.鼠疫抉策.自序.中国医学大成,第三卷[M].上海大东书局,1936.948.
8
冯汉镛.瘴气的文献研究[J].中华医史杂志,1981,11(1):44-47.
9
张仲南.良方新编(孟春印行本)[M].,1924..
10
陈复正.幼幼集成(刻本)[M].广州登云阁,1751..
共引文献
60
1
郑吉利,高贵良,陈小康,罗广波.
岭南禅医学流派及其学术特色概述[J]
.新中医,2023,55(20):176-180.
2
李思怡,潘华峰,陈楚杰,赵金媛.
基于登革热防控经验之岭南中医药防控急性传染病的特色及优势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1):1-5.
被引量:4
3
张其成,刘理想,李海英.
近十年来中医药文化发展回顾[J]
.中医药文化,2009,4(1):22-26.
被引量:65
4
李玉尚.
近代中国的鼠疫应对机制——以云南、广东和福建为例[J]
.历史研究,2002(1):114-127.
被引量:62
5
李禾,刘小斌,胡经航.
近十年中医古代医案整理研究述要[J]
.新中医,2005,37(10):88-90.
被引量:8
6
李禾,李建梅.
晚清鼠疫专著书名人名及版本相关问题辨疑[J]
.中医文献杂志,2005,23(4):18-21.
被引量:1
7
黄杰诚,蔡燕蓉.
香港清末鼠疫流行中医辨治分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3):233-235.
被引量:3
8
王子今.
汉晋时代的“瘴气之害”[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21(3):5-13.
被引量:17
9
李群,李禾(指导).
清代岭南医家研究概述[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1):42-46.
被引量:1
10
杨家茂.
《岭南卫生方》学术思想和贡献[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165-167.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19
1
许鑫梅.
健脾疏肝安胃汤[J]
.新中医,2005,37(1):37-37.
被引量:1
2
钟仲贤.
钟玉池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J]
.新中医,1989,21(3):8-11.
被引量:4
3
郭燕文,杨干潜.郭梅峰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医疗经验[J].新中医,1981,13(4):17-21.
4
黄穗平,徐蕾.
梁乃津教授学术思想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6):553-556.
被引量:6
5
张长民.
宋代潮州刘昉《幼幼新书》在医史文献学上的贡献[J]
.韩山师专学报,1989,10(1):89-108.
被引量:7
6
罗秀英,符文彬.
符文彬针灸治疗经验撷要[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4):517-518.
被引量:6
7
诸毅晖,成词松,任玉兰,谭丽君,裴钰,袁权.
清代名医陈复正儿科灸法理论述略[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4):84-85.
被引量:2
8
李月梅,庄礼兴,李艳慧.
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112-113.
被引量:22
9
杨洸.
浅谈隔物灸治疗外科疮疡[J]
.现代中医药,2013,33(3):87-88.
被引量:2
10
袁菱梅,李艳明,庄礼兴.
庄礼兴教授灸法治疗疑难病经验介绍[J]
.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1):892-89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郑耿东,何科蔚,余榕健,章洁淳,胡福珠,黎军宏.
浅析当代岭南名老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的特点[J]
.中医杂志,2013,54(5):445-447.
被引量:12
2
刘畅,庄珣,庄礼兴,谢晓燕,于珺.
岭南灸法学术源流及特色探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12):2894-289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王迎寒,周淑媛,巩仔鹏,杨庆,王娅杰,朱晓新.
戊己丸不同配伍方对结肠平滑肌细胞5-HT3,4受体及下游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元件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9):783-786.
被引量:2
2
廖隽芾,李明懋,诸小利.
滋阴润肺治疗攀西地区感染后咳嗽87例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4,32(2):103-104.
被引量:2
3
李涵,郑洪,修宗昌.
易说岭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1-3.
被引量:1
4
何苑.
川蜀与岭南脾胃病诊疗差异比较[J]
.国医论坛,2015,30(1):59-60.
被引量:2
5
张铮铮,邝卫红.
《中医内科学(2版)·脾胃肝胆系病证》编写的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3):3-5.
被引量:1
6
琚星萌,宋雅芳.
岭南地区脾胃湿热证的中医治疗[J]
.光明中医,2015,30(9):1833-1834.
被引量:8
7
杨良俊,刘伟,何维,郑嘉怡,刘洋,潘华峰.
岭南名医治疗脾虚证方药的数据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2):3053-3055.
被引量:6
8
王日欣,谢晓燕,黎健鹏,张显慧,潘华峰,庄礼兴.
浅析《采艾编翼》中的食疗特点[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3):294-299.
被引量:1
9
鲁海,范文昌,林华景,卢素宏,陈丁生.
岭南中医药文化在广东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中的植入——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21,7(9):56-57.
10
廖奕娇,杨曙东.
岭南医学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特色[J]
.西部中医药,2021,34(12):32-34.
1
张义,郭长青.
捻转刺法溯源[J]
.中国针灸,2013,33(7):615-618.
被引量:11
2
张怡,于明薇,王笑民,徐雯洁,南楠,马丛.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肺癌方药规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750-3752.
被引量:8
3
刘德荣.
民国以前福建医家研究伤寒学的成就述评[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2):46-47.
被引量:4
4
张峦,李沛霖,王建玲,李洁.
古代文献中从奇经辨治崩漏出血期的用药规律[J]
.湖南中医杂志,2017,33(2):114-116.
被引量:1
5
薛飞飞,梁媛,陈家旭.
基于数据挖掘肝郁证证候及用药特点文献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7):735-737.
被引量:10
6
刘迪,唐仕欢,王峥峥,刘旭,耿楠,沈潜.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岭南湿病组方规律的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24):199-202.
被引量:2
7
薛飞飞,陈家旭.
基于因子分析肝郁证证候特点的古代文献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5):988-990.
被引量:4
8
王洪彬,李晓泓,孙志芳,莫捷,王婧,何龙.
古代医籍中女性更年期体质初探[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3):718-719.
被引量:10
9
李那永,田金洲,时晶,苗迎春,龙子戈,马辛,汪卫东,贾竑晓,冯秀杰,尹冬青,徐春燕.
抑郁症相关情绪疾病中医证候要素与症状相关性的古代文献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127-130.
被引量:4
10
丁曼旎,方晓阳,朱建平.
中国古代烟熏避疫方的用药规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9):3095-3098.
被引量:12
中药材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