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395
-
1莫艳.日本公共外交与国家软实力构建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6):85-87. 被引量:2
-
2张胜军.新世纪中国民间外交研究:问题、理论和意义[J].国际观察,2008(5):12-18. 被引量:23
-
3张志洲.民间外交涵义的学理分析[J].国际观察,2008(5):19-24. 被引量:12
-
4余万里.全球化时代的民间外交[J].国际观察,2008(5):32-36. 被引量:5
-
5张延磊.国际刑事法院面临的政治制约因素分析[J].社科纵横,2005,20(6):116-117. 被引量:2
-
6吴晓萍.中国形象的提升:来自孔子学院教学的启示——基于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和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问卷的实证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1):89-102. 被引量:48
-
7谢韬.从民意调查看中国的对美外交和中美关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5):59-71. 被引量:9
-
8赵可金.人文外交:全球化时代的新外交形态[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6):73-89. 被引量:30
-
9P.J.Kelly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Impartiality and Liberal Constitutionalism[J].北大法律评论,2001,2(2):645-668. 被引量:1
-
10钟亚平.从美国“超越遏制战略”看全球化的实质[J].哲学研究,1999(12):16-23.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42
-
1黄莉.中国体育步入公共外交的新时代[J].运动,2012(11):1-3.
-
2赵雪波,张键.对当前阶段中国公共外交的再认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6):58-61. 被引量:7
-
3吴白乙.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变革的重要一环[J].国际政治研究,2010,31(3):115-125. 被引量:19
-
4吴华清,沈国麟,杜旭赟.现代化理想图景的诉求--从2010年世博会对外报道看中国公共外交的话语建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6):105-108. 被引量:1
-
5梁婷婷.论公共外交概念理解的国别和时代差异[J].国际新闻界,2011,33(5):47-50. 被引量:3
-
6蒋蓓,伍慧萍.德国对华公共外交:以“德中同行”活动为例[J].欧洲研究,2011,29(4):32-49. 被引量:3
-
7付冬梅.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新特点及未来走向刍议[J].黑河学院学报,2011,2(3):22-26.
-
8黄莉,雷波,陈春新,付晓静.从北京奥运会文化冲突的视角探究中西文化交流的对策[J].体育科学,2012,32(5):12-23. 被引量:4
-
9解晓燕,杨晓燕.论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中的国民气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4):48-54. 被引量:2
-
10蒋华杰.公共外交的意识形态化:冷战时期中国培训阿尔巴尼亚实习生计划解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29(4):129-14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01
-
1金丹.越南“两廊一圈”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研究[J].中国-东盟研究,2018(2):139-154. 被引量:2
-
2汤景泰,徐铭亮.全球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Twitter平台的数据[J].新媒体与社会,2023(2):92-110. 被引量:2
-
3方伟,封蓉.“第三空间”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现代英语,2020(19):76-78.
-
4刘曙华,黄轲,周青,黄旭文,刘娴.中国—东盟新冠疫情防控舆情分析及加强合作之举措[J].经济与社会发展,2021,19(4):1-9.
-
5孙莉.元语用视角下的“一带一路”话语研究[J].汉字文化,2023(10):16-18. 被引量:1
-
6陈金龙.上海对非洲国家经济技术援助历史考察(1960—1990)[J].非洲研究,2022(1):177-196. 被引量:1
-
7孟晓宇,张景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中国海洋秩序观:分析框架、内涵与远景展望[J].东亚评论,2021(2):161-186. 被引量:2
-
8罗韵娟,王锐.创新扩散视角下“一带一路”议题传播的社交网络分析[J].当代传播,2020,0(1):52-57. 被引量:9
-
9汤景泰,徐铭亮,星辰.立场、情感、注意力与选择性接触:舆论极化的影响要素分析[J].国际新闻界,2023,45(1):132-156. 被引量:10
-
10任丽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农业高校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困境与发展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20(6):20-24. 被引量:6
-
1龙宇翔.促进民间外交蓬勃发展[J].中国政协,2013(6):58-58.
-
2“友谊论坛2010——公共外交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J].对外传播,2011(1):44-44.
-
3陈慧,黄军建.浅论周恩来的外交思想[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1(1):25-27. 被引量:1
-
4李俊.张闻天外交思想的发展轨迹[J].世纪桥,2010(12):22-25. 被引量:1
-
5江平.空前启后 功不可没-《民法通则》颁布十周年记[J].研究生法学,2002(V00):139-142.
-
6陈明辉.维稳求发展 普法须先行[J].新重庆,2012(7):18-20.
-
7林平.如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J].成功,2011(24):192-192. 被引量:1
-
8徐世澄.古巴积极调整对外关系[J].瞭望,2000(6):2-2.
-
9徐向阳.建国以来我国民间外交的发展[J].中外企业家,2009(10X):130-130.
-
10倪晓箐.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职大学报,2006(1):117-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