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高校学生体育法意识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10所普通高校800名大学生体育法意识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广州高校学生对体育法热情不高;体育法知识、理念及功能认知与学历不成比例;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比高年纪(三、四年级)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学生了解体育法的渠道单一,而且没有针对性。建议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基本理论中添加体育法知识的教学。
作者
谢冬兴
机构地区
广东培正学院体育教学部
出处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2期69-70,共2页
基金
广东培正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9-66)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高校
大学生
体育法
意识
分析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厚福,钟启宇.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法的立法探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17-20.
被引量:14
2
万茹,莫磊.
我国学校体育法规实效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295-297.
被引量:17
3
韩大元,王德志.
中国公民宪法意识调查报告[J]
.政法论坛,2002,20(6):106-119.
被引量:7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于善旭,张剑,陈岩.
建立以《体育法》为核心的我国体育法规体系的框架构想[J]
.中国体育科技,1999,35(1):3-11.
被引量:28
2
江崇民,蔡辉煌,张彦峰.
1985—200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
.体育科学,2004,24(9):53-62.
被引量:31
3
陈博.试论学校体育中学生的体育权力[C].第二届全国学校体育大会论文集,2003:184~186.
4
殷红.河南省中学体育法规实施的现状调查与研究[C].全团体育法制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2:73~77.
5
国务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M].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5.60-95.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3.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2.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3.
9
王曦,秦天宝.
中国环境法的实效分析:从决策机制的角度考察[J]
.环境保护,2000,28(8):8-10.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102
1
易泉生.
浅议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58-59.
2
姚颉靖,彭辉.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领导干部宪法意识影响因素测评[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4):47-52.
3
任绍辉.
可法人员法制观念研究[J]
.理论界,2004(4):119-120.
4
韩大元.
“十六大”后须强化宪法解释制度的功能[J]
.法学,2003(1):18-22.
被引量:30
5
韩大元,王德志.
2002年宪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3(1):25-30.
被引量:1
6
王从烈.
我国宪法诉讼的主要困惑[J]
.河北法学,2005,23(1):59-63.
被引量:2
7
汪家元.
关于宪法司法化的再思考[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5):94-96.
8
韩大元.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宪法学研究(1982——2002)[J]
.法学家,2002(6):9-18.
被引量:17
9
程艳新.
宪政理念与公共行政整合之理论探讨[J]
.行政论坛,2005,12(2):9-11.
10
聂早早,陈建华.
发展公民基本权利:中国宪政建设的目标取向[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10-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黄光亮.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
.教育观察,2019(36):73-74.
被引量:6
2
万茹,莫磊.
我国学校体育法规实效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295-297.
被引量:17
3
毕永刚.
新体育课程标准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1):110-112.
被引量:5
4
张厚福,钟启宇.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法的立法探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17-20.
被引量:14
5
韩勇.体育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6
陈华荣.体育法的基本原则:以体育特殊性为标准[S].
7
张鲲,宋喜红,何岩.
新体育课程标准下制约学生个性发展的惰性因素及其突破[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4):56-59.
被引量:2
8
黄晓强.
高职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的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6):39-40.
被引量:8
9
徐娟,罗畅伟.
《体育法》学校体育部分增设学生体育权利和义务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7,7(19):246-24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王曼,王一丁,任园春,熊思,罗腾香.
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对学校体育法认知情况调查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
.搏击(体育论坛),2012,4(9):28-30.
2
黄闻寰.
新《体育法》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与分析[J]
.知识窗(教师版),2024(1):69-71.
1
谢冬兴.
对广州市高校学生体育法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9,9(4):75-78.
2
倪晓丁.
初中体育教学中参与体育法的应用探究[J]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5,0(2):87-87.
3
王鹏伟.
阅读教学要有章法意识[J]
.中学语文教学,2013(2):48-49.
4
黄世席.
美国大学法学院体育法教学状况及启示[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79-81.
被引量:18
5
张玉红.
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体育兴趣[J]
.学周刊(上旬),2016(11):210-211.
被引量:1
6
杨恒运.
例谈化归思想的培养[J]
.数学教育研究,2009(6):22-22.
7
胡洁.
抓住播种物理科学方法意识的三个时机[J]
.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1):43-44.
8
声音[J]
.东方企业家,2008(4):17-17.
9
部克敏.
浅析师范大学生法律意识特点[J]
.理论界,1996(4):30-31.
10
袁亚良.
例谈解决数学问题的算法意识[J]
.新高考(高三数学),2012(5):12-13.
内江科技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