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6期37-45,共9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二级参考文献15
1 徐万坪.基尼系数的算法[J] .统计与决策,2004,20(9):121-122. 被引量:32
2 李绍荣,耿莹.中国的税收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J] .经济研究,2005,40(5):118-126. 被引量:210
3 张文春.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再分配[J] .税务研究,2005(11):46-49. 被引量:30
4 Richard M. Bird & Eric M.Zolt, Redistribution via Taxation: The Limited Role of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P Working Paper, 0508,2005.
5 Zeljko Bogetit and Fareed Hassan,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Income Tax Burden in Bulgaria.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995, p. 1142.
6 哈维.S.罗森.《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8 中国经济网:www.ce.cn,周凯,《国家发改委报告称: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也较大》,2006年2月6日.
9 《中国统计年鉴》(1986—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
10 《中国税务年鉴》(1985—2004),中国税务出版社出版.
共引文献117
1 钟滔,宋益.浅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J] .经济视野,2013(5).
2 王中魁,付乳燕.解决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合理的一个数学方法[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80-81.
3 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7(6):65-71. 被引量:62
4 王志刚.中国税制的累进性分析[J] .税务研究,2008(9):16-20. 被引量:13
5 李梦娟.论建立扩大内需的分配机制[J] .经济问题探索,2009(4):14-19. 被引量:1
6 杨天宇.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逆向转移”问题研究[J] .统计研究,2009,26(4):19-25. 被引量:61
7 李伟.再分配收入和支出调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22(4):55-60. 被引量:1
8 付广军.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9(3):6-12. 被引量:10
9 秦赛男.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思考[J] .中州大学学报,2009,26(3):13-15.
10 万莹,史忠良.税收调节与收入分配:一个文献综述[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40-45.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43
1 冯曦明.从公平视角看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选择[J] .财会研究,2009(5):11-14. 被引量:13
2 靳东升.个人所得税改革与税收公平的实现[J] .地方财政研究,2005(5):33-35. 被引量:1
3 王小鲁.巨额灰色收入不容忽视[J] .商周刊,2010(16):33-33. 被引量:9
4 谷成,梁金兰.个人所得税的指数化调整研究[J] .涉外税务,2004(7):17-19. 被引量:17
5 刘佐.税收改革若干问题探研[J] .税收征纳,2005(1):11-12. 被引量:1
6 刘黎明,刘玲玲.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规模测算[J] .财政研究,2005,21(4):26-28. 被引量:23
7 焦建国,刘辉.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调整测算研究——基于北京市数据的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11(32):45-52. 被引量:11
8 汤贡亮,陈守中.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的测算[J] .税务研究,2005(9):48-52. 被引量:34
9 吴菊,王秀勤.缩小贫富差距与比例税制——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局限及税制改革取向[J] .中国合作经济,2005(10):49-50. 被引量:4
10 崔光营.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费用扣除标准首当其冲[J] .税务研究,2005(11):44-4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7
1 李蒙,胡志勇.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与扩大内需[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4):82-86. 被引量:1
2 张辉,付广军.基于因子分析下的我国个人所得税结构分析[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1(4):32-37. 被引量:4
3 李呈豪.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1):26-27.
4 冯曦明,黄文丽.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J] .财会研究,2012(7):14-16. 被引量:8
5 梁德明,王峥嵘.建立动态调整工薪税目费用扣除标准机制新议[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1):84-88. 被引量:3
6 张佐敏.海峡两岸个人所得税制的比较[J] .财会学习,2016,0(17):1-4. 被引量:1
7 蒋雄,熊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的效应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0(5X):27-2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0
1 李忠华,刘晓辉.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J] .经济纵横,2012(3):45-48. 被引量:4
2 方莹,张宗磊.关于我国构建个人所得税联动机制的设想[J] .财会月刊(中),2012(3):37-39. 被引量:2
3 张海霞.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完善——基于居民收入公平分配视角[J] .学术交流,2013(4):83-86. 被引量:11
4 徐旸,余夏,顾妍炜,许士珂.扩大内需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3(7):5-7.
5 张辉,李欣燕,王妍.中国个人所得税潜在能力估算——以北京市为例[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0(4):27-33.
6 安锋,范道赢,冯银超,陈阳,郑丽慧,余杨.基于因子分析的地方个人所得税结构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6):522-529. 被引量:2
7 黄聪聪.浅议我国工薪累进税率和免征额的功能[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6):41-43. 被引量:1
8 汪波.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失效问题[J] .商情,2015,0(9):183-183.
9 陈建东,孙克雅,马骁,冯瑛,成树磊.直接税和间接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J] .税务研究,2015,0(7):43-53. 被引量:18
10 张岩.个人所得税改革进程中的税基评估问题[J] .现代商业,2015(24):122-123.
1 刘彩霞.对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分析与展望[J] .湖北社会科学,2012(8):63-65. 被引量:3
2 赵媛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研究[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4):39-40. 被引量:4
3 杨绍茹.对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战略构想[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3,17(2):38-40. 被引量:2
4 爱TA,就给TA留一点私房钱[J] .钱经,2009(9):126-126.
5 谢述玲.对农村信用社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7(11X):368-369. 被引量:5
6 李少鹏,武琪.财经名刊名著[J] .财经界,2016,0(25):8-9.
7 葛成.财政支出缩减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J] .广东社会科学,2013(6):43-52. 被引量:2
8 陈科材.浅淡国人金融理财[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4):87-88.
9 娄本刚.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4(19):42-42.
10 熊鹏,王飞.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新思考——基于范围经济的分析框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6-60.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