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播期对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微粉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994~1997年,以3个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不育系微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微粉量有显著的影响,播期越早,微粉量越多,随着播期的推迟,微粉量逐渐减少。
作者
胡虹文
机构地区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9期12-13,共2页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微量花粉
胞质雄性不育系
播期
油菜
分类号
S565.404.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67
1
JIANG Liang-cai, PU Xiao-bin, ZHANG Qi-xing, CHEN Fang and ZHANG Jin-fang( The Crop Institute of th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Chengdu 610066 , P.R. China ,Sichuan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 P.R. China).
Identification of 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NEA in Brassica napus L.and Its Genetic Studies[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2,1(4):381-387.
被引量:10
2
杨光圣,傅廷栋.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可能途径——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4):307-316.
被引量:32
3
张太平,王军,魏忠芬,李德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ZWAB的选育及其临时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筛选[J]
.种子,2004,23(10):13-15.
被引量:10
4
沈康,沈振国,徐汉卿,黄清渊.
油菜(B.napus L.)硼素营养与结实性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3,19(6):539-545.
被引量:31
5
尚毅,李殿荣,李永红,张耀文,田建华.
我国油菜化学杀雄+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应用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27-29.
被引量:23
6
刘尊文,吴平,李海龙,刘宁,邹慧.
两系法杂交油菜研究现状及展望[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1):50-55.
被引量:12
7
蒋梁材,刘启鑫.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与可育系花蕾的生理生化特性[J]
.中国油料,1994,16(1):11-14.
被引量:20
8
徐爱遐,田广文,金平安,李文华,马长珍.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优势潜力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2):24-27.
被引量:6
9
王华,赵继献.
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法制种技术──Ⅲ.多效唑对母本花期的调控作用[J]
.中国油料,1995,17(1):9-11.
被引量:2
10
李保庆.
甘蓝型油菜雄性质不育系微量花粉研究初报[J]
.中国油料,1995,17(3):7-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
1
曾川,徐洪志,廖淑梅,张大琼,陈吉光,张红.
播种期对油菜CMS130A感温特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6,26(5):40-42.
2
曾川,徐洪志,廖淑梅,张大琼,陈吉光.
播种期对甘蓝型油菜CMS130A感温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06(6):31-33.
3
董云,方彦.
我国克服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育性不稳定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592-3594.
被引量:1
4
张耀文,王俊生,田建华,张文学.
油菜CMS育性不稳定的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2003,12(1):8-11.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张耀文,尚毅,李永红,李殿荣,李建厂.
新型化学杂交剂SX-1和肥料混用对甘蓝型油菜CMS的作用效果[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3):9-13.
被引量:5
2
尚毅,李殿荣,李永红,张耀文,田建华.
我国油菜化学杀雄+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应用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27-29.
被引量:23
3
刘燕,董振生,张改生,董军刚,刘创社,刘绚霞,李宏兵.
甘蓝型油菜CMS 212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2):33-37.
被引量:10
4
曾川,徐洪志,廖淑梅,张大琼,陈吉光,张红.
播种期对油菜CMS130A感温特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6,26(5):40-42.
5
曾川,徐洪志,廖淑梅,张大琼,陈吉光.
播种期对甘蓝型油菜CMS130A感温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06(6):31-33.
6
李宏军,何觉民,陆建农,何仪,武爱龙,王科,莫俊杰,刘苏兰.
4个甘蓝型油菜不育系在湛江制种的可行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2):16-19.
被引量:2
7
曾川,徐洪志,廖淑梅,张大琼,陈克富,彭涛,陈吉光.
甘蓝型油菜polCMS微粉控制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1):163-167.
被引量:2
8
廖淑梅,徐洪志,曾川,张大琼,陈吉光.
不同海拔高度秋播甘蓝型油菜CMS130A的感温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04-7806.
9
董云,方彦.
我国克服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育性不稳定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592-3594.
被引量:1
10
张少丽,张鲁刚,张玉,万恩梅,惠麦侠,张明科.
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化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4):667-674.
被引量:5
1
高世海.
影响杂交油菜制种纯度技术因素[J]
.湖北农业科学,1998,37(6):29-30.
被引量:5
2
李大雄,饶勇,肖华贵.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选育研究及配合力分析[J]
.种子,2000,19(4):37-40.
被引量:3
3
范连益,陈卫江,曲亮,李莓.
杂交油菜制种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J]
.湖南农业科学,2002(2):8-11.
被引量:18
4
陈卫江,李莓.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A微粉结实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0(5):12-13.
被引量:4
5
苏英.
浅谈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与油菜制种中微粉问题解决方案[J]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6):181-182.
被引量:6
6
田森林,陈社员,刘忠松.
油菜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与其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3):170-172.
7
席代汶.
甘蓝型油菜玻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的成因及改良[J]
.作物研究,1997,11(2):17-21.
被引量:4
8
石华娟,李凤扬,董云麟.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419A分期播种育性变化的初步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6,9(S1):92-96.
9
侯国佐,朱永生,潘文生.
甘蓝型油菜质不育材料微量花粉问题研究 1.微量花粉发生规律的观察[J]
.贵州农业科学,1991,19(2):17-21.
被引量:31
10
彭武生,卓宇红.
摘苔对延缓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期和控制微量花粉效应的研究[J]
.作物研究,1993,7(3):17-20.
被引量:2
河南农业科学
199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