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色列后发优势战略的评析与启示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色列建国后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内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其发展奇迹是其实施后发优势战略的结果。以色列创造了制度、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的后天优势,克服了先天自然条件的绝对劣势,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以色列的经验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作者
黄锦明
机构地区
浙江万里学院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2009年第11期28-31,共4页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关键词
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战略
跨越式发展
比较优势
市场体制
人力资本
科技创新
分类号
F131.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78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1
郭熙保,胡汉昌.
后发优势研究述评[J]
.山东社会科学,2002(3):15-20.
被引量:75
2
潘占林.
探索以色列发展之谜[J]
.宏观经济研究,2004(10):59-60.
被引量:5
3
赵云侠.
试论以色列主观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
.世界历史,1989(4):93-103.
被引量:2
4
余建华,吴传华.
以色列科教兴国战略的特点[J]
.西亚非洲,2001(1):38-42.
被引量:14
5
郭久荣.
以色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对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启迪作用[J]
.世界农业,2006(7):39-42.
被引量:27
6
潘光.
试论以色列的文化发展和科教兴国[J]
.世界经济研究,2004(6):70-78.
被引量:2
7
方苏.
以色列政府引导创业投资启示[J]
.新财经,2006(7):66-66.
被引量:5
8
贺亚力.
从德国和以色列的实践看政府如何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发展[J]
.中国科技论坛,2006(4):134-136.
被引量:9
9
谢巍.
以色列经济发展特点及对上海的启示[J]
.上海综合经济,2001(7):49-50.
被引量:1
10
胡汉昌,郭熙保.
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
.江汉论坛,2002(9):25-30.
被引量:53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林毅夫,蔡昉,李周.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
.中国社会科学,1999(5):4-20.
被引量:486
2
赵伟明.
科学技术──以色列经济腾飞的翅膀[J]
.国际观察,1996(6):38-42.
被引量:4
3
贺亚力.
发挥政府在创投业中的作用[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11):26-28.
被引量:2
4
RONALD J.GILSON.Engineering a venture capital market: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november,2002.
5
CHRISTIAN KEUSCHNIGG,IFF-HSG,CEPR,CESIFO MARCH.Optimal Public Policy For Venture Capital Backed Innovation,2003.
6
阿巴·埃班.《犹太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7
杨曼苏.《以色列-谜一般的国家》[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111页,45页.
8
Alexander Gerschenkron: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tv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9
M.Ievy, 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les: A Setrng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d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66.
10
S. Nelson, E. Phleps: Investment in Human,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
共引文献
178
1
王辉.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后发优势理论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12):19-20.
被引量:1
2
于振磊,李传军.
后发优势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
3
汤汇道.
电子商务与西部跨越式发展[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S1):49-53.
被引量:5
4
黄晶.
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偏离成本与路径选择[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23-27.
5
张洪清.
后发优势:内地山区的发展之路——基于“长汀现象”的分析[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32-35.
6
胡仪元.
从理论的视野看汉中绿色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4):29-30.
被引量:6
7
佟家栋.
比较优势理论与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5-10.
被引量:8
8
何国勇,徐长生.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J]
.经济学家,2004(5):16-22.
被引量:32
9
张勇,林晖.
后发优势、后发劣势和我国信息化跨越式发展[J]
.青海社会科学,2004(6):40-43.
被引量:1
10
王小刚.
关于发展中国家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47-5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何国勇,徐长生.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J]
.经济学家,2004(5):16-22.
被引量:32
2
侯高岚.
试析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跨越与经济赶超[J]
.生产力研究,2004(12):145-146.
被引量:5
3
夏少斌,王中泽.
战后日本的技术引进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1994(4):57-59.
被引量:1
4
李义平.论比较优势陷阱[N].光明日报,2007-06-30(10).
5
李义平.论比较优势陷阱[N].光明日报,2009-06-30(10).
6
何雄浪,杨继瑞.
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4):39-44.
被引量:4
7
刘昱.
论政府与后发优势[J]
.世界经济研究,1998(6):29-32.
被引量:6
8
胡汉昌,郭熙保.
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
.江汉论坛,2002(9):25-30.
被引量:53
9
张伟.
论后发优势对后发国家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J]
.经济评论,2003(2):28-31.
被引量:8
10
韩树明.
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比较与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2003(4):33-3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黄锦明.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战略选择[J]
.价格月刊,2010(10):72-77.
被引量:1
2
黄锦明.
比较优势战略、后发优势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8):12-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袁怡婷.
基于后发优势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
.时代经贸,2011,9(16):10-11.
被引量:1
2
尹蔚.
中国汽车工业需全力实现后发优势[J]
.经济视野,2014,0(15):362-363.
3
高寒.
优势战略、后发优势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J]
.化工管理,2015(21):7-7.
被引量:1
4
陈茜.
两岸IC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基于后发优势的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19,0(4):53-59.
被引量:3
1
侯高岚.
跨国公司与东亚后发优势提升[J]
.改革与战略,2007,23(1):118-121.
被引量:2
2
张弢.
中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4):65-67.
3
邓立新,蒲发友.
对成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
.理论与改革,2001(2):75-77.
被引量:2
4
郭唐松.
实施“后发优势”战略 促进安徽奋力崛起[J]
.安徽科技,2005(10):6-7.
被引量:2
5
郑小鸣.
实施后发优势战略是湖南崛起的致胜法宝[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12):5-6.
6
黄锦明.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战略选择[J]
.价格月刊,2010(10):72-77.
被引量:1
7
胡汉昌,郭熙保.
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
.江汉论坛,2002(9):25-30.
被引量:53
8
苏静.
跨国公司对华的技术转移及其启示-欧洲空中客车公司案例分析[J]
.国际技术贸易,2008(1):73-75.
9
张喆,连婷.
论提升辽宁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对策[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3):9-10.
10
钟贤宾.
力争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J]
.上海企业,2001(8):4-7.
工业技术经济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