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内蒙古地区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使用普通话和方言的语言生活现状,分析了普通话和方言各自的使用范围及语用价值,结合内蒙古具体的方言弱化情况,论述了内蒙古地区如何构建普通话和方言的和谐语言生活的问题。
作者
李秀
机构地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3-175,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基金
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内蒙古语言生活的协调性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普通话
方言
和谐语言生活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侯永员.
浅论汉语方言弱化因素及保护策略[J]
.科技信息,2007(14):140-140.
被引量:4
2
何菁.
从普通话与方言之争看构建和谐文化生态[J]
.青年记者,2007(2):61-62.
被引量:3
3
周庆生.
语言和谐思想刍议[J]
.语言文字应用,2005(3):24-26.
被引量:44
4
冯常荣.
东北话的特点及流行特色[J]
.东北史地,2008,0(1):73-77.
被引量:9
5
龚北芳.
东北方言在地域文化中的价值[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2):87-8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陶东风.
新“十批判书”之三——欲望与沉沦——当代大众文化批判[J]
.文艺争鸣,1993(6):10-21.
被引量:47
2
袁爱中.
试论广播电视节目中方言表述的合理性[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78-80.
被引量:7
3
[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7.
4
Cobarrubias, J. Ethical issues in status planning, in Cobarrubias, J. and Fishman (eds), Progress in Language Planning: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Berlin: Mouton Publishers. 1983:41 ~ 86.
共引文献
61
1
曹迪.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语言教育政策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5(3):55-60.
被引量:6
2
桑哲.
1949年后中国语言规划研究初探[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11):27-37.
被引量:7
3
君雅,陆羽.
台湾当局语言政策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07(1):49-55.
被引量:4
4
冯广艺.
关于语言和谐的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5):30-34.
被引量:7
5
崔梅.
语言和谐的心理期待及意义——从云南省普通话与方言使用情况调查谈起[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6):108-111.
被引量:2
6
王瑛.
浅谈语言和谐对新疆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3):139-140.
7
高林波,葛俊青.
构建和谐社会语言生活的几点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6):3-5.
被引量:5
8
唐庆华,刘上扶.
广西方言研究:回顾与思考[J]
.学术论坛,2009,32(3):93-95.
被引量:3
9
王瑛.
浅谈双语教育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以乌鲁木齐地区社会交往语言调查为例[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3):95-96.
10
李英姿.
论中国和谐语言社会的构建[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58-6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9
1
陈章太.
再论语言生活调查[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23-33.
被引量:15
2
陈章太.
语文生活调查刍议[J]
.语言文字应用,1994(1):11-13.
被引量:12
3
景萍.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特点及难点[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2):43-45.
被引量:2
4
岑运强,徐静,宋晶晶.
普通语言学视角下的“港台腔”与“方言热”——试论推动语言发展的三种力量[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1):96-102.
被引量:5
5
崔梅,李江梅.
方言电视节目于民族语言文化生态保护之意义[J]
.当代文坛,2008(6):154-156.
被引量:10
6
眸子.
语言生活与精神文明[J]
.语文建设,1997,0(1):39-41.
被引量:35
7
俞玮奇.
普通话的推广与苏州方言的保持——苏州市中小学生语言生活状况调查[J]
.语言文字应用,2010(3):60-69.
被引量:37
8
战菊,朴玉.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语言资源分配中的伦理关怀[J]
.南京社会科学,2010(11):134-139.
被引量:16
9
郭林花.
字母词在媒体语言中渗透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
.理论月刊,2012(4):66-69.
被引量:7
10
袁和平.
高校普通话教学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4(9):183-18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胡越.
促进普通话与方言齐发展,推动构建和谐语言社会[J]
.数据,2023(2):161-163.
2
洛昭怡.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语言生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现代语言学,2023,11(11):5077-5083.
1
周芸,崔梅.
试论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以云南省语言生活现状为例[J]
.修辞学习,2006(6):58-63.
被引量:8
2
高林波,葛俊青.
构建和谐社会语言生活的几点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6):3-5.
被引量:5
3
亢世勇.
和谐语言生活视角下的当前报刊语言偏误调查分析[J]
.齐鲁学刊,2015(2):149-153.
被引量:1
4
黄平,李春风.
论景颇族和谐语言生活的特点和成因[J]
.民族翻译,2012(1):89-96.
5
孙宏开.
从语言的性质和功能看保护濒危语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
.民族翻译,2014(2):5-13.
被引量:5
6
于辉.
全球化与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J]
.东岳论丛,2009,30(9):187-189.
被引量:1
7
代仁杰.
对和谐语言生活背景下的新词新语规范的几点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09,0(21):91-91.
8
崔梅.
试论新时期媒体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27-31.
9
乔倩,关彦庆.
新农村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24-128.
被引量:3
10
张挺,刘靖文.
语言舆情视角下和谐语言生活构建策略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4):85-90.
被引量:7
前沿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