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苗床隔寒早播壮秧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水稻苗床隔寒早播壮秧高产栽培技术,是寒地稻作区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从虎林市生产实际出发,从育苗前准备、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本田整地移栽、本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项技术,以利推广,使更多的农户能够增产增收。
作者
魏永海
栾浩文
宋光义
顾玉奎
机构地区
虎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鸡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5期43-45,共3页
North Rice
关键词
水稻
隔寒增温
育苗
栽培
技术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1
1
兰雨锋.
水稻稻壳育苗新技术[J]
.垦殖与稻作,2005(1):26-27.
被引量:1
2
袭峰,唐锦福,张玉志,陈志国,张桂芳.
水稻超早育秧试验总结[J]
.北方水稻,2007,37(5):37-39.
被引量:3
3
仲桂芳.水稻隔寒增温超早育苗技术[J].农林科技,2012(33):294-295.
4
曲金玲.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1):34-35.
被引量:6
5
王立柱.
水稻壮秧标准及培育壮秧的关键技术[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1):36-37.
被引量:4
6
郭德全,郭毓智.
用稻壳做床垫的新型育苗技术[J]
.北方水稻,2008,38(6):61-63.
被引量:1
7
彭世彰,张正良,庞桂斌.
控制灌溉条件下寒区水稻茎秆抗倒伏力学评价及成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6-10.
被引量:36
8
朱宏,苗得雨.
北方寒地水稻苗床增温超早育苗高产机理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2):41-44.
被引量:5
9
慕永红,于杨,张莉萍,王智敏.
寒地水稻插秧时期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31-34.
被引量:4
10
吴海燕,徐凤双.
黑土地区水稻旱育苗床土调酸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1999,24(2):40-4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孙国宏.
隔寒增温超早育秧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2):22-23.
被引量:2
2
李哲帅.
水稻应用苯板与稻壳隔寒增温育苗技术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28-28.
3
王佰成.
隔寒增温超早育秧对水稻产量及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3):34-36.
4
谭可菲,刘传增,马波,胡继芳,周超,徐婷,闫峰.
不同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5):38-41.
被引量:4
5
姜龙,曲金玲,孙国宏,白艳凤,孟祥海.
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模式[J]
.中国林副特产,2018(4):23-2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谭可菲.
隔寒增温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3):33-33.
2
谭可菲,刘传增,马波,胡继芳,周超,徐婷,闫峰.
不同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5):38-41.
被引量:4
3
袁东平,吕玉萍,张德春.
水稻3种育苗插秧方式比较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26-26.
4
李香玲,冯跃华,王雨荷,王小艳,莫银化,王旭.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8):25-29.
被引量:3
5
李继春.
水稻水直播试验总结[J]
.新农民,2019,0(18):37-37.
6
徐伟.
水稻超早钵育技术试验[J]
.新农民,2019,0(36):33-34.
7
韩立鹏.
中农峻峰水稻侧深施肥试验总结[J]
.新农民,2019,0(36):44-45.
8
刘玉龙,刘晓霞.
有机水稻栽培示范[J]
.新农民,2019,0(36):64-65.
9
王士全,刘显爽.
金淼三号氨基酸水溶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J]
.新农民,2019,0(36):70-71.
10
郭晓红,徐令旗,胡月,姜红芳,兰宇辰,王鹤璎.
不同栽培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穗部性状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20,32(2):1-9.
被引量:3
1
国忠宝,李树铭.
寒地水稻壮秧培育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4):196-196.
被引量:2
2
刘广信.
水稻大棚育苗插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9):194-194.
被引量:4
3
张凤华.
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5):51-51.
被引量:5
4
李秀娟.
绥中县水稻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3):29-29.
被引量:2
5
李星,龙九洲,王飞,伍名龙,王建平,张卫书.
黔东南州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91-92.
6
卜培孙.
水稻机插秧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13,31(3):40-41.
被引量:4
7
石志红.
铜仁牛长坡名优晒红烟品种“细花烟”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12-14.
8
吴淑珍.
整地移栽和种植密度[J]
.湖南农业,1997(10):7-7.
9
任太荣.
参宝镇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J]
.时代农机,2016,43(3):153-154.
被引量:1
10
王淑艳.
水稻整地移栽及施肥技术[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4(6):31-31.
被引量:1
北方水稻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