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代西画东渐的演进及其影响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代西画经由传教士主导的西画来到中国。传教士们在澳门展开了西画创作活动,开办美校,培养出第一批中国本土西画人才,并以澳门为跳板进一步向内地渗透,促成了早期中西美术的交流与碰撞。由于数千年中国古典审美体系厚重的积淀,初期传入的西画并没有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影响也逐渐式微,几乎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者
叶帆
机构地区
福建工程学院
出处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28-30,共3页
Journal of Fujian Radio &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西画东渐
演进
影响
分类号
J110.9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汤开建.
澳门——西洋美术在中国传播的第一站[J]
.美术研究,2002(4):40-45.
被引量:13
2
顾起元撰,谭棣华,陈稼禾.客座赘语[M]中华书局,198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聂崇正.
清代外籍画家与宫廷画风之变[J]
.美术研究,1995(1):27-32.
被引量:17
2
(英)M.苏立文(MichaelSullivan)著,陈瑞林.东西方美术的交流[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3
胡光华.
传教士与明清中西绘画的接触与传通(上)[J]
.美术观察,1999(10):79-82.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2
1
龚产兴.
为谁纠错?——答王震先生[J]
.美术观察,2003(8):88-90.
2
林梅村.
《野墅平林图》考[J]
.文物,2010(12):66-79.
被引量:3
3
殷双喜.
复制性艺术与深圳文化产业——关于大芬油画村的一些思考[J]
.中国美术,2011(2):9-11.
被引量:3
4
冷东.
广州十三行与中西绘画艺术交流[J]
.广东社会科学,2014(3):114-121.
被引量:5
5
朱永明.
澳门视觉历史形象与文化传播[J]
.新闻界,2015(24):25-28.
被引量:1
6
苏沛权.
漫步澳门陵墓雕塑——解读澳门陵墓雕塑图像[J]
.雕塑,2017(5):84-87.
7
黄克.
康有为的西画认知及其审美旨意[J]
.美术学报,2017(6):59-68.
被引量:1
8
刘琪.
以澳门美术为视角略论中西美术的对话与交汇[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1(5):6-7.
9
李军.
技术与文化的融合——铜版画早期在中国的传播[J]
.荣宝斋,2021(11):162-171.
被引量:2
10
冷东.
广州十三行与清代宫廷科技文化交流[J]
.故宫学刊,2024(1):86-108.
同被引文献
16
1
胡建南.
西画东渐初期图像“逼真”问题辨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4):75-80.
被引量:4
2
潘风全.
论西画东渐与中国画的拓新[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2):120-124.
被引量:2
3
叶农.
明清之际西画东来与传教士[J]
.美术研究,2004(2):82-84.
被引量:10
4
赵岩.
明清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画东渐的反应[J]
.设计艺术,2005(3):28-29.
被引量:1
5
孙晋云.
西画东渐中的清代铜版画[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6(3):15-18.
被引量:3
6
黄雅玲.略论西方铜版画艺术在中国明清时期的传播[J],出版广角,2014(3):5-9.
7
赵岩.明清社会的审美趣味与西画东渐[J].出版广角,2015(3):23-25.
8
葛鸿志.西画东渐对传统人物画的影响[J].出版广角,2011(4):34-36.
9
陈继春.
澳门与西画东渐[J]
.岭南文史,1997,0(1):42-47.
被引量:11
10
莫小也.
近年来传教士与西画东渐研究评述[J]
.美术观察,1997(3):55-6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殷小彤.
明清时期西洋铜版画在华传播与出版的兴盛[J]
.出版广角,2015(10):40-41.
2
崔紫祎.
西画东渐之明朝铜版画的出现[J]
.当代工人(D版),2018,0(9):96-97.
3
王家辉.
明清时代的西画东渐[J]
.中国民族博览,2021(12):141-143.
4
李姝璠.
浅析明代“西画东渐”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J]
.美术教育研究,2021(22):66-67.
5
陶鹏.
中西绘画传播方式浅析——西画东渐与东画西传[J]
.青年文学家,2013,0(27):75-75.
1
张利.
“跨界”与“混搭”——杂技节目《跳板蹬人》带来的启示[J]
.杂技与魔术,2012(3):46-46.
2
罗辉.
寻找普契尼的音乐密码[J]
.歌唱世界,2012,0(11):26-29.
3
30年,钢琴热已经变了味[J]
.北方音乐,2007,27(8).
4
滕西奇.
曹全碑的写法(二十)[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0(3):45-45.
5
李澎.
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教学的碰撞与交流[J]
.音乐时空,2015,0(19):150-150.
6
余书福.
标点的哲理[J]
.军事记者,1999,0(6):24-25.
7
乔邦利.
从“描红”到原创——1900至1920年我国合唱创作纵览[J]
.歌唱世界,2013,0(5):34-37.
8
李尚雅.
探讨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用线”[J]
.现代装饰(理论),2014,0(7):131-131.
9
乔国锋.
中西绘画线条表现的文化观[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6):142-145.
10
吴玉文.
从形式到内容——简评力群版画艺术的几个阶段[J]
.荣宝斋,2013(11):126-133.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