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之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的需要使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成为必须,多学科研究进而被上升到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层面,论者们对此方法的认同度不一。从方法论上看,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表述是不严格的,作为研究方法而存在缺乏说服力,它更多的是一种研究的思维取向或研究类型。
作者
雷家彬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30,共3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研究方法
多学科研究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9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王建华.
多学科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87-89.
被引量:51
2
曹如军.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与混合方法研究之比较--兼与田虎伟博士商榷[J]
.江苏高教,2008(4):25-27.
被引量:7
3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
[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上)(第8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9.
5
[美]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乔伊·P.高尔(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9.
6
朱志勇.
教育研究方法论范式与方法的反思[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7-12.
被引量:70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沃野.
当代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论战述评[J]
.教育研究,1998,19(9):65-68.
被引量:9
2
刘水凤,乔连全.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刍议[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78-81.
被引量:3
3
扈中平.
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科学人文主义的方法论[J]
.教育研究,2003,24(3):14-17.
被引量:49
4
田虎伟.
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中的新范式[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74-78.
被引量:38
5
何云峰.从意见表达转向科学式探究[N].社会科学报,2004/2/26,第六版面.
6
.[EB/OL].http://linguistics.byu.edu/faculty/henrichsenl/researchmethods/RM_1_01.htmlo.,.
7
马克思·韦伯[德] 韩水法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8
周业谦 周光淦译.社会学辞典[M].台北:台湾书店,1998..
9
孙绵涛.《方法论范式的反思与重建》[Z].,2002年..
10
皮埃尔·布迪厄 华康德 李猛 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98.99.283,100页.
共引文献
149
1
田振华,毛亚庆.
作为定性研究方法的影像传声:理论与实践——兼论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现代性超越[J]
.教育发展研究,2020,40(4):32-37.
2
潘黎,修南.
中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演变特征与未来趋势——基于“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教育学)”论文的计量分析[J]
.教育科学,2023,39(6):9-16.
被引量:1
3
刘进.
人工智能如何使教育研究走向科学[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1):106-117.
被引量:6
4
王珺.
学科制度视角下的“妇女学”[J]
.妇女研究论丛,2005(z1):101-103.
被引量:7
5
田虎伟.
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涵义的再思考[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1):1-4.
被引量:5
6
王建华.
论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J]
.教育研究,2004,25(8):17-20.
被引量:16
7
曹丰文,陈雁.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创品牌和特色专业[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3,14(4):37-38.
被引量:3
8
段晓明,陈荟.
走向生活体验——教育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法[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29-32.
被引量:19
9
黄启兵.
什么是高等教育学中的多学科研究──基于代表性文本的解读[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1(2):20-24.
被引量:8
10
文雯.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综述[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6):54-59.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23
1
崔艳丽.
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制度保障探析[J]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6):11-15.
被引量:4
2
吴钢.
论教育学的终结[J]
.教育研究,1995,16(7):19-24.
被引量:130
3
陈桂生.
略论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的现象[J]
.教育研究,1994,15(7):38-41.
被引量:65
4
赵应生.
方法危机与教育的学科定位[J]
.湖北社会科学,2007(1):170-172.
被引量:3
5
左璜,黄甫全.
体认教育研究的限度——论当代教育学学科危机的第三条出路[J]
.现代大学教育,2011,27(2):7-12.
被引量:7
6
孙凯.
高等教育学学科属性刍议[J]
.大学(研究),2011(9):36-40.
被引量:3
7
吴培群,封化民.
大学教师校际流动性的实证分析——基于Web内容分析数据与国际调查结果的比较[J]
.科研管理,2013,34(5):86-92.
被引量:15
8
刘进,沈红.
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频率、路径与类型[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1):42-48.
被引量:30
9
顾险峰.
人工智能的历史回顾和发展现状[J]
.自然杂志,2016,38(3):157-166.
被引量:116
10
李硕豪,陶威.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现状与展望——基于5种CSSCI来源期刊的分析[J]
.高教探索,2016(8):5-1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刘进.
人工智能如何使教育研究走向科学[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1):106-11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路增祥,赵通林,徐振洋.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考验与对策[J]
.中国冶金教育,2021(2):57-61.
被引量:3
2
周进,叶俊民.
智能时代学习分析再认识及其发展路径[J]
.数字教育,2021,7(3):9-14.
被引量:2
3
刘海,李雷,张晓春,孙志华,程德强.
智慧型信息与通信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8):233-237.
被引量:10
4
林松月,刘进.
大数据与院校研究[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7-19.
被引量:1
5
韩笑,胡奕璇,王超.
面向人工智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3):161-167.
被引量:23
6
林宝灯,梅雄杰,常文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重要论述的教育启示[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4,14(2):1-8.
1
徐华平.
应多学科研究创业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4(6):47-47.
被引量:26
2
李均,梁仕新.
论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J]
.现代大学教育,2003,19(6):26-28.
被引量:8
3
你隐藏着哪些与众不同的价值观[J]
.中学生博览,2016,0(27):62-63.
4
唐人杰.
浅谈个性作文的教学[J]
.成功,2009(3):84-84.
5
周世勇.
对美术教育中逆向思维的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2012(10):154-154.
被引量:2
6
朱小波.
唤醒动机,让学生快乐习作[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9):25-25.
7
李芳.
暴露学生原始思维状态 设计最佳数学活动——“认识角”教学片段与反思[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9(2):38-38.
8
付胜云.
写作教学的突围:我们怎样构建有效的写作教学课堂[J]
.写作,2016,15(7):3-10.
被引量:1
9
王洪才.
多学科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的独特方法?[J]
.江苏高教,2014(1):5-7.
被引量:8
10
陈小红.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J]
.石油教育,2004(1):22-25.
江苏高教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