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意识形态整合:民族和谐的精神动力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族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价值观念、民族信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只有加强意识形态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使之逐步被各族民众所认同,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我国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创设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
柴秀波
机构地区
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
出处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3-25,共3页
Theory Front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民族和谐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1
贺金瑞,燕继荣.
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5-12.
被引量:404
2
龙太江,王邦佐.
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3):169-175.
被引量:108
3
张艾力.
和谐社会构建与民族关系发展[J]
.中国民族,2006(4):54-55.
被引量:6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38.
6
巴瑞·布赞,奥利·维夫,迪·怀尔德.新安全论[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192.
7
马利.网络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N].人民日报,2013-11-27.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1.
9
王鹏.难言结束的伊拉克战争[N].中国青年报,2014-4-4.
10
黄琪轩.
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发展[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1):25-4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罗柏林.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安全问题研究[J]
.理论研究,2015(3):51-57.
被引量:1
2
彭颜秋,宁月红,刘莉,徐林.
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J]
.才智,2013(16):149-14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周少青,周洁.
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与国家安全研究述评[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6):62-73.
被引量:2
1
何伟昌.
试论提高党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J]
.宁夏党校学报,2008,10(3):27-29.
2
刘鑫.
全球化和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党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探析[J]
.祖国,2016,0(18):131-131.
3
郭钰霞.
新视域下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6-19.
4
邹谨.
胡锦涛执政党意识形态整合思想探讨[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9,23(1):18-21.
5
邱印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整合的关系[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7(4):6-7.
6
王金龙.
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新时期下更好的实现意识形态整合[J]
.祖国(建设版),2014(6):215-216.
7
胡士平,张光辉.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整合[J]
.理论与改革,2005(4):136-139.
被引量:8
8
王玉瑾.
党史文化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建构中的时代价值[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5):65-70.
被引量:7
9
唐晓波.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优化[J]
.湖北社会科学,2006(6):8-10.
被引量:3
10
肖芳,颜清.
弘扬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2):61-61.
理论前沿
2009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