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中灌区夏玉米高产需肥量及土壤作物氮供需特点研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中灌区夏玉米高产的最佳N、P2O5用量分别为160~240kg/hm2、150~190kg/hm2,N∶P2O5应在1~2.5∶1内。高密栽培的施肥量应高于常规栽培施肥量,前者宜将氮肥于拔节期一次施入,后者宜将氮肥分为拔节前和喇叭期两次施入。关中夏玉米高产还存在其他限制因素。
作者
何绪生
吕殿青
机构地区
陕西省农科院土肥所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1998年第5期34-37,共4页
Soils and Fertilizers
关键词
关中灌区
夏玉米
施肥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3.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74
1
同延安,Ove Emteryd,张树兰,梁东丽.
陕西省氮肥过量施用现状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239-1244.
被引量:88
2
霍竹,王璞,付晋峰.
秸秆还田下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5,20(1):100-104.
被引量:9
3
王圣瑞,马文奇,徐文华,黎青慧,张福锁.
陕西省小麦施肥现状与评价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1):31-37.
被引量:38
4
吕殿青,徐福利,张金水,李瑛.
无定河川道玉米氮磷施肥量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1989,35(6):22-23.
被引量:2
5
李庆逵.
从事土壤化学分析工作的回顾[J]
.土壤,1994,26(5):225-229.
被引量:1
6
刘杏兰.
关中灌区小麦、玉米轮作田磷肥施用定位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1995,4(3):85-88.
被引量:4
7
宋志伟,杨首乐,赵梦霞,武金果,王凤兰,马林,禹淑梅,吕跃凯.
豫东北潮土区夏玉米高产经济施肥最优模式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1995,24(4):21-23.
被引量:10
8
同延安,石维,吕殿青,Ove Emteryd.
陕西三种类型土壤剖面硝酸盐累积、分布与土壤质地的关系[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4):435-441.
被引量:35
9
张维理,田哲旭,张宁,李晓齐.
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5,1(2):80-87.
被引量:635
10
刘全清,张卫锋,杜森,马文奇,张福锁.
中国西北地区肥料使用和生产现状及问题[J]
.磷肥与复肥,2005,20(5):69-73.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6
1
武继承,杨永辉,康永亮,田志浩.
氮磷配施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0):68-71.
被引量:24
2
杨建海,顾建人,吴建忠,张守福,赵田芬,郁文辉,支凤高.
奥普尔有机复肥(粒)作水稻拔节肥效果初探[J]
.上海农业学报,2000,16(3):64-68.
3
宋永林,袁锋明,姚造华,王丽霞,张淑香.
不同肥料配比对夏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影响的定位研究[J]
.土壤肥料,2001(1):31-33.
被引量:20
4
常艳丽,刘俊梅,李玉会,孙本华,张树兰,杨学云.
陕西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施肥现状调查与评价[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8):51-61.
被引量:55
5
刘阳,殷国玺,谢崇宝,张国华,方少文,杨洁.
地下饮用水源地污染因子识别模型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12):45-48.
6
武俊喜,陈新平,贾良良,张福锁,V.Rmheld.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高肥力土壤的持续供氮能力[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1):1-5.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117
1
蔺飞阳,杜艾芳,许秀春,孟凡乔.
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磷素利用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7):11-15.
被引量:4
2
仓恒瑾,许炼峰,李志安,任海.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最佳管理措施及其发展趋势[J]
.生态科学,2005,24(2):173-177.
被引量:58
3
高洪军,朱忠,彭畅,于连生.
淡黑钙土玉米养分平衡调控技术初探[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5):43-45.
被引量:1
4
况福虹,朱波,徐泰平,汪涛,武永峰.
川中丘陵区施肥制度对夏玉米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1):90-95.
被引量:2
5
韩秉进,韩晓增,王德建.
大豆-玉米轮作区适宜NPK用量试验研究[J]
.土壤通报,2006,37(2):303-308.
被引量:9
6
钟茜,巨晓棠,张福锁.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环境承受力分析[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3):285-293.
被引量:105
7
黄绍敏,宝德俊,皇甫湘荣,张夫道,赵秉强,李民.
长期施用有机和无机肥对潮土氮素平衡与去向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4):479-484.
被引量:25
8
王启现,王璞,王秀玲,翟志席,刘岩一.
黄淮海平原玉米施氮量对后茬小麦土壤剖面硝态氮和产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7):2275-2280.
被引量:10
9
崔涛,喻猛.
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施肥效应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2006(5):22-24.
被引量:5
10
刘淑云,董树亭,赵秉强,李秀英,张振山.
不同施肥制度对夏玉米产量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2):167-171.
被引量:6
1
柴苗苗,韩霁昌,罗林涛,王欢元,马增辉.
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复配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0):179-184.
被引量:28
2
王桂荣,程乐庆,郝海民,张志标.
冬小麦不同区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浅谈[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1(10):25-25.
3
于庆华.
试论碱性土壤作物的栽培与改良[J]
.农业与技术,2015,35(2):26-26.
被引量:1
4
罗孝华依靠科技发明专利,促进油菜产业发展[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26(3):94-94.
5
张发华.
膜下滴灌高密度棉花果枝苔数的最佳选择[J]
.新疆农业科技,2006(1):19-19.
6
张勇,李华宪.
氮磷钾化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2):15-17.
被引量:11
7
范宏伟,巴兰清,宋雄儒.
民乐县啤酒大麦配方施肥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0,41(12):22-24.
被引量:7
8
肖关丽,郭华春.
不同温光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叶位叶SPAD值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马铃薯,2007,21(3):146-148.
被引量:22
9
任士忠.
夏大豆高产施肥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636-637.
被引量:5
10
陈永兴.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08,22(4):213-215.
被引量:23
土壤肥料
199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